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温暖与喜庆

2016-07-09 19:30郭小红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红楼梦

郭小红

摘 要:《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悲剧之作几乎已成学界定论,且其悲剧性可从多方面来解读,比如钗黛爱情的悲剧,比如贵族大家庭的败落,再比如封建礼教之下女儿们的命运悲剧......但我们也不能忽略的一点是,正是因为作品前期生活极致的热闹与繁华,情谊的无比美好与温暖,与后面的家族的败落与末路和人生的辛酸与幻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巨大的张力。才形成了作品强烈的悲剧性。且从可读性来说,前面的温情部分可说才是作品真正的精华之处。故而相较作品的悲剧情节来说,前面的喜庆与温暖色彩在作品中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本文就从爱情、友情和亲情几个角度试对其喜庆与温暖色彩进行探析。

关键词:红楼梦;爱情故事;人物情节

中图分类号:I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5-0011-01

从爱情的角度来看,《红楼梦》可说是叙写的宝黛钗的爱情故事。在没成婚之前,是宝黛的爱情也好,还是三人的爱情也罢,其中都有非常温暖动人和美好的部分。 先说宝黛的爱情。“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作品给二人的爱情加上了极美的的传奇色彩和宿命感。以及梦幻感或者说是神性的属灵感。因为从前世来看,两人就已有渊源。一为神瑛侍者,一为绛珠仙草。都不是凡俗之人。只是此生托身红尘,以了前世未尽之缘。而从尘世爱情的角度来看,两人也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自小便“一桌吃,一床睡”,有极好的感情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二人在品性上的高洁和知己之感。宝玉痛恨仕途经济,黛玉能懂得和理解,从来不劝他去读“正经书”以考取功名。所以在两人前期的爱情故事发展中,充满了很多温暖动人的细节。除了前面谈到的二人的亲密无间和知己之情外,在宝玉对黛玉的呵护上尤能体现这一点:黛玉身体弱,所以宝玉对此百般呵护,书中多次有宝玉看望林妹妹的情节,问妹妹吃饭不曾,夜里睡觉怎么样,醒几次...问候之无微不至,只让凡俗之人觉啰嗦可笑,可放到宝黛二人身上,只令人觉得温暖动人之至。连书中最动人的情节之一,宝玉给黛玉讲香芋的故事也是担心黛玉吃完饭马上午觉容易不消化或是晚上失了困“皆非保养之法”。另外,林黛玉多愁善感,容易伤心生气,宝玉也是保护有加。每次两人闹矛盾,都是宝玉去低头俯就。再说宝玉和宝钗,宝玉对宝钗是怎样的情感太具争议性,我们这里姑且不说,可宝钗对宝玉有情是较为明显的。虽然她在礼教约束下,看起来处处为别人着想,少展现自己的真性情。可她喜欢找“宝兄弟”耍,为此,多次忍耐黛玉的拈酸吃醋,她只浑然不觉。她从礼教角度出发,劝宝玉读正经书,纵然让宝玉弄到下不来台,文中依然有她坐在宝玉睡榻旁为他绣肚兜的忘情与动人。还有他温言款语劝宝玉不要喝冷酒的场景,还有她在宝玉挨打后的不小心表露出来的无比心疼...作者说宝钗是无情也动人,可她哪里是无情呢,明明满腔如火的热情,只是在礼教的束缚下不得自由释放,可想见故事中如果没有宝钗,该是多么的冷清!宝钗不仅对宝玉,还给了书中很多人难得的理解和温暖。

再从友情来看,不管是宝钗与黛玉之间,还是袭人与晴雯这些丫鬟之间,还是宝玉与丫鬟之间,都有特别真挚美好的情感。黛玉和宝钗从最初的有嫌隙,到后来的知己之交:林黛玉给了宝钗完全的信任,宝钗也真如姐姐般提醒和关怀黛玉。送上好的燕窝给黛玉。承诺黛玉只要她在一日,便与黛玉消遣一日。最难能可贵的是两人有剖心沥干的深入谈话。不仅分享了欢乐,更承担了双方内心很多的孤寂与伤痛。袭人与晴雯这些丫鬟之间也如此。尤其是袭人,为护得大局周全,自己百般委屈与忍耐。纵然其中有为自己打算和图表现的成分,也已是难得的贤惠。宝玉与丫鬟之间情感虽然较为复杂,不仅有友情,也有介乎友情和爱情之间的东西。更有宝玉超越阶级的极富人性和人情味的关怀与同情。所以丫鬟们甚至不愿意被赎走,正如袭人对他哥嫂所说,遇到了好人家,不像别人家的下人,还要朝打暮骂。宝玉岂止是不朝打暮骂呢,他对丫鬟们的尊重和同情,呵护与周全完全超越了主仆界限。极富现代人文主义的意味。

再从亲情的角度来看《红楼梦》的喜庆色彩。首先这是一个极为热闹的大家庭,哪怕它是在走向败落的过程中,可作品最初还是呈现出极致的热闹与繁华。一来主人公在人堆里长大,身边亲人、丫头、婆子一大群,没有客观意义上的孤单。黛玉虽然自觉寄人篱下,可有老夫人百般怜爱,完全当自己亲孙女甚至比待亲孙女更好,还有宝钗、湘云、迎春、探春和惜春等一众姊妹日夜相伴。更有宝玉亲密无间的陪伴和无微不至的殷勤呵护。宝玉就更不用说,贾家阖府上下除了贾政,其他人对他均视若珍宝,更是在宠溺中长大。而正是因为身在这样的大家庭,有亲情有形和无形的呵护,作品中一众青年男女才得以见识与后期有巨大落差的繁华与喜庆。这主要体现在作品中贾家过节、庆生和主人公结诗社等活动上。作品多次写到贾家的家宴和阖家过元宵或是为其中某位主人公过生日的庆祝场景。其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可谓充满了喜庆色彩。最能体现贾府大家庭之繁盛的当属贾元春省亲一回,作品在此回写到“园内各处,帐舞蟠龙,帘飞彩凤,金银焕彩,珠宝争辉,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只见园中香烟缭绕,花彩缤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风流......”。连作者也忍不住站出来替主人公感叹:“此时自己回想当初在大荒山中,青埂峰下,那等凄凉寂寞;若不亏癞僧、跛道二人携来到此,又安能得见这般世面。”而最能体现宝玉和一众青春女子生活之幸福美好的当属大家结诗社时轮流做东。看其中最典型的几次:一是薛宝钗帮史湘云安排螃蟹宴。首先是螃蟹宴之奢侈,用刘姥姥的话说“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稼人过一年了”,其次是螃蟹宴之既热闹喜庆,又风雅温馨:先是众姊妹陪长辈们吃一轮,文中多次写到诸如“贾母与众人都笑软了”的欢乐场景。然后是留下作诗的年轻人,“把那大团圆桌就放在当中,酒菜都放着。也不必拘定坐位,有爱吃的去吃,大家散座岂不便宜。”然后大家一面玩耍、作诗,一面吃喝,是何等潇洒快活!等大家作完诗,一起赏玩、品评一番“复又要了热蟹来,就在大圆桌子上吃了一回”又是何等的风雅美满!二是“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一回。绝色的景致:“一夜大雪,下将有一尺多厚,天上仍是搓棉扯絮一般...除了院门,四顾一望......,并无二色,远远的是青松翠竹,自己却如装在玻璃盒内一般。于是走至山坡之下,顺着山脚刚转过去,已闻得一股寒香扑鼻。回头一看,恰是妙玉门前栊翠庵中有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绝色的人物:大观园中本已是姹紫嫣红、花团锦簇,从小姐到丫鬟不说个个可称绝色,也算是一个小小的美女王国了,如今又添了宝琴和李纹、李琦、刑岫烟这样几位让宝玉只感叹自己乃井底之蛙的四根水葱儿似的女子;绝雅的兴致:拥炉作诗,踏雪寻梅——不仅有史湘云提头的“烤鹿肉宴”的热闹和洒脱,姊妹们一起玩耍说笑的开心和快活 ,更有大家联诗作对的尽情尽兴和踏雪赏梅的雅情清趣...故而此回在书中显得尤其的温暖和美好。更有史太君两宴大观园一回,因为刘姥姥的加入,整回充满了欢声笑语,故而此回多次写到诸如“众人都笑了”之语不说,整部书写众人之笑最经典的也在此回,在刘姥姥被捉弄,吃饭之前高声说道:“老牛老牛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鼓腮不语后,“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叫哎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说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书中像这样大家欢聚,尽情玩乐的场景还有很多,皆构成了作品前面部分极为热闹喜庆的氛围和空气。

参考文献:

[1]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红楼梦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话中话:《红楼梦》直接引语中的元话语分析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红楼梦》(四大名著大字本)
论改琦《红楼梦图咏》的观看之道
茹志鹃与《红楼梦》
《红楼梦》中侠义抒写述论
《红楼梦》(纪念版)
别样解读《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