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戏溯源

2016-07-09 19:01李永红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传统艺术木偶皮影

李永红

摘 要:木偶戏是由演员在幕后操纵木制玩偶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皮影戏的一对姐妹花,可以称为现代动漫电影的始祖。木偶戏,这一中国的传统艺术,相信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与创新,一定会发扬光大,它将不仅是中国艺术之瑰宝,也是世界艺术的宝贵财富。

关键词:木偶;皮影;传统艺术

中图分类号:J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5-0286-01

现代人认为,“傀儡”不是一个太好的词。依稀还记得,以前常有嘲讽某某是谁的“傀儡”。 其实,“傀儡”是木偶的古称。木偶戏就是由演员在幕后操纵木制玩偶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

木偶戏是中国艺苑中一枝独秀的奇葩,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普遍的观点是:"源于汉,兴于唐"。随着经济的发展,木偶戏自清代以后进入全盛时期,不仅流行范围广,而且演出的声腔也日益增多,出现了辽西木偶戏、漳州布袋木偶戏、泉州提线木偶戏、邵阳布袋木偶戏、潮州铁枝木偶戏、川北大木偶戏、泰顺药发木偶戏等等分支。就演出形式而言,主要可概括为:杖头木偶、提线木偶、布袋木偶、铁枝木偶四种。

杖头木偶,我国分布最广、最主要的木偶表演形式,由表演者操纵一根与头相连的主杆和两根手杆进行表演,依手杆位置有内、外操纵之分。传统偶头以木雕,现在改革为纸糊,内藏机关,使五官可动。表演时人高举木偶,人站在布幕下面。它又依造型结构和表演风格的不同,分做大木偶、中型木偶、小木偶(精木偶)三种。

提线木偶,木偶全身各个部位用提线相连,内设机关,五官表情丰富,其全部的动作,依靠提线控制,表演时细腻传神,技巧高超。它与杖头木偶相反,人站在上部操控,木偶在下部表演。它因其操控技巧高超而倍受称赞。

布袋木偶又称“掌中木偶”,主要流行于闽南晋江、漳州等地。其特点是木偶形体摆脱线索的控制,而全靠人的五个手指操纵,可一人分饰二角。其构造必有一个布袋式的内套,连缀木偶四肢,外着服装,演员把手套进布袋里,在套内进行活动。它以淳朴的艺术风格,灵巧的操纵技艺,生动的木偶造型,在国内外艺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铁枝木偶流传于粤东、闽西,属于杖头木偶的一种,体形较小,其主要特点是这种木偶靠三根铁枝操纵表演,主竿置于偶人背部中间,侧竿分置于左右两臂,由艺人在幕后操纵。近年来,又加高了偶身,调整了扦位,有些被制作成荧光铁枝木偶,运用于黑幕戏表演,使其出现了新的转机。

除此之外,还有“水偶”、“人肉偶” “药发木偶”等形式流行于民间或海外,构成丰富多彩的民间表演艺术。

皮影戏也是一门傀儡艺术,它是由演员操纵着用纸板、兽皮或化学片雕镂绘制而成的影人贴在灯光透射的屏幕上进行表演故事的。它和木偶戏的一对姐妹花,可以称为现代动漫电影的始祖。中国几千年文化积垫而成的木偶戏和皮影戏,为如今风行世界的动漫产业,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至今不论是中国的动画片、流行的日本动漫或美国迪士尼的大制作,仍然是分成以皮影为基础的动漫形式和以木偶为基础的立体卡通形式,有些甚至就是木偶戏的电影版本。当人们如痴如醉、耳熟能详的沉浸在迪士尼、日本动漫的时候,蓦然回首,动漫精妙之处,却早已在老祖宗那里星光璀灿、博大精深。

在动漫、卡通尚未出现的年代,木偶戏就以其夸张的偶人造型艺术和艺人的精彩表演吸引着广大观众,《武松打虎》、《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经典传统木偶戏中角色造型,听爷爷说,爷爷的爷爷时就己是非常喜欢。在木偶造型设计的创作中常运用变形和夸张的手法,夸张的作用还在于它可以突出某一事物或某一形象的特征,从而深刻或单纯地揭示它们的本质,使观众得到鲜明而强烈的印象,领悟到艺术的感染力。我们可以通过夸张角色面部的某一部分去体现人物的性格,如表现贪吃的角色,就可以将人物的嘴巴设计到耳根;表现贪酒的角色,给它一个大大的酒糟鼻子;擅长歌唱的角色,配上一张艳丽的红唇和长长的脖子等等不一而足。有人认为木偶戏成败的第一要素就是木偶造型,因为大

猜你喜欢
传统艺术木偶皮影
木偶和木偶戏
月光皮影
我爱皮影
不老的皮影
走近木偶传承人
木偶
皮影的来历
浅析传统艺术互渗性的当代审美价值
近十年古筝创作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