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县级电视台自办节目的措施探讨

2016-07-09 15:40吴巧芸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5期

吴巧芸

摘 要:县级电视台实力较弱,限制较多,收视率低,影响力相小。通过对自办节目现状的分析,发现存在问题,研究发展策略,改进内部管理机制、转变新闻宣传方式。

关键词:办好;县电视台;自办节目;想法

中图分类号:G2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5-0120-01

随着各级媒体和新兴媒体网络铺天盖地式的迅速发展,处在行业最基层的县级电视台,受到覆盖区域和技术、物力、财力限制外,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考验。

县级电视台只有办好自办节目,才能在发展中增加实力。

一、县级电视台自办节目的现状

县级电视台自办节目主要表现为“三不”:(1)数量不多。在每晚四五个小时的节目中,县级电视台自办新闻节目仅有20分钟左右,新闻、专题节目一般各占10分钟左右;(2)质量不高,节目单调。县级台的自办节目主要是新闻节目,服务性节目较少,自办教育类、文艺类等节目更是微乎其微,而且报道内容会议多,领导活动多,部门政绩多,关心百姓的少;(3)效果不佳。同处一个电视屏幕上,观众的心理需求要求县级电视台和大台保持一样的水准,县级台节目无法与之相比的,有受播出范围限制,很难吸引更多群众。

二、县级电视台自办节目的优势

多数县级台是把自办节目当作政治任务、政治责任来完成,很少有人把它当作产品、产业来经营,更没有去讲求它的受众市场、经营规律、节目成本、综合效应。这种认识上的偏差,是县级台节目办不好的根本原因。深究起来,县级电视台有以下几点优势:(1)每个县域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土民情,宣传资源具有独享性,县级电视台可以利用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分割市场这块“蛋糕”;(2)大台对乡镇田间、街头巷尾那些不屑一顾的“乡土题材”,为县级电视台留下了有用的镜头;(3)县级电视台的编辑、记者都工作生活在基层,最清楚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好人好事、奇闻轶事。这些都为县级电视台提供丰富的节目资源,成为县级电视台彰显县域特色的制胜法宝。

三、牢固树立节目经营理念

只有把自办节目当作一种产品、一项产业来策划、组织、经营,依照市场规律运做,才可能使之适应市场、适应受众,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自办新闻节目要做到政治性和贴近性的统一。县级电视台作为当地党委政府的宣传阵地,自办新闻节目如何守好阵地、突出主题,把党的政策及时宣传到群众中去,贴近群众是关键。

要改进会议报道和领导活动报道,从百姓的眼光去发现、发掘和群众息息相关的新闻点,让观众爱看时政新闻。县级电视台的根基在基层,许多先进典型和事迹,也有少数人所作所为与公共道德、法律相悖,这些都应成为县电视台新闻节目的素材。

2.立足本土、凸显区域特色。“作为交际关系的一种延伸, 或许很多人希望电视中出现的人物就是生活在与他们生活在同样的地方,呼吸着同样的空气。”县级电视台的受众多数是普通的农民大众,仅仅在晚上闲暇时候,想通过电视的固定节目,快捷、简洁、清晰的了解自己所关心的事情。县级电视台要立足于本土,最大限度挖掘和采播富有地方特色的新闻,让县级民生新闻散发浓郁的乡土气息。让受众了解身边发生的一切,真正体现了县级台所具有的不可复制的地域优势,充分履行好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3.县级电视台自办节目必须突出服务意识和服务功能。要加大信息、技术服务节目的份量,为当地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搭好桥、引好路。与业务职能部门联合,自办一些贴近群众的节目,集科技性、知识性、服务性与一体,面向老百姓,服务老百姓。

4.搞好栏目策划,提高节目质量。民心工程的实施、社会领域中涌现的新鲜事、一项关系发展的体制改革、一条事关民生的工作措施、一场声势浩大的打假行动、一次突发而来的自然灾害,一起由谣言引发的恐慌事件,一宗因法制观念淡薄而导致的伤害案件……。这些发生在受众面前的“近镜头”,你不捕捉它便一闪而过,采播之后便会成为受众关心的话题,其新闻效应可想而知。从全县的角度看招商引资、工业经济、民营经济、城市建设等大处,又不离开百姓衣食住行等小处,多层次、多角度进行电视报道,播出后,往往会在全县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共鸣。

5.增强舆论引导工作,树立电视台较高的威望和公信力。县级的新闻工作者在“熟人熟路”的县域里,更转变观念,要加大对热点、难点问题的引导,同时加强舆论监督的力度,以求实的精神,依法监督,用恰当的方法去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县级电视工作者在监督类的题材选择上更要有代表性、针对性。

综上所述,县级新闻节目已经成为县级电视媒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媒体林立的今天,面对这种“内挤外压” 的形势,不仅需要县级电视管理者要有足够的胆量,抛弃腐朽的思维定势,更要立足于本土特色,扬长避短,在这有限的区域内做到在“一亩三分地”中“精耕细作”,发挥其县级积极的因素许多推动节目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安娟.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的不足[J].青年记者,2007(16).

[2]唐世鼎.中国电视台管理创新报告[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3]王血梅,王裕祥.“民生新潮” 中 县级新闻节目的危机和突围[J].视听纵横,2006(05).

[4]张永康.强化县级台的地域特色[J].视听纵横,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