云南省西双版纳州野生蔬菜资源调查与可持续利用

2016-07-09 03:11刘琴李卫琼徐凌彦李自强李洋梁美
南方农业·中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可持续利用西双版纳云南省

刘琴 李卫琼 徐凌彦 李自强 李洋 梁美

摘 要 利用与开发具有營养价值、保健功能和药用价值的野生蔬菜是解决老百姓菜篮子工程与提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西双版纳由于独特的气候条件,分布较多的野生资源,野生蔬菜资源尤为丰富,但野生蔬菜开发程度与利用率程度较低。主要在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栽培引种驯化生产,选育出一种较好的集营养和药用为一体的具有市场开发的野生蔬菜刺芫荽,以期满足野生蔬菜市场的需求。

关键词 西双版纳;野生蔬菜;可持续利用;云南省

中图分类号:S64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6.055

1 云南省西双版纳区野生蔬菜资源背景介绍

云南省自然条件优越,野生资源丰富。西双版纳由于具有独特的气候湿度高,年降雨量大,野生蔬菜资源特别多。长期以来,从森林中采集野菜是傣族蔬菜的主要来源。具有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野生蔬菜颇受大众欢迎,从而开发利用有市场前景的“绿色保健食品”,為蔬菜市场带来一线生机。

据调查,刺芫荽又叫刺芹,别名假芫荽、节节花、野香草、假香荽、缅芫荽、香菜、阿佤芫荽等,为伞形科刺芹属的植物。味辛、微苦,性温,具有疏风除热,芳香健胃之功效,是果园和农田中常见杂草,危害轻。花果期为夏、秋季节;臭参有通气健脾的功效;水杨梅可行气止痛,平肝补肾,民间称为头晕药;黄精又可以补中益气等[1]。这些野生蔬菜一直都深受民众的喜爱,加上近几年老百姓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野生蔬菜无农药残留、无重金属污染,野生蔬菜在市场上备受欢迎,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具有地方特色的野生蔬菜就成了当地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又凯[2,3]根据野生蔬菜的食用部位划分,有全株、根、块茎、嫩叶、嫩茎、花、果和嫩髓等,其中食用嫩茎叶类最多,有139种,占全部野菜的68.8%。按植物的生活型划分,又可以分草本、藤本、灌木和乔木等,其中草本食用最多,为95种,大概占整个野菜的52.2%按采集时间分类,可以分为全年采集、雨季采集等。食用嫩茎叶类的野生蔬菜可采集时间长。其中全年采集的种类最多,如龙葵、马齿苋、阿加蕉、菜威和刺芫荽等为74种,占40.7%,其次是仅在雨季(5-8月)采集的种类有65种,占35.7%,如龙爪菜、旋花茄等。

许建初[4]对西双版纳野生蔬菜的分类、加工及使用等进行了一些研究,但仅仅阐述一些食用的分类,未进行野生蔬菜保护和开发的综合研究。加上近年人们对野生蔬菜的正确认识,野生蔬菜已无法满足当地蔬菜的市场需求。笔者于2015年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西双版纳区域野生蔬菜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争取为科学合理地利用野生蔬菜资源提供借鉴。

2 调查方法

本研究在系统调查分析云南省以西双版纳等野生蔬菜资源较多的区域,综合各种气候和文献考察资料的基础上,于2015年10月再次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采用查阅文献资料,并以实地考查为主,结合民间采访和市场调查的方法,拍摄考查到的野生蔬菜种类,记载其采集地的生态环境,进行路线调查,记录野生蔬菜的种类和出现频度[5]、采食季节、食用部位及其食方法,同时收集可采集的种子繁殖材料、活体株植及压制植物标本。

3 调查结果

通过以上方法综合调查,发现云南省野生蔬菜资源丰富,尤以西双版纳等热区野生蔬菜资源居多,如龙葵、马蹄金和刺芫荽等但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基本只是供应当地蔬菜的需要,未能远销国内外。及时合理开发山毛野菜有效解决蔬菜的市场供求矛盾。

4 开发现状和前景

云南各民族很早就已经开始采集食用野生蔬菜,他们不仅可以食用,还其他的功能,围篱植物便是一个典型。在傣族庭院植物调查中,刺五加、西番莲、藤三七、臭菜、竹叶椒和芭蕉芋等植物常作为绿色围篱植物,即方便食用又起到防护作用。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嗄洒镇农科员岩光(傣族)家庭院内同样人工种有各种食用植物。但这些野生蔬菜的种植是零星分散的,主要是以采食为目的。

目前,云南省也有一些开发成功的野生蔬菜种类,如宽叶韭、蒌蒿、鱼腥草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价值较高的野生蔬菜,在部分地区已开始大面积的种植;守宫木在新平县也有了小面积的人工种植。但总体上来看,还称不上规模,野生蔬菜的开发也一直都没有形成独立的产业,零零散散的种植,使加工销售都有欠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野生蔬菜的发展。

其次野生蔬菜资源利用率也不高,种植地区分散,主要以采集野生资源为主,只釆不保的行为,部分野生资源已开始面临枯竭(如老鼠屎辣、石头菜和野苦瓜等)。此外,缺乏人工驯化栽培研究,部分人在人工栽培野生蔬菜时,由于对野生蔬菜的特性和生活习性研究不够,使野生蔬菜的成长也得不到良好保障,此外,由于对野生蔬菜的宣传不足,大多数人对其存在偏见,对其接受度不高,新鲜野生蔬菜或野生蔬菜加工品在市场上的销售量也不高。

但是,西双版纳野生蔬菜种类丰富,贮藏量大,就水蕨菜一个种类而言,仅金平县1 a可产出1 000 t以上;苦刺花自然生长面积近6.67万hm2;地涌金莲约有200万t的贮藏量。能够再次加工的种类也是比较多的,如香椿、苦刺花、拔葜、棠梨花和青刺尖等可制成保鲜或腌制产品;如此多的种类和存量,如果政府多加开发,在加工、储存、运输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在种植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多多鼓励农户,放宽政策,加大宣传,那么野生蔬菜的发展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兆录,张小萍,李翌宏,等.药山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共管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6):537-540.

[2]许又凯,刘宏茂,刀祥生,等.粉花羊蹄甲的营养成分及作为特色蔬菜的评价[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6(1):35-39.

[3]许又凯,刘宏茂,陶国达.西双版纳野生蔬菜资源的特点及开发建议[J].广西植物,2002,22(3):220-224.

[4]许建初.西双版纳傣族的传统野生蔬菜[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88(4):29-30.

[5]朱立新.中国野菜开发与利用[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可持续利用西双版纳云南省
童眼看兵器
西双版纳可直航柬埔寨暹粒
云南青年齐相聚 点亮青春大盛会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泼水咯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经济问题
大庆市城市化进程中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救救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