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少数民族村庄的考察

2016-07-09 16:33胡红叶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

胡红叶

摘 要:本文主要是介绍少数民族村庄和文化状况,采用了走访实践的调研渠道,充分的了解了这个村庄生活习俗和教育现状与汉族村庄的不同。

关键词:少数民族;生活习俗;西高平民族小学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5-0135-01一、少数民族村庄的生活习俗(语言传承、下葬、婚嫁)

泰安市谷里镇某一个村庄,这里地形丘陵较多平原土质较少,这里与山东其它农村地区的条件相比算不上贫困,这么大的几个村落属于一个村庄也许我是汉族,对于回族人了解较少,只知道吃猪肉,而来到这里确让我看到另一种不一样的文化状态,这里人的受教育水平远不如我们汉人地区教育水平高,犯罪率非常高,一个村庄枪毙、监禁以及进监狱的人很多,这里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过节他们的对联就是一块方块,上面写着回文,贴在各个门廊,他们的中堂是贴着回文的一些文字,回族人用回文给我念了一遍发音,我一个符号也没记住,觉得好难,他们有自己信奉的宗教,也只有男的可以在堂里戴礼拜帽做礼拜,在汉化过程中少数民族失去了他们民族的很多文化,很少的几个老人还会写本族的文字而在后代人中会写的很少,读也有很少人会读了,村里有教堂而宗教的代表者为阿红,本想进去看看可他们说我是汉人不让踏进,这里的人们好多迷信传说,我不可以理解但多少还是抱尊重的态度,他们的殡葬是不火化,而是在地底下盖几间房子把人抱进去据说几乎不腐化,他们一般是在没死前请风水先生看好坟墓,然后在人没死前盖好地下房间,他们说有病而死的人可以火化,如果同族人没病而选择火葬会受同族人的诅咒,他们的婚嫁倒有有趣味,老一辈中婚嫁都是娶同族人,而下一辈人中也就是到和我们差不多的人中可以娶外族女人,但在农村还是大多人不愿意叫回族女人嫁给汉人,如果孩子愿意但有些还是被家人活活拆散,也许我们说他们思想落后也许这是他们族人的观念,但文化并没有过多的冲刺这片少数民族的土地,知识缺少也是他们造成这种观念的原因,而很多本族的知识人则乐观接受儿女婚嫁。

二、少数民族的教育状况

在朋友的陪伴下我走进了少数民族的小学,西高平民族小学,小学的建设及配备措施都不错,据知道内情的人说这里老师很缺,校长是为五十多岁的老头他只会写自己的名字,可能看到都会笑我也惊讶可这是现实,他们的工资待遇都很好,我们几个踏进他们学校的大门时我们很是吃惊,所有的老师都从教室里走出来,其实我们心里没底是不是没礼貌进入他们的学校,也许是戴眼镜也许是不像本地人,校长直出办公室表情很茫然的看着我们,我其中一个朋友是从这所学校走出来的,校长和他说话直说了一句:“我还以为上面下来检查的呢”,我们都偷偷的笑了,我朋友告诉我这里教师配备很低,教师缺乏并不是因为工资低而造成的这样,这里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都设有班级,班里少则二十多人多则四十多人,音乐室、美术室、电脑室器、材室实验室比我们小时候上的的设施好多了,明年还要在这建二层楼的教室,一所现代化的农村小学,最高学历的老师连一个专科大学生都没有,老师都是老教师了,到了退休的年龄新教师补不上他们也不放心退休,学校里有临时代课教师而临时代课教室没有初中上完的其中一个老师初一的学历教小学四年级,我有点呆滞我的妈妈高中学历现在家庭主妇而在这里却看到如此不敢让人相信的缺少教师的局面,大学生那么多,大都拼命往大城市挤,朋友给我开了个玩笑:“你留下么估计校长的位置都是你呢。”我沉默的笑了笑,:“要熬到什么时候才能算好?在这里能熬多久才能走出去。”我们上大学其实都是为了走出去,也许我没那么伟大我只是没吭声,没有年轻教师的注入这里的课也有停的时候,上面曾派过两个大学生可没到半年就走了,也许是远在他乡也许是不习惯少数民族这片土地,这里的孩子多么渴望知识,这所小学从建校到现在走出去的大学生廖廖无几我的朋友算一个连他的校长都敬他三分,我给朋友说你的家乡那么缺少老师为什么你作为本地人不留留下呢,其实他一个眼神大家都明白,他也是普通人有心却又有自己的理想,童言无忌孩子竟说:“你们留这吧。”我心里一酸,教师的确太少了,部分地区的教育有的,的确远远跟不上我们这些学子还想要更高的目标追求,比如我们大家也有私心和野心考研、考博想奔更好的前程,我也再想为什么我们大学不能在这建立支教点,而这里远远比济南缺乏教师和知识,而济南部分支教地区去过的人会知道,有的地方很富有条件很好,我们应该撤销那些没必要的支教点,去扎根有需要的地方让大学生真正的服务于农村,不一样的方言我一样感受到这里农村人的淳朴和亲切。在这里忘却了竞争得心累,单纯的孩子,敬你爱你的乡亲,尊重知识的大人这里流行一句话,:“你儿子上大学了你养老有保障了。”不过这里吃羊肉、牛肉吃的我好不习惯,到处能看到宰羊的血和皮,有点血腥但是本地人的收入来源之一,他们称我们为汉民,在村里回民和汉民不交错居住,本想能和他们融为一家好多的不一样习俗,我有点不适应害怕不尊重让他们不高兴。匆匆一行确是值得,这片土地我也希望能有高学历的人的注入。

三、结语

少数民族和汉族和睦相处,历史渊源已久,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也使得这里的人民受益,在走访中我们真实看到了这个少数民族的民俗和文化教育状况,因此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还需大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论少数民族环境权保护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珍本集成》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医用于治疗痢疾的黔产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道:少数民族的节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