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2016-07-09 15:40翁燕琼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荣昌釉色陶器

翁燕琼

摘 要:文章结合荣昌陶的发展现状,传统民用工艺面临失传,现代陶瓷艺术的引进与发展,提出符合时代规律的发展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传统的荣昌陶文化遗产既要进行保护与传承,又要实现现代转型的发展思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陶瓷的发明是人类社会的一项伟大创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里程碑,是告别蒙昧时代的标志,从此人们开始用火和泥来谱写人类文明史上永无止境的华彩篇章。

金竹山,瓦子滩,十里河床陶片片,窑工吆喝悍声远,窑火烧亮半边天…… 这句话主要描述以荣昌区安富镇为核心的陶器生产场景,民谣流传了上百年,好像是一幅巨大的画,写意着泥与火相生相融、穿越千年。

重庆市荣昌地区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就创作出了较高价值的陶器作品,就是今天的荣昌陶,又名安陶(位于荣昌区安富镇)。在唐宋时期,安富制陶业逐渐发展起来,制造窑炉的技术也十分兴旺发达。明清和明国时期,制陶业继续快速发展,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新中国成立后,荣昌区安富制陶厂非常红火,陶产品曾代表中国在日本、智利、巴西等国家展出,并获得高度赞赏。还大量出口、欧洲、东亚、拉丁美洲、等地。2011年,荣昌陶制陶业被国家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2011年,荣昌陶获得重庆市“巴渝十二品”的称号。

荣昌陶和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广西钦州坭兴陶一起,合称中国四大名陶。具有800多年的生产历史,荣昌陶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荣昌区和江苏宜兴市、广东佛山市一起并称三大陶都。“安富场五里长,排列泥精列成行”、“前山矿子后山炭,中间窑烧陶罐罐”,这句话从宋代、清代就开始流传到现在的民谣,栩栩如生的展现出当时荣昌生产陶器的规模和销售的情况。

荣昌的陶土蕴藏丰富,泥色有红色和白色,红泥含铁量高,白泥主要含三氧化二铝、二氧化硅和少量的铁,泥料细,颜色纯正,可塑造性强,烧损率低,而且埋藏浅,是当地的最佳陶原料,素有"泥精"之称。制成的工艺品有清脆悦耳的声音,工艺品精巧,既实用,又美观,而且不渗漏、保鲜特别好等特点。“红如枣,薄如纸,声如磬,亮如镜”,这是描述荣昌陶艺术特征的形象。而荣昌陶艺术价值的另一种解释,就是造型之美、雕刻之美、烧造之美、釉色之美。雕刻是荣昌陶传统制作工艺中重要内容之一,讲究精准、细腻、主要有雕、刻、粑、堆、填、剔等技法,具体有刻花、点、点花、贴花、雕填、粑花、镂空等数十种。已有百年历史,极具地方特色,形成了荣昌陶独特的文化艺术风格。

唐、宋到现在荣昌陶有很多釉色 装饰,发展了很多独特的釉色,主要有天然红釉、黄釉、绿釉、黑釉、朱砂釉、天目釉、西绿釉、红钧釉、紫钧釉乌金釉等等,鼎盛时达一百多种。由于釉色颜色非常丰富,在烧制时,窑炉里产生的温差,结果产生“窑变”釉色,具有意想不到的独特效果。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荣昌陶,在近年来其传统产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艰难境地,其传统制作工艺出现“断代”和“失传”的危机,那么在当前形势下,保护和传承荣昌陶的精神和文化,实现现代转型,需提出符合时代规律的发展思路,从而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陶艺,即陶瓷艺术,可分为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现代陶艺,是20世纪异彩纷呈的艺术门类与艺术风格的融合、碰撞下产生的,它是陶瓷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社会的产物。陶艺不是指当代所有的陶瓷艺术 ,而是陶瓷材料为媒介的表达自我的艺术形式,是一种在艺术追求上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对传统陶瓷的一种传承并不断发展过程,陶艺把陶从“器”的概念中和已经定型的工艺生产模式中解救出来,并重新定义陶瓷艺术,不断发展。形成具有时代精神和独特个性化的艺术形式,但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还是有着很大关系,陶艺拓展了陶瓷艺术,能大限度的、不受拘束的展示个人情怀,实现了个体的精神价值。陶艺,这门古来的技艺成为了现代人的精神寓所。

波德莱尔指出,“谁要是在古代作品中研究纯艺术、逻辑和一般方法以外的东西,谁就要倒霉,因为陷入太深他就忘了现时,放弃了时势所提供的价值和特权,因为几乎我们全部的独特性都来自时间打在我们感觉上的记忆”。荣昌陶的传统技艺固然宝贵,值得借鉴和传承下来,但从古今中外整个陶瓷业来讲,荣昌陶器在造型、纹样、设计等方面比较呆滞落后,表面处理粗糙,釉色面临爵士,缺乏时代创新,因而处于萧条的境地。荣昌陶理应应势而为,结合现代陶艺的特征,进行创新,制作出除实用陶器以外的纯粹的陶瓷艺术品,以提升荣昌陶艺的艺术价值。

陶艺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参与着现代人的生活,协调了时代的审美追求,而现代陶艺作为一种独具一格的新的艺术门类跻身于纯艺术的行列,并日益受到现代人的关注和重视。以其得天独厚的艺术语言、丰富的表现力、充满诱惑和神秘色彩的创造过程,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和欣赏者,因而在荣昌陶的传承与发展中现代陶艺必将受到荣昌陶艺家的重视。

本项目得到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荣昌陶的传承与发展研究:编号:CX2016SP171)资助。

参考文献:

[1]波德莱尔.现代生活的画家[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9.

[2]王忠.现代陶艺设计[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

[3]蒋才东.陶艺设计[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0.

[4]许世虎,赵世学.发展荣昌陶器文化创意产业的思考[J].民族艺术研究,2011(10).

[5]朱红林,杨剑夫.试谈荣昌细陶制品造型与装饰发展[J].中国陶瓷,1979(12).

猜你喜欢
荣昌釉色陶器
吕继成:给荣昌陶注入新活力
如意
全国首个荣昌猪数据标准体系发布
清三代釉彩釉色的继承与创新
淅川县双河镇遗址M19及出土陶器组合
现代陶艺肌理与釉色结合研究
确保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在荣昌大地上开创“成渝城市群新兴战略支点”新篇章——专访中共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
人类学视角中的荣昌陶艺——关于荣昌陶艺的田野调查
寿州窑瓷器釉色之流变
新砦期 猪首形陶器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