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商业本质

2016-07-09 12:49君论
现代企业文化·综合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董明珠百货商业

君论

不知从何时开始,“创业者”这3个字似乎已不再是商海里那些历经浮沉、苦心孤诣、踏实肯干的老资本家的专有名词。取而代之的是新时代背景下出现的一大批以“新新人类”自居,自以为掌握到了成功的捷径“他们大谈创新精神,善于利用网络宣传造势,把自己变为话题的焦点,收获大量的关注,一炮而红然后迅速折现,以此来实现资本的快速积累进而组建具有自己鲜明特点的创业团队。”

有人说这样的“创业者”是被这个大转型的时代“宠坏了”,钻了时代的空子,没有市场经验的积累,只顾经济利益,不善经营。违背了商业原始的初衷,迟早会被时代淘汰。也有人说他们是时代发展、转型的必然产物,会随着时代的转型逐渐进化成一种普遍的商业模式。

不负盛名不负功

16岁辍学创业,17岁拿到天使轮230万投资的“少女总裁”王凯歆曾被外界称赞为“天才少女”。然而,在她18岁生日前夕,却因为公司神奇百货的资金流向问题大幅裁员,引发员工向媒体大肆爆料。

有人称自己遭遇了史上最奇葩的“被裁员”——在未接到通知的情况下,“开开心心去上班,发现公司不见了”“办公室一片狼籍”,自己也被老板踢出了员工群。为此,被辞退的员工和老板之间还掀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骂战”双方你来我往,各执一词、互不退让。

据悉,神奇百货初创在2014年夏天,16岁的王凯歆刚刚升入西安航天大学中学高中部,在QQ空间做买手生意,凭着对同龄人的了解,开始的时候只是自己选品、做买手,每月就有过万的收入。网店生意起来后,开始发展加盟商,加盟费水涨船高,后来甚至招聘大学生给自己帮忙。很快,她的月收入就超过10万元。再后来,她在拥有几十万粉丝的QQ空间大V上做推广。

“这是一个极具商业天赋的天才。”2015年1月23日,深圳创新谷天使基金公司创始人朱波在西安听说王凯歆的经历和思路后,给出了这样的评价。朱波曾经投资“超级课程表”“礼物说”“兼职猫”等90后创业项目,王凯歆对商业的痴迷和执着让朱波眼前一亮。很快,在朱波的230万元资金支持下,“神奇百货”——国内首家专注于95后的青少年个性化电商平台上线。王凯歆成为深圳大爆炸科技有限公司的CEO。

2016年1月26日,“神奇百货”宣布获得2000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由经纬中国领投,真格基金、创新谷跟投。在获得1500万元到位资金以后,王凯歆开始了盲目扩张之路。

日前,身处舆论风波中的王凯歆发出一篇《神奇百货成立的一年里,我几乎经历了创业所有该遇到的坑》,对自己的经历进行了反思:神奇百货在完成A轮融资后,开始盲目扩张,大幅增员,大量使用猎头招聘所谓的行业“大牛”、顶尖技术人才,盲目相信某某大公司背景、相信所谓专业性人才和经验,盲目制定战略,在毫无供应链经验的时候,涉足供应链,大量引进供应商。

短短2个月,团队从不到30人扩张到80人,而“高薪聘请的精英团队,实际上对用户的反馈一无所知”。外来的职业经理人,也将产品逐渐改得面目全非,“神奇百货在这些人的‘指挥下,离主航道越来越远”。

等意识到公司真正的危机时,账上的资金已用去一大半。王凯歆坦言,自己发现“犯了和陈年一样的错误”,盲目相信空降的职业经理人、盲目扩张人员和产品线、没有合理管控公司现金流。

在这样的情况下,王凯歆做出了裁员决定。不到一个月,裁掉70多人,留下来十几人,她承认,自己并未处理好裁员的善后工作,导致大多数被辞退员工和公司发生种种纠纷。“我如此仓促的裁员可能会给部分员工造成伤害,在此,我想对你们说一声对不起。”

在这个浮躁喧嚣又充斥着激情的大转型时代,很多人都有创业梦想并且时刻觉得壮志未酬,像王凯歆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而现今社会网络信息发达,每个人又都有机会借助舆论登上风口浪尖被万人瞩目。一个个个性鲜明叫嚣着要改变时代的创业团队往往在拿到巨额融资后很快就状况百出、虎头蛇尾,默默的退出了人们的视线。没有“十年磨一剑”的踏实积累就很难做到盛名与成功的兼得。

商业世界中有两种东西是创业者或者是企业家们必不可缺少的,一种是常识,一种是创造力。第一种很多人不以为然,而第二种却无法批量生产。

好的创造力很罕见,真正拥有的人很少,即使是很厉害的商人一辈子能有几个好的想法也很不容易,比如,CocoChanel重新界定女性的服装,是个了不起的创见,Mattel在所有人都做布娃娃的时候做塑料的Barbie也是了不起的创见。

但是常识这个东西却是知易行难,比如说所有人都知道,创业需要专注。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人,往往都是很容易就被一时的荣耀冲昏了头脑,飘飘然不知其所以然。现代中国商业市场中的创业者似乎更喜欢研究些奇技淫巧,忽视常识这种最基本的做事基础,但偏偏常识却又是成长的加速器。

不闻雷霆之震惊

其实,我们回看很多知名的企业创始人他们在创始亦或是经营企业的过程中都是极其注重细节建设和经验积累,在这个大转型时代沉下心追求产品的创新研发,跟上时代的脚步,能够让企业的发展顺应时代潮流。

从“掌握核心科技”到“让世界爱上中国造”,董明珠治下的格力电器始终专注于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整体实力。在科研投入上,董明珠自诩从未手软过,“要多少给多少,不封顶。”仅2015年,研发投入超50亿元,累计申请专利2万多项,其中发明专利7391项,平均每天诞生17项专利,而这被董明珠归功于坚持和创新的力量。

被媒体尊称为“创业教父”的季琦在10年间创立了3家市值超过100亿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他的奇遇绝不仅仅是简单的运气,更多的要归功于他在创业过程中近乎偏执的专业精神。

据说,季琦去到一个城市,首先去看的不是风景名胜,而是看火车站在哪里,商圈、新区在哪里;看主要的顾客,也看物业,甚至很多人不敢涉足的区域,他也是亲临一线,只为让顾客获得最极致的体验,而这些又成为汉庭那些开行业先河的创新之源。

在酒店领域,季琦彻底颠覆了传统早期招待所房间里有好几张床,热水供应不足,条件差的住宿形式。创立了汉庭这样的经济型酒店,极大程度的改善了中国人的出行住宿、差旅生活的质量。以至于酒店一开业就爆棚,甚至一房难求。而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性酒店已不能满足客户的标准和要求了,而传统三、四星酒店又价格虚高,设施繁复陈旧,服务老套古板。于是季琦推出了中档品牌——全季,全新的设计和气质,融合东方的简洁美和西方的舒适、高科技,价格适中,低调平和。一经推出,也是赞誉有加,上海,北京的全季开业两三个月就满房。这几年,休闲度假的趋势也非常明显,中产阶级置了房,安了家后,有闲暇和金钱享受假期了,季琦又推出了度假品牌“漫心”来满足大家休闲度假的需求。

从“创业之父”季琦和格力董明珠的成功中我们不难看出,专业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对待细节的极致与苛求是创业成功的关键。计算每一笔投资的利益最大化,不只是一味地猎奇,唯有脚踏实地的做好产品质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才能走的更远、更长。

近日,拥有传奇历史的全球SUV领导品牌Jeep在其75周年生日之际,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王石、华住酒店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季琦、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著名导演王潮歌、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刘强东、猎豹移动联合创始人兼CEO傅盛、探路者联合创始人王静7位最顶尖商业巨头罕见联手,以一场全新多媒体数字装置艺术亮相上海虹桥机场,打出“用专业探索时代”的响亮口号,用专业探索时代,用创新引领专业。

大转型时代意味着商业机会愈发增多,人心也会愈发浮躁。但商业是一整套创造价值的实践经验,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是苦心孤诣的经营。绝不是年少得志的疯狂和一蹴而就的一夜暴富。理论上的概念往往会穿上各种各样的马甲,赚不到钱的时候,往往是看不穿马甲的时候。

索罗斯说过:“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唯有深切的关注现实,合理把控自己的欲望才能真正驾驭商业,才能让商业回归本质,更好的服务于人。

猜你喜欢
董明珠百货商业
Comparative Efficacies of Next-Generation Insecticides Against Yellow Stem Borer and Their Effects on Natural Enemies in Rice Ecosystem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铁娘子”董明珠:最好的爱是给儿子发展的空间
商业前沿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
又一个百货巨头倒下了!
热刀董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