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溶栓效果的影响

2016-07-10 00:10张东芳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7期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溶栓糖尿病

张东芳

[摘要] 目的 探究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溶栓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为该次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50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患者50例,在溶栓治疗前给予80 mg阿托伐他汀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前后的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超声心动图检查情况。结果 经过临床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再通率为74.0%,对照组为46.0%,比较两组患者的再通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舒张末期(收缩末期)容积指数与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改善(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糖尿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使得溶栓再通率明显增加,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 糖尿病;前壁心肌梗死;溶栓;阿托伐他汀

[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4(a)-002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high-dose atorvastatin laval dean of diabetes with acute ant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rombolysis effect. Methods Select our hospital in March 2012 - March 2015 diabetic patients with acute ant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eated 100 cases as the observation object, i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method, research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The control group, 5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50 patients with team, before thrombolysis treatment given 80 mg of atorvastatin oral,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hrombolysis plasma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and echocardiographic examination. Results of After clinical treatment group at the rate of the patients was 74.0%, control group was 46.0%, the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the rate of The team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of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in patients with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5);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of end-diastolic volume index (end systolic) an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obviously improved(P<0.05), and improved group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In diabetic patients with acute ant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 given atorvastatin therapy clinical effect is remarkable, thrombolysis rate may b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is worth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Diabetes; Ant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rombolysis; Atorvastain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病死率较高,且疾病预后不良,应及早进行血运重建,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静脉溶栓进行临床治疗,但是该治疗方案的溶栓再通率较低,特别是对于合并糖尿病患者。该次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该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在溶栓治疗前给予阿托伐他汀口服,探究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为该次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后均显示为ST段抬高,发病时间均小于12 h;均排除肌病病史、严重瓣膜疾病、心力衰竭、活动性肝炎、溶栓禁忌患者、发病前服用他汀类药物等[1]。

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50例。研究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7∶23,年龄最大的76岁,最小的18岁,平均(46.2±5.9)岁;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6∶24,年龄最大的75岁,最小的19岁,平均(45.9±6.2)岁。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后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临床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包括给予150万单位的尿激酶兑入至100 ml的氯化钠溶液(浓度为0.9%)中行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30 min;溶栓治疗前分别给予300 mg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溶栓12 h后给予适量的低分子肝素于患者皮下注射;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硝酸酯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断剂、钙离子拮抗剂、阿托伐他汀等药物进行临床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溶栓治疗前给予80 mg的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方法同上。

1.3 评价指标

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溶栓前后的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超声心动图检查情况。

1.4 统计方法

将糖尿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相关资料记录至SPSS 18.0软件中,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比较,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溶栓疗效

研究组患者的溶栓再通率为74.0%,对照组为46.0%,说明研究组患者的溶栓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溶栓前与溶栓后的hs-CRP水平的变化情况

溶栓前:两组患者的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hs-CRP水平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超声心动图的检测结果

溶栓前:两组患者的LVEDVI、LVESVI、LVEF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改善(P<0.05),且研究组患者LVEF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LVEDVI、LVESVI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表4。

3 讨论

糖尿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较高,且疾病远期预后不良,对于合并糖尿病ST段抬高型患者而言,在30 d内其死亡风险将明显增加,增加幅度约为40%[2]。探究其原因尚无明确定论,可能与患者自身的病理生理特点相关。糖尿病患者自身存在凝血功能受损、血管内皮功能不良、血小板功能受损等临床表现,并使得患者机体出现前血栓与前炎症状态,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方案,但是该治疗方案的溶栓再通率较低,未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该次文献对研究组患者在疾病治疗前给予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口服,可以有效提高再灌注的疗效,其溶栓再通率达到74%,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4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临床上对该类疾病患者给予溶栓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报道较少。实际治疗时需注意的是,若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时间小于3 h[3],对其给予急诊PCI治疗与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就我国医疗现状而言,许多基层医院并不利于急诊PCI的实施,因此在我国基层医院普遍采纳溶栓治疗。

该次研究同样对两组患者溶栓治疗前后的血清hs-CRP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患者hs-CRP水平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对糖尿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在溶栓治疗前给予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口服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

该文对研究组患者在溶栓治疗前给予患者80 mg的阿托伐他汀口服,结果显示,该组患者的溶栓再通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这就说明给予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溶栓再通率,与杨树森等[4]对非糖尿病患者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另外,比较两组患者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与胸痛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方面:该类疾病患者的胸痛症状不典型;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可能性与患者自身的心肌病变、缺血等因素相关,因此上述两项指标的特异性、敏感性均不高,这也与韩瑞梅等[5]研究的结果相似。

该次研究对两组患者在溶栓前与溶栓后1个月均进行了超声检测,结果表明:经临床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LVEDVI、LVESVI、LVEF水平较治疗前相比均明显改善(P<0.05),且研究组患者LVEF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LVEDVI、LVESVI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上述结果说明该类疾病患者早期可能出现心室重构,并导致心功能降低;研究组患者LVEF水平的下降幅度更加明显,说明在溶栓治疗前口服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心功能。对于溶栓治疗前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口服对该类疾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因素尚无明确定论,还需临床的不断探索实践。

[参考文献]

[1] 李萌萌,王清,万征,等.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PCI患者急性对比剂肾损害的预防作用[J].山东医药,2013,53(20):55-57.

[2] 张晓红.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8):35,38.

[3] 王丹,王耿,韩雅玲,等.强化他汀对首次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治疗后1年左心功能的影响[J].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15,3(3):137-140.

[4] 杨树森,甘润韬,孙延明,等.阿托伐他汀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无复流现象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1,27(1):35-38.

[5] 韩瑞梅.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4):3340-3341.

(收稿日期:2016-01-13)

猜你喜欢
阿托伐他汀溶栓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CT灌注成像在rt-PA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