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人物形象塑造浅谈

2016-07-09 14:37何文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艺术魅力体现理解

何文

摘 要:在歌剧表演的整个创作过程中,演员在进行二度创作时,如何通过舞台呈现来成功塑造人物形象,这对演员来说,全面的舞台修养和表演技巧的深究把握,以及丰富的舞台行动、表演中适当的分寸把控等因素,都是至关重要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舞台行动。然而,无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角色,都是把剧作者用文学手段刻划的人物变成直接可见的具体的人物形象,因此,演员要对所扮演的人物进行深刻分析,力求使观众更接近更理解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只有在理性地分析研究了剧本、理解了人物性格基调的基础上,才能全方位立体的将剧中人物感性的体现出来,才能在丰富的舞台行动中创造出鲜活光辉的人物形象,彰显出人物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塑造人物;舞台行动;理解;体现;艺术魅力

中图分类号:J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5-0080-01

以我演歌剧《江姐》中沈养斋为例: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我团复排大型经典民族歌剧《江姐》,我在剧中饰演军统特务头目沈养斋,这在我几十年的演员生涯中,是首次破天荒扮演反面人物。接受任务后,为了进一步深入理解自己扮演的人物,根据以往的经验,在没有吃透人物的性格基调、核心思想、个性特征之前,不要急于去体现人物,而是要一改过去对于正面人物或者说英雄人物一贯理解的思维模式。忐忑之下,做了大量相关前期准备工作,查阅了有关《江姐》的文史材料和音像资料,根据自己的身形、声音特点,重新调整制定人物的具体表演方案。众所周知,由于国人的文化审美及历史原因,我国无论是在影视艺术还是舞台艺术,无论是刻画正面人物或者反面角色,均有着十分鲜明的形象特征:正面人物红光满面、浓眉大眼、站高坡指方向,反面角色则阴暗冷酷、贼眉鼠眼、张牙舞爪、面目狰狞。为了对比正面人物的大义凛然,通常会把反面角色刻画的更加卑鄙猥琐,如《江姐》中甫志高、唐贵山、魏吉伯、警察局长等不同程度的表现出了上述特征,而导演匠心独具地在《江姐》中将主要反面人物沈养斋赋予其一反常态的表演模式,颠覆了人们心目中的反面人物形象而呈现在观众面前,这对于一贯饰演正面英雄人物的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沈养斋这个人物是根据小说《红岩》中历史人物原型徐远举而描写的,我想,作为一名军统头目---国民党保密局西南特区区长,无论是剧中人物还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沈养斋的性格基调、核心思想和个性特征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冷静的头脑、虚伪冷酷的外表和野蛮残暴的手段,形体上举止斯文有度,外表阴暗冷酷却又颇具书卷气,表现出较高的文化素养,全然没有呲牙咧嘴气急败坏的人物形象,反而要很儒雅很有城府的样子,这样的形象更具有塑造力。这种状态不是用简单的面部表情就能体现出来的,而需要深层次的内心挖掘,甚至还要借鉴一些中国戏曲脸谱化的表演元素,来掩饰其内心真正的本性。如在第一场,其随跟踪特务追至江边(唱):“局势如麻乱纷纷,长空阵阵起红云,满山野草斩不尽,真叫人怵目又惊心,朝天门前暗沉吟,大船小船密如林,我怀疑江上的每一条船,我怀疑船上的每一个人,满江撒下天罗网,海底要捞绣花针,戡乱剿匪灭赤祸,还须铁掌定乾坤... !”他的这种城府谨慎的多重特征一直惯穿整个表演行动。又如第四场,为了抓住共党份子、破获重庆共产党地下组织名单,宁可错杀一千,不肯放过一个,当一群酒囊饭袋为抓到一个老朽而不置可否时,老奸巨猾的沈养斋都要:“当共产党抓来的嘛,当共产党处理!”,并且要“不计一切代价,不惜一切牺牲”抓住江雪琴(江姐)!其阴险虚伪的人物特征可见一斑。

沈养斋的出场次数不多,第一、第三、第六、七场每一场的上场任务都不同却又有内在行动线联系着,第六场劝降部分最有力度的表现出了沈养斋这个人物十分强大的戏剧张力,也最能够暴露沈养斋这个老牌特务头子阴险狡猾、凶残暴戾的本来面目。为了从江姐口中获得更有价值的线索,其用情感渲染气氛,以最直接最真实的情感瓦解江姐的精神意志,吸引观众眼球,在表演时既不能过于浮夸,又要表现出沈养斋的阴险狡诈,把人物性格刻画表现得恰到好处。在审讯室中,沈养斋继续真情劝降:“江小姐,不要这样意气用事嘛!到了如今这步田地,也应该回头为自己想想了。据我所知,你从小就失去了父母!现在虽然才二十多岁,却又失去了丈夫!惟一剩下一个孩子,可咫尺天涯,又根本不能见上一面。唉!” 其虚伪的真诚规劝无果后,情感诱导再度升级,语重心长推心置腹等等这些,淋漓尽致的表现出了沈养斋的上述多重性格特征。所以,剧情的发展是需要靠内涵来展现的,仅仅在用表象化的语言和夸张的外部动作,是难以让观众深入了解剧中人物形象的。我在表现沈养斋内心活动变化时,形体动作包括手势特别斟酌,在台词道白和唱段处理上,有目的有意识的地降低和变化声调,乃至使用一些虚词和地方腔调。大家知道,优秀歌剧演员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塑造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受到观众的欢迎和喜爱,除了他们高超的表演技巧外,我想,最主要的是能用他们控制自如的演唱,准确生动的表达出了剧中人物真实的情感和树立起来的音乐形象,引起了观众的内心共鸣,给予了观众享受和情绪感染。如(沈唱):“我也有妻室儿女,父母家庭,我也曾历尽沧桑,几经飘零,将心比心也悲痛,能不为你凄凉身世抱同情,有道是,好花能有几日红,难道你不珍惜自己锦绣前程,你这里空把青春来葬送,又有谁知道你怀念你,把你铭刻在心中,岁月如流,浮生若梦,人世间有几番明月清风,莫将这幸福安乐轻抛弃,为一念之差,遗恨无穷,你要三思而行。”在众多中国民族歌剧里,沈养斋是很有代表性的反面人物,要将人物性格同时体现在其语言和唱腔中,毫无疑问,科学的发声方法和全面的演唱技巧是一个歌剧演员必不可少的条件,否则就谈不上艺术表现手段,演员还必须具备相当的文学修养、台词功力和声音塑造能力,这对于准确的突出人物形象鲜明的个性特征是非常有必要的。除此之外,演员还要向人物的内心深处、透过人物的语言和慎微的细节中发掘其丰富内涵。

为了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真实可信,演员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要更进一步解析人物,要去探寻他的潜在动机,去感受他的最细致的情绪变化,去了解隐藏在字面下的潜台词,从而把握住一个具有个性的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创作初期,要通过剧本接触剧中人物、事件、矛盾冲突与规定情境,分析人物性格与动作,逐步从角色的外部深入到角色的内心生活,必须要从形象与感性入手,从对人物与情节的形象把握入手,深入剧本,突出个性。《江姐》中反面人物沈养斋,是烘托和反衬主人公江雪琴及核心主题的关键人物,因此在表演时分寸感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在审讯室,由于上峰任务紧迫,魏吉伯对江姐简单粗暴用刑无效,沈养斋道:“光知道老虎凳上电刑,用这些手段对付共产党,对付江雪琴,这只是下策。别忘了总裁手谕,攻心为上!”因此,演员塑造人物形象时要体现角色的性格特征,突出人物独具的个性色彩,要注意到性格的复杂和多面性,从而找到人物特有的眼神姿态、动作步伐、语气语调等,要根据剧情的要求,研究剧中的情节、事件、台词、人物关系和人物所处的规定情境,找到人们此时此刻所应具有的内心感受和思想活动,而且要很具体鲜明,要抓住人物的性格基调,这是演员要反复提醒自己和清醒的认识的任务。只有掌握了人物性格基调才能准确的体现人物,同时要从剧本情节和人物的行为、语言中深入研究,透过字里行间去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样才能在舞台上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高尔基说:“情节是性格的历史,人物性格是在构成情节的矛盾冲突中显示和发展的”。演员理解人物性格就要从情节的发展中,从人物在情节展开的每个事件里,他做些什么和怎样做的行动中去探求,要反复钻研剧本,分析每个情节,琢磨人物的每一句台词。虽然演员主要是通过研究剧本理解人物,但仅止于此是不够的,还必须深入生活,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要从生活中获取对人物直接的感性体验,积累丰富的创作素材,要对人物进行理性的分析,才能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舞台艺术形象。

歌剧,是声乐、语言、表演、形体及灯、服、道、效等完美配合的综合艺术表演形式。歌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不但要求演员要殚精竭虑下苦功处理好台词、唱腔,还要求演员创作出具有行动性的语言和唱腔。从这个意义上讲,才可以真正达到影视表演所要求的生活、自然,我即人物,人物即我的至高境界,才可以引起观众的共鸣,引导观众丰富的联想。俄国评论家别林斯基说:“他的表演,是创造性的,是天生的,他不是作者的助手,而是在塑造角色中与作者相称的合作者。”我们想要塑造好歌剧中的人物形象,就必须具备分析剧本和角色的能力和对艺术、对人性较深刻的理解能力,否则他的表演就会流于肤浅空洞。要塑造好歌剧人物形象,还取决于演员生活经验的多少、思想水平的高低,生活阅历的深浅以及文学艺术等综合修养。综上所述,歌剧演员全面良好的专业素质的训练和培养,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环节和创造性的基础,也是演员塑造人物形象成功与否以及整台歌剧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猜你喜欢
艺术魅力体现理解
艺术品位在生活中的体现
音响符号在舞台表演中作用的体现
谈科学故事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浅谈梨园戏《郑元和》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漫谈河南豫剧的“哭戏”
试论动漫影片中色彩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