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相关问题及现实意义分析

2016-07-09 18:32王国庆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现实意义基础设施

王国庆

摘 要:群众文化在文化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党的十八大中也明确要求要稳步加快我国文化建设的步伐。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不仅可以加强民众的文化综合素质,而且也呈现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现实意义;基础设施;群众热情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5-0238-01

本文将主要介绍山东省菏泽地区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情况,分析其活动开展的现实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希望对当地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现实意义

(一)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

虽然现在的信息设备发达,群众通过电视、广播等多媒体设备便可了解到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与最新的便民措施,但是因为农村群众的文化程度有限,了解并不深入,不能对其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利用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可以将这一部分的内容加入到活动之中,为百姓宣传、讲解,以达到深入人心的目的,进一步提高群众对于党的拥护。在活动开展时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进行宣传。

(二)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

山东省菏泽地区农村现在正在大力开展新农村、新风貌的建设。现在农民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开始对精神层面有了更高的追求。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可以将农民的空闲时间组织起来,帮助他们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满足他们对于精神层面的要求。这不仅是对他们自身文化素养的培养,还可以帮助提升农村整体的精神面貌,加快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三)宣传、普及多方面知识

群众文化活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向农民科普卫生防疫、农业科技、当地政府的最新惠民政策等等。一个国家的发展与民众的文化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提升民众文化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文化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民众了解各方面的文化知识,提升他们的文化水平,对于当地的发展作用极大。比如现在的农业技术都比较发达,农民也愿意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途径。通过文化活动可以结合山东省菏泽地区农村农业生产的特点,开办专题讲座,帮助农民了解其需要的知识,进而帮助他们提高收入。

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群众参与度相对较低

在菏泽地区农村随处可见跳广场舞以及健身操等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但是观看的群众人数要远超于参与的群众人群,导致多地建造的文化广场利用率较低。且一般参与群众的年龄段基本偏高,很难发现年轻人的身影。人们的参与度普遍较低,热情不高,对文化活动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二)活动开展场地存在一定缺陷

现在虽然已经加大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但是一般都只是停留在建立文化广场和一些小型的图书阅览室的程度,一些稍微偏远的地区甚至连这些设施都没有。这些设施也存在没有专人管理、使用混乱、后期保养不到位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导致设施的使用时间一般较短。

(三)对文化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现在农村经济一直都是发展的中之中重,所以是农村工作主抓的重点,对于文化建设工作难免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存在文化专项费用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对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四)青壮年人数较少

现在为了能够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很多农村的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导致农村都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数量逐渐增加。这一部分人群对于文化活动的需求并不强烈,导致文化活动场地多数闲置,文化活动缺乏活力。

三、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策略

(一)利用传统文化提高民众参与度

十八大中明确指出开展群众文化时,要以服务群众为主要指导思想,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与我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传承、弘扬我国的民族文化。各个村子可以选择当地群众比较重视的传统节日,设计相关的活动内容,例如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在我国历史悠久,是比较重要的节日之一。每到这一天,民众都会赏月、吃月饼、吃团圆饭等,大家对节日庆祝内容都极为熟悉。当地的文化活动组织者可以利用这一优势,组织全村一起过节的文化活动,让农民一起做月饼,一起赏月,并设计一些老少皆宜的游戏环节,让大家都积极参与到其中,对于游戏获胜者,给予一定象征性的奖励,活跃整个活动的气氛。

(二)强化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后期维护

活动的场地是文化活动开展的前提条件,所以各村要加强对于文化活动场地的建设,同时要派专人进行定期的电路检修,用品保养等等后期维护的工作,延长活动场地的使用时间。在建立文化场地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收入、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按照百姓的需要,建立农业科技班、技能培训班、老人活动中心等等实用性较强的活动场地,并补齐相应的配套设施,向民众免费开放。要注意避免多余的浪费,可以对村中闲置的房屋进行再利用变为活动场所。要建立完善的文化活动抽查系统,保证各地区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同时要帮助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修建文化场所,保证他们享受文化的权利。要建立健全的使用、借用制度,避免文化场地和文化用品出现破坏或丢失等情况。当地政府要将文化建设提上工作日程,建立专项资金,保证活动开展的持续性。

(三)提高群众在活动中的主体性

群众文化活动的重点在于“群众”二字,在活动开展时不能只是由活动策划者一味的带领,而是应该激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让其自己发自内心的愿意去学习文化、参与文化活动,充分体现出群众的主体性。在活动策划时,可以选派群众代表参与,了解群众的真实需要,掌握他们的喜好,制定出有吸引力的活动,确保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根据当地民俗,开展特色活动

我们既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和需要,对文化活动进行不断的创新,又要保护和发扬当地特有的民俗特色,使其长久的传承下去。所以在农村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要将当地的传统文化与民风民情两者结合起来,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风格。要将特有的传统手艺和文化风俗,通过策划加入到村民的日常活动之中,形成完整的传承体系,保护其可持续性的发展。菏泽地区地方特色鲜明,有很多优秀的民俗文化,像当地特有的地方戏曲、古老的斗羊风俗等等,都应该被保护和传承。除此之外,还要存在一定的选择性,对于一些积极向上、有文化底蕴的艺术就要继承并将其发扬光大,对于一些迷信、封建的部分则要予以剔除。改变群众原有陈旧、错误的思想,帮助他们通过文化活动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和思想境界,形成新的精神面貌。

(五)将市场经济管理理念加入文化活动中

因为农村的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当地政府并没有过多的资金用于文化活动的建设,这也是农村文化活动发展一直以来的一个阻碍。应将市场经济管理理念加入到文化活动之中,遵守经济发展的规律加入到市场的竞争之中。根据当地的实际村情和特色风俗,寻找当地文化活动开展的经济价值,帮助文化活动摆脱对于政府的依赖,自给自足,形成特色的文化产业链,在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的同时,既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又可以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可谓一举多得。比如在菏泽鲁西南农村特有的菏泽鲁锦和牡丹区穆李村特有的面塑,这些都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当地政府就可以将这两门手艺设计成为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活动,在保护和传承之外,还可以将这两种手艺产业化,做好宣传和策划,帮助农民创收,同时保障文化活动开展的经费,推进农村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为建设新农村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有效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各地政府要予以重视,积极思考适合当地的特色活动开展方式,保证文化活动开展的有效性、持续性。

参考文献:

[1]朱明明.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01).

[2]唐红琳.新时期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赤子(上中旬),2014(15).

[3]李光辉.浅谈农村群众文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戏剧之家,2015(23).

[4]董国志.谈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意义[J].剧作家,2014(01).

[5]谢莉.社区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J].艺术科技,2013(06).

猜你喜欢
群众文化活动现实意义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村志在乡村文化承传中的现实意义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新时期如何做好群众文化思路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
浅谈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群众文化活动对少年儿童的影响
浅谈如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怦然心动》的情感与现实意义
思索《鲵鱼之乱》生态危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