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形支架栓塞,巧治脑动脉瘤

2016-07-11 08:38黄云峰
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 2016年6期
关键词:弹簧圈蛛网膜张某

黄云峰

大致在今年5月期间,来自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黎托街道东山村的女士张某突感恶心,紧接着呕吐不止,脸色发白,四肢发硬发直,昏迷不醒。家人随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将其送往医院抢救。入院完善各项检查后,张某被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基底动脉顶端瘤,情况危急。医院神经外科医生及时为张某实施了“Y”形支架置入术,才保住了张某的性命。

脑动脉瘤死亡率高

蛛网膜下腔就是脑组织和蛛网膜之间的缝隙。正常情况下蛛网膜下腔里面有液体循环(脑脊液),用来保护脑组织和脑血管,就像护城河一样。而脑血管就“爬”在脑组织的表面,所以,只要脑血管一破裂,血液首先就进入蛛网膜下腔,叫蛛网膜下腔出血(SAH)。80%的自发性SAH是因脑动脉瘤破裂所致。

脑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局部鼓出来一个泡,一般长在血管分叉处,多因血流长期冲刷所致,就像汽车轮胎老化了会在局部鼓出来一样。脑动脉瘤一旦破裂,约10%~15%的患者来不及就医而直接猝死,而在来得及送医院的患者群中,首次出血患者的病死率也高达35%(导致广泛脑血管痉挛、脑内血肿、脑积水、颅高压诱发脑疝)。若再次出血(再出血率为9.8%~30%),患者的病死率则达60%~80%。

治疗多通过手术

对于脑动脉瘤的治疗,目前还没有特殊的药物可将其治愈,且脑动脉瘤已破裂的患者中,绝大多数都会再次发生出血,因此,要积极治疗,可通过手术夹闭或介入治疗以闭塞动脉瘤。

对于大多数脑动脉瘤而言,其治疗都是通过穿刺股动脉,先将一个很细的微导管在血管造影(DSA)下放入动脉瘤内,然后在动脉瘤内填塞金属弹簧圈,将动脉瘤完全堵塞,这样血流就进不了瘤腔,也就不会再破裂出血。

“丁”字路口的动脉瘤 采用“Y”形支架植入术

而像张某这样的患者,医院神经外科医护人员考虑到动脉瘤就长在脑干基底动脉“丁”字路口处,属宽颈动脉瘤,累及两个重要的分支血管,因此需要支架辅助填塞,而且需要双支架,成“Y”形放置,分别保护双侧的大脑后动脉。

患者张某家属听从了医生的建议,接受了“Y”形支架置入术。手术完全按照医生所述操作,顺利闭塞了脑动脉瘤,并且完整地保护了双侧的大脑后动脉。术后张某完全恢复到正常人的生活状态。

据悉,这种“Y”形支架植入技术属高难度介入技术。该技术通过先后释放两枚支架,以分别保护宽颈动脉瘤累及的两个分支血管,第二枚支架需要穿过第一枚支架的网孔来释放,支架的近端均释放于基底动脉内且互相重叠。这样做的优点是:1.支架为填入的动脉瘤提供支撑作用,有效防止弹簧圈经瘤颈突入载瘤动脉;2.在栓塞宽颈动脉瘤的同时,保证了分支血管的通畅,防止其梗死。

猜你喜欢
弹簧圈蛛网膜张某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你非叫我跑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输卵管栓塞后弹簧圈脱落2例
成立正当防卫的条件
成立正当防卫的条件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33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