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五个书名内涵新论

2016-07-12 08:22廖可斌刘民红
名作欣赏 2016年17期
关键词:石头记佛教文化红楼梦

⊙廖可斌 刘民红



《红楼梦》五个书名内涵新论

⊙廖可斌刘民红

摘要:《红楼梦》的五个书名都有特定的内涵。《石头记》交代了文本内容:写的是石头的一次历劫过程;《情僧录》阐明了创作动机:帮助世人解脱人生烦恼和痛苦,表达的是慈悲之情;《风月宝鉴》归纳了思想主题:传承孔孟之教,倡导道德修养,宣扬福善祸淫;《金陵十二钗》则表明了素材来源:故事取材于曹家在金陵的一段生活;《红楼梦》这个书名揭露了作者的创作心境:冰冷,冷眼看世事,冷中观热。曹雪芹利用五个书名把这部长篇小说丰富而复杂的内涵一一展示了出来,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关键词:《红楼梦》《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佛教文化

贾宝玉第一次梦游太虚幻境,在入口处看见一座石牌坊,上面写着“太虚幻境”①四个大字,两边是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第二次神游太虚幻境,贾宝玉看见牌楼上的横幅和两边的对联发生了变化,分别是“真如福地”,“假去真来真胜假,无原有是有非无”,这些横幅和对联有什么含义?为什么前后会发生变化?我们可以在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中寻找到《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红楼梦》这五个书名所代表的意思。下文将在探讨答案的过程中逐一揭示这五个书名的内涵。

小说第八十八回写鸳鸯传老太太的命令叫惜春抄写佛经时说道:“老太太因明年八十一岁是个暗九,许下一场九昼夜的功德,发心要写三千六百五十零一部《金刚经》,这已发出外面人写了。但是俗说《金刚经》就像那道家的符壳,《心经》才算是符胆,故此《金刚经》内必要插着《心经》,更有功德。”《心经》开篇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②接着又云:“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③何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里有个心理变化所导致的逻辑关系在内:心迷,空即是色;心悟,色即是空,也就是六祖惠能所说的“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④。《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也经历了一个心迷和心悟的心理变化过程。小说写王夫人在贾宝玉第二次神游太虚幻境回来后命人传话给贾政道:“宝玉回过来了。头里原是心迷住了,如今说出话来,不用备办后事了。”之前是心迷,醒来之后心便悟了。小说结尾处贾雨村问甄士隐:“但那宝玉既有如此的来历,又何以情迷至此,复又豁悟如此?还要请教。”甄士隐回答道:“此事说来,老先生未必尽解。太虚幻境即是真如福地,两番阅册原始要终之道,历历生平如何不悟!”贾宝玉五蕴本空,心迷时他认空为色,心悟时他视色为空。

人的五蕴为何是空?在这个问题上,曹雪芹跟张载的看法相同。张载说:“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至静无感,性之渊源,有识有知,物交之客感尔……气本之虚则湛一无形,感而生则聚而有象……故爱恶之情同出于太虚,而卒归于物欲,倏而生,忽而成,不容有毫发之间,其神矣夫!”⑤又说:“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知虚空即气,则有无隐显、神化性命通一无二,顾聚散出入、形不形,能推本所从来,则深于《易》者也。”⑥张载认为人的情感和欲望来自太虚,气聚而成,本质是空,是虚无,是假的。贾宝玉的七情六欲是第一次神游太虚幻境时沾染的,小说写道:“宝玉看了,心下自思道:‘原来如此。但不知何为古今之情,又何为风月之债,从今倒要领略领略。’宝玉只顾如此一想,不料早把些邪魔招入膏肓了。”太虚幻境里有“痴情司”“结怨司”“春感司”“秋悲司”等,贮存了人内心所有的情感,又有“群芳髓”“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等,汇聚了人内心所有的欲望。曹雪芹给太虚幻境取了个名副其实的雅号“孽海情天”,又称它为幻境,又让警幻仙姑说“先以彼家上中下三等女子之终身册籍,令彼熟玩,尚未觉悟;故引彼再至此处,令其再历饮馔声色之幻,或冀将来一悟”等语,这表明他也认为人内心的七情六欲都是虚幻的,不真实的,是假,是无。所以,贾宝玉第二次神游太虚幻境时癞头和尚对他说:“你见了册子还不解么!世上的情缘都是那些魔障。”青埂顽石想到人间去享受荣华富贵,导致贾宝玉降临人世伊始迷恋声色情正浓,虽然警幻仙子多方设法规谏,他却丝毫不悟,认假为真,视无为有,把人世间的情缘放在头等重要地位,并作为人生唯一有价值的内容加以追求,道:“我不过捱了几下打,他们一个个就有这些怜惜悲感之态露出,令人可玩可观,可怜可敬。假若我一时竟遭殃横死,他们还不知是何等悲感呢。既是他们这样,我便一时死了,得他们如此,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亦无足叹惜。冥冥之中,若不怡然自得,亦可谓糊涂鬼祟矣。”贾宝玉心迷,把虚幻的情缘当作永恒的存在。“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迷情拥蔽,翳障心源,认假的情缘为真而不妄,视虚无的情缘为实有不幻,岂知自以为真而不妄的情缘本是假,自以为实有不幻的情缘本是无。

五蕴本空,是不是里面什么都没有,就是空空?百丈怀海禅师说:“只如今于藏腑中都不纳一切有无等法,离四句外,名空空,名不死药。”⑦《红楼梦》中有个空空道人,整部小说就是由空空道人抄录传世的,“空空道人”这个名字即寄寓“藏腑中都不纳一切有无等法”之义,恰如贾雨村戏谑道:“说你空空,原来你肚里果然空空”。佛境界就是个空空吗?不是,佛境界是不空空,空中不空。《大般涅经》说得很清楚,曰:“又解脱者名不空空,空空者名无所有。无所有者即是外道尼犍子等所计解脱,而是尼犍实无解脱,故名空空。真解脱者则不如是,故不空空。不空空者即真解脱,真解脱者即是如来。又解脱者名空不空,如水酒酪酥蜜等瓶,虽无水酒酪酥蜜时,犹故得名为水等瓶……空者,谓无二十五有及诸烦恼,一切苦、一切相、一切有为行。如瓶无酪,则名为空。不空者,谓真实善色常乐我净不变不动,犹如彼瓶色香味触,故名不空……”⑧如经所云,通常所说的四大皆空不是什么都不存在,空的是“二十五有及诸烦恼,一切苦、一切相、一切有为行”等瓦砾,不空的是“常乐我净”等珠宝,空掉烦恼和痛苦,剩下清净和快乐。惠能灭度前也说偈云:“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⑨七情六欲之类邪见三毒是假是虚无,清净常乐之类真如自性是真是实有,迷时认假为真,如乌云蔽日;悟时假去真现,如云散日出,这就是贾宝玉第二次神游太虚幻境见到的“真如福地”横幅和“假去真来真胜假,无原有是有非无”对联所包含的意思。

太虚幻境和真如福地二者本为一,心迷时(有情)(邪)见是太虚幻境(魔),心悟时(无情)(正)见是真如福地(佛),犹如情人眼里出西施,有情时(心迷)(邪)见是西施(假),无情时(心悟)(正)见是丑女(真),西施和丑女同为一人。七情六欲之类假的、本无的东西去了,随之而来的是真的,实有的清净常乐。并且对个体生命来讲,这个真实的清净常乐的作用要胜过那个虚假的七情六欲的作用,七情六欲只会给人带来无限烦恼和痛苦,清净常乐则让人永远快乐自由。要想成佛,光能够做到心如木石般清净常乐是不够的。惠能说偈云:“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⑩“修不动行”就是心如木石般寂然不动,无情无义,但这不能成佛,“无情无佛种”。真正的佛境界是不动中有动,无情中有情;动中有不动,有情中有无情。好比太阳,清净无为却又发光散热,养育天地万物,看似无情却有情,看似不动却在动。看似有情却无情,看似在动却不动。禅师们经常用红日来比拟佛境界。报恩匡逸禅师说:“依而行之即无累矣。还信么?如太阳赫奕皎然地,更莫思量,思量不及。设尔思量得及,唤作分限智慧。不见先德云,人无心合道,道无心合人。人道既合,是名无事。”⑪保福本权禅师也说:“吾心似灯笼,点火内外红。有物堪比伦,来朝日出东。”⑫人无心合道,道法自然,圣贤的行为也就是效法自然。程颢一语概括道:“圣贤论天德,盖谓自家元是天然完全自足之物,若无所污坏,即当直而行之;若小有污坏,即敬以治之,使复如旧。所以能使如旧者,盖为自家本质元是完足之物……至如孔子,道如日星之明,犹患门人未能尽晓,故曰‘予欲无言’。如颜子,则便默识,其他未免疑问,故曰‘小子何述’又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可谓明白矣。若能于此言上看得破,便信是会禅也,非是未寻得,盖实是无去处说,此理本无二故也。”⑬天人本合一,因私欲蔽盖天理,导致人天分隔为二,圣贤就是引导人存天理灭私欲,回归自然天性找回本初的自我,正如贾宝玉对薛宝钗说的:“那赤子有什么好处,不过是无知无识,无贪无忌。我们生来已陷溺在贪嗔痴爱中,犹如污泥一般,怎么能跳出这般尘网!如今才晓得‘聚散浮生’四字,古人说了,不曾提醒一个。既要讲到人品根柢,谁是到那太初一步地位的!”人法自然,成佛就是效法空中红日,不沾不染、清净无为中发光发热,为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这就是《金刚经》里所说的:“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⑭天台云居智禅师说:“见有净秽凡圣亦是大病。作无凡圣解又属拨无因果。见有清净性可栖止,亦大病。作不栖止解,亦大病。然清净性中虽无动摇,具不坏方便应用,及兴慈运悲,如是兴运之处,即全清净之性,可谓见性成佛矣。”⑮清净无为的同时兴慈运悲,兴慈运爱的同时清净无为,这才是真正的成佛。

可见,真佛境界不是空,四大皆空背后有许多真实、积极的东西,见性成佛是件积极的事情,济人利己。释迦牟尼成就正觉后住世四十九年说法,为众生排忧解难,帮助世人解脱烦恼和痛苦,他的行为证实了他是爱人类的,是有情的。精神的自由和灵魂的安宁不存在于老僧入定之中,而存在于仁爱之中,故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说:“灵魂的永远自由,存在于爱之中。”⑯

《红楼梦》结尾写贾宝玉舍弃一切,做了和尚,跟随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绝尘而去,他去了哪里?小说开头给出了答案,到了青埂峰下。贾宝玉脖子上的通灵宝玉还原成了青埂顽石,也即他曾经充满七情六欲的心变成了清净无为的石头;贾宝玉的肉身则变成了那个访道求仙的空空道人。空空道人腹中空空,却不是什么都没有,也即空中不空,他心如木石,清净常乐,但此刻不是佛,因为没有兴慈运悲,是无情,是不动;后来他兴慈运悲,抄录石头上的文字问世传奇,类似释迦牟尼设教说法,引导众生摆脱烦恼和痛苦,这时他成了佛,是有情(慈悲之情)的,故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僧”,通常是指无情的和尚。“情僧”是“情”和“僧”的结合,是有情和无情的结合,是真佛的代名词。

至此,我们知道,《石头记》这个书名表示小说文本内容写的是青埂顽石的一次历劫经历,从动到不动的细致过程,这块顽石实质上是贾宝玉的心。释迦牟尼尽管创立了“教外别传”的禅宗,教导众生修心,至于如何修心,如何让腔子里那颗躁动不安的心获得安宁,他则什么也没说。之后的禅师们为避免导人误入歧途都讳莫如深,虽然有时也垂一言半语,却总叫人摸不着门路。六祖惠能提出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也只是个简要纲领,具体的施行方案和步骤都没有。曹雪芹第一次运用文艺的方式让青埂顽石以身说法,向人们详细演示如何息心,如何获得心灵的安宁和灵魂的和平。《情僧录》这个书名交代了作者的创作动机,写这个故事的目的是引导世人通过息心摆脱烦恼和痛苦的束缚,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安宁,表达的是慈悲之情。

《红楼梦》中甄宝玉少时沉溺于儿女私情,尔后大病一场,病中类似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走到一座牌楼那里,见了一个姑娘,领着他到了一座庙里,见了好些柜子,里头见了好些册子。又到屋里见了无数女子,说是多变了鬼怪似的,也有变做骷髅儿的。他吓急了,便哭喊起来。”醒来后病痊愈,竟改了性情,“惟有念书为事”,正如他后来对贾宝玉说的:“弟少时也曾深恶那些旧套陈言……后来见过那些大人先生,尽都是显亲扬名的人,便是著书立说,无非言忠言孝,自有一番立德立言的事业,方不枉生在圣明之时,也不致负了父亲师长养育教诲之恩,所以把少时那一派迂想痴情渐渐的淘汰了些……”这个甄宝玉无疑就是曹雪芹的自我写照,早先生活在富贵温柔乡中也是心浮气躁,悠游度日,不肯上进读书;家族被抄之后遭遇炎凉世态,未免心怀怨恨,乃至失落颓废,逃避现实,放浪悲歌,在红巾翠袖中寻找安慰。正当沉沦时,振作有为、立身扬名之类的规劝都是听不进去的,恰如贾宝玉听了甄宝玉的一番话很不耐烦,竟有些冰炭不投。“假去真来真胜假”,贾宝玉悟仙机却尘缘后就成了淘汰痴情、积极有为的甄宝玉。曹雪芹写作小说,显示他最终振作了起来,向大人先生们学习。

《红楼梦》是好文章,那什么样的文章才称得上是好文章呢?周敦颐说:“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文辞,艺也;道德,实也。笃其实,而艺者书之,美则爱,爱则传焉,贤者得以学而至之,是为教。故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⑰好文章是作者立言遗教的结晶,美丽文辞只是工具,传道说教,淳风厉俗才是作者真正的创作意图。但倘若文辞不美,读者不爱读,作者无法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化,也就达不到淳朴世风、净化人心的目的。

《红楼梦》是一部小说,然而曹雪芹绝不是为了“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而是深含教化世道的意味在内,以求有补于世——“历来野史,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奸淫凶恶不可胜数;更有一种风月笔墨,其淫污秽臭,荼毒笔墨,坏人子弟,又不可胜数;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我这一段故事,也不愿世人称奇道妙,也不定要世人喜悦检读,只愿他们当那醉淫饱卧之时,或避世去愁之际,把此一玩,岂不省了些寿命筋力,就比那谋虚逐妄,却也省了口舌是非之害,腿脚奔忙之苦……”天理不存,人欲泛滥,致使人世间是非不断,纷争不休,悲欢离合、世态炎凉由此而生,曹雪芹家族的败落正是利益争夺的牺牲品。尽管圣贤垂世立教,无奈“今之人,贫者日为衣食所累,富者又怀不足之心,纵然一时稍闲,又有贪淫恋色好货寻愁之事,那里有工夫去看那理治之书”。

《四书》虽然被列为官方教科书,是考科举必读书目,可很多人只不过用它们来诓取功名富贵,一如贾宝玉所言:“更可笑的是八股文章,拿他诓功名混饭吃也罢了,还要说代圣贤立言。好些的不过拿些经书凑搭凑搭还罢了;更有一种可笑的,肚子里原没有什么,东拉西扯,弄的牛鬼蛇神,还自以为博奥。这那里是阐发圣贤的道理。”《四书》是朱熹编订的,原意是希望读书人传承孔孟之道,继承孔孟精神,结果却事与愿违,他也很愤懑,说道:“向来读书为科举计,已自是末了。如今又全不读而赴科举,又末之末者。若以今世之所习,虽做得官,贵穷公相,也只是个没见识底人。若依古圣贤所教做去,虽极贫贱,身自躬耕,而胸次亦自浩然,视被污浊卑下之徒,曾犬彘之不若!”⑱

贾宝玉反对八股取士,朱熹其实也不赞成八股取士,他在《论取士》一文中说道:“今人为经义者,全不顾经文,务自立说,心粗胆大,敢为新奇诡异之论。方试官命此题,已欲其立奇说矣。又,出题目定不肯依经文成片段,都是断章牵合,是甚么义理!三十年前人犹不敢如此,只因一番省试出‘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仪刑文王’三句,后遂成例。当时人甚骇之,今遂以为常矣。遂使后生辈违背经旨,争为新奇,迎合主司之意,长浮竞薄,终将若何,可虑!可虑!”⑲又说:“向来作时文应举,虽是角虚无实,然犹是白直,却不甚害事。今来最是唤做贤良者,其所作策论,更读不得……最切害处,是轻德行,毁名节,崇智术,尚变诈,读之使人痛心疾首。不知是甚世变到这里,可畏!可畏!”⑳小说第八十四回写贾政试贾宝玉时文功底,讲了三个贾代儒出的题目: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人不知而不愠;则归墨。这样的出题目的就是朱熹说的“不肯依经文片段,都是断章牵合”、贾宝玉说的“弄的牛鬼蛇神,还自以为博奥”,跟朱熹说的“敢为新奇诡异之论”都是一个意思,都是不满八股取士对读书人的精神毒害。小说写贾宝玉“除《四书》外,竟将别的书焚了”,又写他“说只除‘明明德’外无书,都是前人自己不能解圣人之书,便另出己意混编纂出来的”,这表明曹雪芹有净化世风之意,继承孔孟遗教,发扬儒家文化之精神。

张载说:“(孔子)穷理尽性,然后至于命;尽人物之性,然后耳顺;与天地参,无意、必、固、我,然后范围天地之化,从心而不矩。老而安死,然后不梦周公。”㉑孔子一生谈义不谈利,以盛德安死为人生的最高追求,注重在道德丰腴中获得自由和快乐。贾府中的人,除贾宝玉外,有几个是以道德修养为人生最高追求的?有几个老而安死,死而安心?玄沙师备禅师说:“汝既有如是奇特当阳出身处,何不发明取?因何却随他向五蕴身田中鬼趣里做活计,直下自谩去。忽然无常杀鬼到来,眼目张,身见命见,恁么时大难支荷,如生脱龟壳相似,大苦。”㉒贾瑞、秦可卿、秦钟、贾母、王熙凤等人死之前惦记这个挂念那个,何曾死得安心。如秦钟“又记念着家中无人掌管家务,又记挂着父亲还有留积下的三四千两银子,又记挂着智能尚无下落”,真是如生脱龟壳,苦不堪言。汤显祖说:“安心是宝,方命为惭。”㉓整部《红楼梦》里只有贾宝玉一个人能做到生无牵挂,死而安心,如他自己所言:“比如我此时若果有造化,该死于此时的,趁你们在,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之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要托生为人,就是我死的得时了。”

贾宝玉的见识就是曹雪芹的见识,当家族遭遇变故时他逆来顺受,与世无争,不是因为软弱无能,而是见识卓绝。张载说:“‘君子无所争’,知几于屈伸之感而已。‘精义入神’,交伸于不争之地,顺莫甚焉,利莫大焉。”㉔又说:“‘君子无所争’,彼伸则我屈,知也;彼屈则吾不伸而伸矣,又何争!”㉕君子不争,是不争之争。秦可卿说得好:“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常保的。”贾府富贵流传百年,运数合终,生于末世的贾家儿孙中唯贾宝玉明屈伸之道,识盛衰之理,当贾府日趋衰败时其他人都在寻找挽救的办法,如探春兴利除宿弊,薛宝钗小惠全大体,独他无事人一个,还说:“我能够和姊妹们过一日是一日,死了就完了,什么后事不后事。”曹雪芹在曹家败落之后也选择了遵守盛衰荣枯的天道运行规律,“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顺者昌逆者亡,古今至理,贾宝玉的明智就是曹雪芹的明智。然而君子不争之争,不是消极等待。“天能为性,人谋为能。大人尽性,不以天能为能而以人谋为能,故曰‘天地设位,圣人成能。’”㉖四时变幻,春秋代序,这是天道,客观无情,不为尧存不为桀亡,“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㉗。但人有主观能动性,能够利用智慧,在不违背天理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损失,这就是人谋。秦可卿道:“但如今能于荣时筹划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谓常保永全了。”只顾眼前不思后日,终非长策。可惜秦可卿立万年永远之基的苦心筹划被王熙凤抛之脑后。家族衰落之际,小说中的贾宝玉和现实中的曹雪芹都不是消极等待,而是积极寻找振兴家族的办法。张载说:“无不容然后尽屈伸之道,至虚则无所不伸矣。”㉘又说:“胜兵之胜,胜在至柔,明屈伸之神尔”㉙。办法也是有的,那就是让自己至虚,至虚则伸,伸则胜。至虚莫如四大皆空,空无一物就是虚之极致。贾宝玉正是信了和尚,悟了仙缘,抛了儿女情缘才肯读书考进士,最终使得贾府因为他的一举高中而家道复初。贾宝玉的选择就是曹雪芹的选择,曹雪芹放下一切,熄灭心中的爱恨情仇之毒火,专心致志创作出这部千古奇书,使他的家族名扬后世。

《孝经》里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㉚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才是最大的孝,才是对父母最大的回报。曹家未衰之前荣耀显赫,此是祖先的功劳;既衰之后名扬后世,此是子孙曹雪芹的功劳。“贤才出,国将昌;子孙才,族将大”㉛,曹家之所以能够再度兴盛,完全是因为曹雪芹雄才大略,写出这部感动人心的佳作。圣人虚明无我,故能感应天下万物,感知人心,他设教天下人就能服从,所谓“能通天下之志者为能感人心,圣人同乎人而无我,故和平天下,莫盛于感人心”㉜。圣人效法天道而设教。《论语·阳货篇》云:“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㉝孔子得天道而行之,也以天理教导人,“所谓天理也者,能悦诸心,能通天下之志之理也。能使天下悦且通,则天下必归焉……”㉞人之性本诸天之性,盖受气禀限制,致使物欲蒙蔽,丧失天理,所谓“天良能本吾良能,顾为有我所丧尔”㉟;尽管受人欲蔽障,但天性不泯,遇天理而自悦且通,犹如饥食渴饮之本能,不待学而能,不待思而行。圣人垂世立教,就是叫人们遵循天道,存乎天理,顺时安命,“君子教人,举天理以示之而已;其行己也,述天理而时措之也。”㊱存乎天理,顺时安命,这不易做到,需要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因此,圣人设教就是教导人修身养德。“天道四时行,百物生,无非至教;圣人之动,无非至德,夫何言哉!”㊲孔子教人盛德,顺乎天道,存乎天理,此是顺乎民心,民心所向,天下归之,理所当然。“至当之谓德,百顺之谓福。德者福之基,福者德之致,无入而非百顺,故君子乐得其道。”㊳安时顺命就是福,唯有有德者能做到,福和德不可分离。“未能如玉,不足以成德;未能成德,不足以孚天下。”㊴无德不足以教化天下。立言和立德不可分离,无德之言荼毒人心,行而不远;有德之言感动人心,万代传诵。

孔孟之道符合天道,是正路。曹雪芹入于孔孟之途,利用“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这一社会现象,传承孔孟之教,宣扬“福善祸淫”的古今定理。小说中怙恶不悛的赵姨娘之辈都受到了恶报;为善悔祸的王夫人等人都受到了善报。《孝经》“感应章”说:“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㊵尽孝尽悌,会感动天地鬼神,显灵赐福。这个“福善祸淫”也不能说纯是迷信。张载说:“独见独闻,虽小异,怪也,出于疾与妄也;共见共闻,虽大异,诚也,出阴阳之正也。”㊶又说:“诚明所知乃天德良知,非闻见小知而已……阴阳合一存乎道,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㊷心诚致敬就能“通于神明”,这大概是孔子和曹雪芹的共见共闻。

小说第五十八回里贾宝玉对芳官说:“以后断不可烧纸钱——这纸钱原是后人异端,不是孔子遗训。以后逢时按节,只备一个炉,到日随便焚香,一心诚虔,就可感格了……只要心诚意洁,便是佛也都可来享。所以说,只在敬不在虚名。”小说中的贾宝玉有高僧仙道,逢凶化吉。桓想杀孔子,孔子说道:“天生德于予,桓其如予何?”㊸他也不怕,有神灵保佑着呢。“福善祸淫”,孔子和曹雪芹正是有这个共同的知闻见识,才要世人修身养性,心敬志诚。孔子把自己的见识直接或间接教授给了弟子;曹雪芹则把自己的见识写成了小说,如果孔子看了《红楼梦》,一定会明白这部小说的主题思想,就是个《风月宝鉴》,告诫人们不要沉溺于七情六欲,情是毒,欲是害——“那淫字固不可犯,只这情字,也是沾染不得的”,圣德才是宝。贾瑞犯了淫,沾染了情,不肯接受美女原是粉骷髅的“风月宝鉴”镜子的告诫,枉送了性命;癞头和尚拿着“风月宝鉴”镜子一照,太虚幻境的鬼怪顿时全无,贾宝玉得以逃出魔窟。孔子教授弟子,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弟子不问,他也不直接灌输,说得很简略,故后人难以明白其中的旨奥。曹雪芹利用小说言辞婉转、情节动人的长处,发挥孔孟之道,寓教于乐。

《红楼梦》重写实,“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哄人耳目而反失其真传者。”这个真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情感的真实,一是故事细节的真实。曹雪芹内心的情感是真实的,小说也真实地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大半风月故事,不过偷香窃玉暗约私奔而已,并不曾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然而,这个抒发真情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隐含在小说所描摹的生活细节之中。小说所描摹的生活尽管不等同于曹雪芹的真实生活,例如史料记载曹家曾四次接待康熙微服巡访,小说却写成贾府接待贵妃回家省亲,故事情节虽不同,但有关场景设置的种种细节,估计都是取材于曹家生活的真实。无论是真实的情感,还是真实的生活细节,它们都来自于曹家在金陵的一段生活,并且曹雪芹真实的情感是由那段真实的生活激发的。“看那封条上,皆是各省的地名,宝玉一心只拣自己的家乡封条看,遂无心看别省的了。只见那边橱上封条大书七字云‘金陵十二钗正册’……”《金陵十二钗》表明小说取材于曹家在金陵的那段生活,有曹雪芹亲自经历的,也有听亲友讲述的,小说也比较完整地保存了曹家鼎盛时期那段令人艳羡、值得子孙缅怀的富贵风流生活和衰败时期那段令人心酸、让子孙不堪回首的穷困落魄生活。关于家族的败落,深究起来,孰对孰错,很难说得清楚。若说政敌可恨,自己族人的确劣迹斑斑;若说老天不公,百年的兴盛发达也偿还得过祖先的丰功伟绩;若说朝廷寡恩,江宁织造府财政巨额亏空也是事实。喜也好悲也好,一切终将随风而去,正如小说第二十八回写贾宝玉心里所想的:“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既黛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推之于他人,如宝钗、香菱、袭人等,亦可到无可寻觅之时矣;宝钗等终归于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矣……”自己及相关之物都将湮没在时光的流逝中。

“红楼梦”十二支曲唱出了是非成败转成空的悲凉,“好似一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写作小说时,内心空空如也的曹雪芹再次回首往事,犹如镜里看花、水中观月,恰似做了一场大梦。百丈怀海禅师说:“西国高祖云:‘雪山喻大涅。’此土初祖云:‘心心如木石。’三祖云:‘兀尔忘缘。’曹云:‘善恶都莫思量’……若能与么学,与么持经,始有修行分。”㊹心如木石时的感觉体验就是一个冷字,所谓“冷似秋潭月,无心合太虚”㊺。《红楼梦》这个书名道出了作者的创作心境:冰冷,冷眼看世界,冷中观热。

综上所述,小说的五个书名都有特定的内涵,《石头记》交代了文本内容:写的是石头的一次历劫过程;《情僧录》阐明了创作动机:帮助世人解脱人生烦恼和痛苦,表达的是慈悲之情;《风月宝鉴》归纳了思想主题:传承孔孟之教,倡导道德修养,宣扬福善祸淫;《金陵十二钗》则表明了素材来源:故事取材于曹家在金陵的一段生活;《红楼梦》这个书名揭露了作者的创作心境:冰冷,冷眼看世事,冷中观热。曹雪芹利用五个书名把这部长篇小说丰富复杂的内涵一一展示了出来,便于读者理解接受。对曹雪芹本人来讲,写作这部小说是一次浴火重生,凤凰涅。小说结束了,过去的一切,包括曾经的富贵落魄生活、息心的磨炼经历、创作过程中的思想情感,等等,都随之结束,他脱胎换骨,大梦初醒,获得了新生,而结束了的一切都印记在这部小说中。《红楼梦》这个书名显示出的冰冷心境,不仅作用于创作过程之中(创作过程之中回想往事如梦如幻),也作用于创作结束之后(创作结束之后回顾这个创作的过程也是如梦如幻),还作用于将来作品的流传(作品能否流传在于天意,作者漠不关心,也是如梦如幻),就是小说最后提到的那个“作者不知,抄者不知,并阅者也不知”所表达的意思,因此这个书名比其他四个书名更具有包容性和衍射性,更适合作为小说最终的名称。

①文中有关《红楼梦》的引文均出自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受篇幅字数限制,余下引文不再标明出处、回数、页数。

②③④⑨⑩⑭陈秋平、尚荣译注:《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87页,第89页,第222页,第295页,第285页,第23页。

⑤⑥㉑㉔㉕㉖㉗㉘㉙㉛㉜㉞㉟㊱㊲㊳㊴㊶㊷(宋)张载:《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7—10页,第8页,第40页,第36页,第36页,第21页,第315页,第36页,第36页,第20页,第34页,第23页,第22页,第23页,第13页,第32页,第33页,第20页,第20页。

⑪㉒(宋)普济著,苏渊雷点校:《五灯会元》(中),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90页,第395页。

⑫㊺(宋)普济著,苏渊雷点校:《五灯会元》(下),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37页,第1065页。

⑬(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上),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页。

⑮(宋)普济著,苏渊雷点校:《五灯会元》(上),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0页。

⑯川端康成:《川端康成散文》(下),叶渭渠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133页。

⑰(宋)周敦颐撰,徐洪兴导读:《周子通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9页。

⑱(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八),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943页。

⑲⑳(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七),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693—2694页,第2701页。

㉓(明)汤显祖著,徐朔方笺校:《汤显祖诗文集》(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405页。

㉚㊵胡平生、陈美兰译注:《礼记·孝经》,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21页,第270页。

㉝㊸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87页,第72页。

作者:廖可斌,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学关系;刘民红,文学硕士,编辑。

编辑:康慧E-mail: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欢
石头记佛教文化红楼梦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慈云禅寺国师塔与大运河佛教文化
从《红楼梦》看养生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李一氓工作情景与《石头记》题诗
《重读〈石头记〉》书评
绵阳市图书馆孙桐生自藏《绣像石头记红楼梦》初探
别样解读《红楼梦》
贵定县城镇建设与阳宝山佛教文化的发展初探
佛教与中华文化发展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