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美术工作的作用

2016-07-09 18:02骆德妃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骆德妃

摘 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美术是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主体元素之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迅猛,人们的艺术品味和学识的提高,美术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文化馆美术工作者的专业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满足公众对审美的要求,美术工作者必须为群众美术文化活动进行积极的了解跟学习,公共文化美术需要美术工作者正确的引导审美,推广建设文化服务体系,紧紧抓住“公众”这个对象,公共文化服务才有目标,美术服务工作措施方法才有针对性,追踪问效也有了依据。

关键词:公共文化;美术工作;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J2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5-0230-02对于公众来说,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最终体现在个人文化权利的落实,是否能在电影院的大屏幕上欣赏到更多好片?是否能更方便更便宜地走进体育馆打场羽毛球?是否能在村里就看到最新出版的各种书籍?是否能在茶余饭后有更多地方走走逛逛?公众对文化发展繁荣的判断,不会源于干巴巴的数字,而是来自这些切身的体验和感受,而这种体会跟感受是直观的视觉感受,体验感受,视觉感受就是美术审美的需求。

一、群众文化需求随着经济发展而日益提高需求

(一)不同的社会环境公众对于文化需求不同。

人在满足了吃喝住穿这样的物质需求之后,也就会产生进一步的文化需求。公众的文化需求,指向的就是文化权利。这是与经济权利、政治权利并列的基本人权,在某种程度上,它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通常情况下,需要层次理论上都是层层上升而不会产生越级跳跃,但是由于客观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如抗战时期的革命战士,他们在安全需求没有被满足的情况下就已经越级到自我实现的层次。这是很值得研究的一种状态。而今中国温饱已经解决,所以老百姓就开始追求精神文明方面的需求。如何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政府作为服务者的根本职责所在。

(二)如何满足公众对文化需求

把文化当做事业,正是强调文化的这种公益性。比如,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的建设,很多都是“赔钱赚吆喝”的买卖,不仅初期投入大,运营经费同样也面临巨大压力,这些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必须靠政府的强力支撑。对于人们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则可以让市场成为承担这一需求的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越来越成为人们进行个性化文化消费、满足多样化文化需求的主要途径。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这些文化产业的不断壮大,才能不断满足公众精神需求、丰富群众精神世界。

二、新时期公众文化发展中美术工作的作用

(一)美术是艺术门类中视觉寄托情感的重要载体

作为公共文化事业的一部分,服务公众是美术馆的重大职责,向公众提供视觉文化盛宴和研究成果,提供审美教育服务,是公共美术工作者主要的工作方向,在中国,新世纪以来,全国各地都兴起了一股美术馆建设热潮,这与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分不开的。过去中国人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当然无心把钱花在文化建设上。如今中国人生活改善了,人们开始讲究生活品位了,政府对文化的大投入是顺应了人们的文化需求。

(二)美术公共场馆主作用以及场馆工作的重要认识

美术馆是我国公共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支脉,美术,馆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一方面在积累国家文化财富、传承展示优秀民族文化方面担负着重大责任;另一方面也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承载着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重任。要完成以上的职责和任务,首先它必须做到场馆建设、策展定位、导向作用、收藏研究、征集优秀作品等几个方面,美术馆的建设是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的。一方面美术馆作为城市重要的文化标志之一,

猜你喜欢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建设门诊“老年友好型”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探讨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设计研究
社会力量参与档案公共文化服务路径探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人才队伍建设
初具规模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