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研究

2016-07-09 18:02袁雪寒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教育功能重要意义博物馆

袁雪寒

摘 要:博物馆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媒介,在社会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博物馆社会教育的理念与特点,并重点分析了发挥其功能的意义,并针对如何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而提出思路,旨在更好地发挥其在促进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功能;重要意义;社会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5-0232-01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传统的博物馆形式仍以其独特的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博物馆相当于一部物化的文化发展史,蕴含了多种文化的发展轨迹,承担着独特的社会教育功能,同时发挥社会教育功能也是现代博物馆的一个发展方向。现代博物馆是征集、收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机构,是一所公众的社会大学。作为一项社会事业,博物馆必须发挥它为社会所需要并为社会所赋予的作用,因此本文通过对博物馆的社会教育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其重要意义,并提供思路,就如何发挥好社会教育功能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博物馆社会教育

(一)博物馆社会教育理念

博物馆社会教育这一理念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剧的大前提下形成的,随着知识和信息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人们也逐步认识到知识和信息重要性,这就导致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转变,在这种转变的影响下,形成了博物馆社会教育这一理念。在人们传统的意识中,认为博物馆主要是用来对有价值的文物或者艺术品进行收藏,参观博物馆的人主要为研究文物的专业人员和艺术爱好者,所以大部分人对于博物馆是否有其他功能缺乏认识。直到国际博物馆协会提出博物馆的中心需面向未来,面向服务,才使得人们对博物馆的认识发生了转变。而国际博物馆协会随后也对博物馆进行了重新定义,将博物馆的性质和功能明确写入了章程中,使得各国的博物馆在建设过程中有章可依。章程中规定博物馆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永久性机构,要为教育、研究和欣赏等提供资料,并不断征集物证,研究和保护人类文明。

在国际博物馆发展的环境下,我国的博物馆也在不断发展,但我国博物馆的发展历史与国际博物馆相比,时间较短,有着自身独有的特点。我国博物馆的发展之所以速度较慢,主要是由于资金受到了制约。我国现有的博物馆的资金大多是由财政进行拨款,使用资金需要层层审批,因此在发展的空间上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在管理方面,博物馆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在博物馆工作的人员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行政管理方面,忽视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使得来博物馆参观只是一种走马观花的形式。近几年来,由于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从而推动者博物馆进行相应的调整,改变原有的展示形式,将展品更加的贴近大众,讲解内容更加便于理解,不断完善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二)博物馆社会教育的特点

一是大众性,主要是指博物馆是面向社会开放的,真正实现了无差别服务,即每个进入博物馆参观、学习的公众都不会因为其性别、学历以及身份地位等因素而产生差别待遇,这样有助于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是生动性,主要是指博物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所展出的展品进行生动、全面的展示,部分展品配上生动的动画或者影像资料,能够给参观者直观的展示,便于参观者对知识的理解及记忆

三是全面性,主要是指博物馆内收藏的展品,覆盖面广,不是围绕着单一主题,而是被精心的分成多个主题,包括政治、文化、地理、历史等等,能够形成全面而系统的文化体系,参观者在一次参观过程中,就能够掌握各方面的知识,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意义

博物馆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对于普及城市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有着其他教育方式无法比拟的特点,因此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普及历史知识

博物馆中的展品大多是历史文物,具有代表性,通过文物能够反映出当时的历史现状及相应的风土人情。博物馆通过对文物的讲解、历史影像的展示和其他互动形式,给参观博物馆的公众直观的认识,便于公众了解当时的历史情况。对于正在学习历史的学生,这种直观的讲解,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的记忆,提高历史水平。

(二)进行全民教育

博物馆是社会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广社会文化,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博物馆的开放是面对全社会的,全体公众都有进入博物馆学习和参观的权利,与其他的教育方式相比,博物馆社会教育的最大特点便是对于接受者没有差别待遇,具有大众性。并且博物馆内展示的展品内容丰富,涵盖面广,能为参观者提供多方面的文化知识,利于全民教育的发展。

(三)传播中华文化

博物馆中的展品多为国家的重要文物,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历史进程,承担着传播中华文化的责任。参观者通过对展品的直观感受,能够了解文物背后代表的中华文化,进而了解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大部分公众对于中华文化的了解是通过书本,而博物馆则是将真正的历史文化文物摆在了公众的面前,是对于传统中华文化教育的重要补充,给公众一个直观的认识,加深公众对于中华文化的认识,使公众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文明。

三、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思路

(一)提升展览水平,注重展览内容

如何将这些馆内的历史文物展示给公众,是博物馆工作人员思考的关键问题。首先,作为工作人员应该认识到博物馆是面向社会大众的,不受学历、性别、年龄、经历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博物馆展览的主题就要贴近社会大众,结合当前时代和社会发展状况,将展品与相关的文化、艺术结合起来,满足公众的需求,使公众通过展览能够了解到更多的文化知识,满足其精神享受。其次,在展览的过程中,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改变过往单调的展示方式,融入多媒体技术。

(二)加强博物馆宣传工作,提升社会影响力

博物馆中收藏的展品多为珍品、精品,具有极高的参观价值。但是现阶段的博物馆的展览大多被人所知,主要是由于博物馆自身对于宣传工作的忽视,导致质量较高的展览出现门庭冷落的现象。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博物馆进行宣传工作,大力宣传展览内容,吸引公众目光。

(三)提高博物馆讲解人员水平,提升讲解质量

作为一名讲解员,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自身所担负的责任,不断提升自我,提高讲解质量。这就对讲解员提出了要求,首先在讲解内容上,要保证讲解内容合理、正确、科学,在讲解过程中营造氛围,使参观者能够根据讲解员所说,产生联想,便于理解,乐于接受。其次在讲解过程中,及时了解参观者的需求,对讲解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对于参观者感兴趣的内容可以适当增加,不感兴趣的部分适当删减。对于不同年龄层的参观者,采取不同的讲解方式,便于各年龄层对讲解内容的理解。最后讲解人员的语言要保证规范、亲切,具有艺术性,让参观者愿意听,想听,真正地将讲解人员的讲解内容吃透,达到社会教育的目的。

(四)吸收其他领域优秀文化,提升展览质量

博物馆内展品虽然种类丰富,但是展示方式过于单一,因此需要不断地吸收其他领域的优秀文化,完善自身展览体系,提升展览质量。可以采取与共建单位开展知识讲座,讲座内容主要包括博物馆内的展品内容,根据内容撰写相关的知识报告,在报告的讲解过程中,共建单位可以根据讲解内容进行提问,帮助博物馆改进。博物馆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学习培训,吸收其他领域的优秀文化,结合博物馆现状,不断改进和提升,使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四、结语

总之,博物馆是一本立体教科书,直观、形象、具体、生动,它不仅具有保藏珍贵文物的作用,还担负着社会教育功能的重任。因此博物馆工作人员要在探索中不断发现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不断为社会教育发挥作用;但面对发展的社会,现今的社会教育功能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还需通过不断的努力让工作深入发展下去,让全社会了解博物馆的重要意义,并采用新思路,从而更好地发挥社会教育作用,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以及促进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罗胜添.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理念的新探索[J].大众文艺,2012(18).

[2]杨国梅.如何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和服务功能的探索与实践[J].杭州文博,2013(01).

[3]钟小苑.浅谈如何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J].大众文艺,2014(02).

猜你喜欢
教育功能重要意义博物馆
博物馆
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提升党员素养
浅谈中国电视媒介教育功能及思考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及其施工建议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