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代仕女画中女性形象“中性风格”的艺术塑造

2016-07-09 14:37谭一帆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仕女画

谭一帆

摘 要:唐代仕女画是中国人物绘画史上独具一格的女性题材绘画,它以表现唐朝贵族女性雍容华贵、娴静雅致、丰腴成典的形象为特色,为人们呈现出一个特定时代下女性的审美趋向与审美内涵。其中,又以一批表现“中性美”的仕女画作品尤为引人入胜,独具欣赏与研究价值。

关键词:仕女画;中性美;中性风格;形象特征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5-0065-01

中性风格的艺术形象在本文中是指唐代仕女画中妆容、服饰、神态均带有某些男性元素的仕女形象。它区别于一般典型意义上的唐代仕女画形象,在形象特征上兼具异性与同性特色,表现出阴阳融合的人物形象。在刻画上形成比女性形象更为鲜明的中性风格形象,具有一种似男又似女的形象特征,构成了唐代仕女形象特征之一。

中性风格的造型特点首先表现在画家对仕女面部以及面妆的刻画上。如在新疆阿斯塔那墓出土的绢画《仕女图》中,高耸的发髻、浓密的眉毛、夸张的胭脂以及那点绛红唇是画中仕女最为直观的形象特征,但这样的面部造型并没有明显的体现出女性阴柔清秀之美,让人感受更多的是其形象所呈现出的一种刚柔健壮的中性之美。她亦男亦女,看似是一位女性却又略带男性的粗犷。画家对这种面妆的刻画使得仕女具有了刚柔并济的女性形象特征。这种中性的形象可以先从仕女的眉式造型上看,眉毛作为突显人物精神面貌最为重要的面部造型,常常被女性所重视,唐代女性很早就意识到眉毛对面部的修饰作用,因此在唐代仕女画中可以看到各式不同的眉形样式,它们形成不同特色的人物形象。而在这一作品中,女性眉毛乌黑如发,均以粗、宽、阔,为特点,且眉与眉之间的空隙十分紧密,看上去相当浓郁,这样的眉式和唐代其它仕女画中女性所常画的细长稀薄的眉毛样式不同,画家尤为注重对眉毛的浓密粗阔的描绘,致使仕女的眉毛有着如男子眉毛一样粗密的特点,而富有男子般的阳刚之气。不单如此,她们的发髻和男士的发髻一样会在面部两侧留有鬓角。鬓角本是男士上承头发下接胡须的衔接地带,可以说是男子较为普遍的发髻造型。虽古代同样有女子流鬓发,但大都长于耳际且垂于脸颊两旁,作为脸型的一种修饰。而画中侍女鬓发短而密,与男子所留的鬓角十分相似。它并没有起到修饰脸庞的作用,反而凸显了面部的圆润。但同时她们又具有一定的女性化形象特征,如花钿作为象征女性美的面妆符号也出现在两位仕女的面部上,但为了配合眉毛的样式,仕女额头上的花钿并不是具有女性化样式的图案,她们所画的花钿是三角几何形状的图形,这种棱角分明的花钿样式使得她们的形象更为锐利,中性风格更为凸显。在铅粉与胭脂的刻画上,画家表现的极为戏剧性,她们的面部至颈部的地方敷以厚重的铅粉,显得肤色异常的白皙,随后在脸颊上涂抹大面积的红色胭脂,且白色的铅粉与红色的胭脂在面部上并无过渡色加以调和,形成了白与红的鲜明对比。胭脂的大面积涂抹没有让她们具有女性柔和文雅的一面,这样高色调的对比反而加强了仕女强壮、刚烈的形象特色,形成了与柔美相反的视觉效果。这类仕女画中的仕女虽然均用敷铅粉抹胭脂、点花钿、涂红唇的方式来凸显自身的女性美,但恰恰却因这种浓烈的面妆造型,使她们虽具女性特点但同时又独具男性化造型特色,形成一种亦男亦女的形象特征。

其次,这种中性风格的形象特征还体现在仕女所着的服装上,如同系出土的《仕女图》残片中,仕女们均脸庞圆润而厚实,脖子粗壮。肩膀窄而圆成弧形状,看不到骨点结构。整体身形趋于丰满,这是唐代女性突出的体态特点。值得注意的是仕女的着装特色,她们均是女着男装的中性风格打扮。这主要是受唐朝外来文化影响所致。女着男装是唐代初年最为追捧的着装样式,它最先是从边塞胡人那里传入,胡人日常骑马打猎,服装自然简单方便。胡衣不分男女款式,均是便于活动的中性样式,一般以长款襦袍为主,中间系腰带,襦服侧边开叉至胯部,里面穿长裤。画中仕女所穿的服装样式就是胡服风格的体现,她们均着一身深蓝色暗花底纹的长袍,胯部系黑色腰带,衣服款式宽松,不显身材。此残片中不仅能看到仕女身着男装的形象还能看到当时胡服的时装特色,如仕女所穿的“圆领”袍衫就是其典型特色之一。

绘画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在唐代仕女画中,中性风格这一形象特征恰恰是唐朝所尚的精神写照,一方面唐代开放自由的社会环境使得人们生活的环境极为宽松,妇女可以不再局限于闺阁门里,能自由的出现在市集街头。另一方面随着唐朝女性自我意识增长,她们有着男子般的豪爽气节,不矫揉造作,自信大胆。在日常打扮中她们效仿男性,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同,希望通过效仿男性的形象来表现自己不弱于男的心理特点。这些女性心理的变化反映在她们日常的梳妆打扮上,并被画家表现在唐代仕女画中。还有学者从社会性别视角认为“盛唐男女生理上的性别区分当然是无法混灭的。因此,当时的女性在展现外部形象时,有时是用男性服装束改变自己的女性特征”。简而言之,唐朝女性爱男装从仕女画中可以得到考证,而中性风格的形象特征构成了唐代仕女画形象特征之一,十分具有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荣新江.隋唐长安、性别记忆及其他[M].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仕女画
中国传统仕女画与当代陶瓷仕女画之比较研究*
苏州博物馆藏仕女画精品展
闺阁红粉 千秋佳人 故宫博物院藏古代仕女画
唐代传统仕女画探讨
唐盛期仕女画面妆中女性身份的建构
论唐代绘画发展
“礼教下的光斑”
被“遗忘”的宋代仕女画
唐代人物画述评
唐寅仕女画与喜多川歌麿美人画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