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现代滨水景观设计的多元化格局

2016-07-12 08:14张为民重庆师范大学400000
大众文艺 2016年23期
关键词:水区滨水景观设计

张为民 (重庆师范大学 400000)

浅论现代滨水景观设计的多元化格局

张为民 (重庆师范大学 400000)

城市滨水景观主要指对位于城市范围内的较大型水体区域进行规划设计所形成的优美风景。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在整个景观学设计中是最综合、最复杂,也是最富有挑战性的一类,也正因为这些复杂性和各地人们对现代滨水景观设计的实际需求和审美意象各异,这也为现代滨水景观设计的多元化提供了科学发展依据和可能。现代滨水景观设计的多元化格局着重体现在生态化的西方发达国家滨水景观设计、功能化的日本滨水景观设计以及人文化的中国滨水景观设计等几个方面。

多元化;西方发达国家滨水景观设计;日本滨水景观设计;中国滨水景观设计

“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大诗人李白面对着悠悠长江发出这样的豪迈赞歌。水来自广袤无垠的大自然,她带来动的喧嚣,静的平和、韵致无穷的倒影。水体是自然界中极为生动的景致,易于形成开敞的空间,“计白当黑”就是传统中国画对于水的这一特性的独特发挥。“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古以来,人们对水就有着天生的亲近感,有着超乎客观之外的特殊感情。

城市滨水(waterfront)景观指的是在城市范围内,在水域与陆地相连接的一定范围区域内的滨水区内进行的景观设计,它大致可分为滨河、滨江、滨湖和滨海景观。城市滨水景观主要指对位于城市范围内的较大型水体区域进行规划设计所形成的优美风景。陆上滨水景观具体组成包括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两类。软质景观以植物配置与种植布局为主要内容,硬质景观包括地坪、地面铺装、鼻塞年会绿色走廊和环境小品设施等。此外,便是对水域的的规划,包括水域平面形式、深浅、水质、水生植物的设置、水面的人类活动等要素。过渡区域景观指的是岸边水位变动范围内的湿地、护坡、临水平台以及防洪堤坝等。通过这些设计来营造出生态化、景观化、宜人化和舒适化的物质环境以及和睦、亲近,具有活力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西方发达国家的滨水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20世纪70至90年代,欧美国家掀起了对滨水区再开发的热潮,引起了学者、规划师们的兴趣。1988年,霍依尔等主编了《滨水区更新》一书,首次对这一现象进行全面分析,收录了地理学家、经济学家和城市规划师撰写的文章,对这种热潮的驱动因素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括,收入了若干详细的案例分析。1996年出版的《全球城市滨水区开发的成功案例》一书收录了39个详尽案例,还介绍了其他91个在建项目,将不同案例进行对照后进行分析。

19世纪后半期,经过设计的公共滨水区已经出现,如有美国景观设计学之父之名的Olmsted就设计了波士顿城市公园系统中的翡翠项链、芝加哥博览会等。这些自然主义的形式和美化城市的理念一直沿用到了“二战”时期。二战后,随着美国公路运输的高速发展,水运被取代,公园等陆上公共空间取代了滨水区。而欧洲国家进行的滨水区设计向美国传达了对滨水区的喜爱,于是,越来越多的海边城市、湖边社区、河边城镇滨水区被用作公共空间,提供居住、休闲、商业、办公等功能。1969年,圣安东尼奥举行“半球展览”,使美国注意到该市的Paseo del Rio河道;1979年密西根州弗林特的河岸公园中的重要组成物是按照阿基米德原理建城的几何雕塑型渠道;在奥克拉玛州,Athena Tacha1982年设计的Blair喷泉用灯光和水创造出水坝、瀑布和雕塑。90年代以后滨水区设计成为设计创新、历史特质维护和公共空间文化价值的载体,成为设计的重点。

二、日本的滨水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日本与西方几乎同时掀起了对滨水区开发的热潮,所不同的是日本的开发主要与该国的狭窄土地及港口建设有关。日本土木规划研究委员会水滨景观研究分会1988年出版了《滨水景观计划》一书,对城市滨水区的规划、设计、施工进行了比较全面和详细的描述。

日本的景观艺术作为东方的一个代表,对自然和人工环境有着东方式的独特理解。“既不是原始自然也不是纯粹艺术”,是“介于艺术与自然之间的事物的典型实例,也是人工物与自然物的集合与混合的典范实例”。因此,日本在进行滨水区设计规划时有着欧美所没有的更和谐的解决方式。

在对东京的两个海湾区新城中心的开发规划是基于下面的两个理由:第一是提出了适合21世纪的新城市形态及生活方式;第二是提出了东京现有问题的解决方法。

东京因为它的先进科学技术闻名于世。为了强调这个优点,一些先进的技术工艺,例如,信息技术、风险投资及会议功能等,在海湾区新城中心开发规划中就要突出展示。此外,东京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城市中心过盛的人口及集中的企业、噪音、缺乏充足的绿地等环境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该规划建议调整人口密度,并且设置合理的住宅区和企业布局,增加绿地面积。

此外,该规划为了满足未来继续增长的需要,引入一些新概念,例如,在小区的设计中更多地为老人着想并开发了多户型住宅,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需求。而且,向阪神淡路大地震借鉴经验,引入有抵抗自然灾难能力的城市概念。

三、中国的滨水景观设计

中国城市滨水景观的恢复大致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北京、上海、杭州、大连、青岛、南京、武汉、厦门等城市纷纷开始对滨水区进行整治和美化,修造出了长河、黄浦江外滩、西湖、秦淮河、武汉江滩和东湖以及沿海滨海海景景观。这都改善了城市的水环境,为滨水空间营造出良好的氛围,而且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和影响力,部分景观设计成为该市的文化传播符号,吸引了游客和观光者,促进了城市就业和城市发展。这使得城市旅游在自然风景旅游的基础上扩大到了人文景观范畴,为城市注入了文化的内涵和魅力。

合肥、沈阳、济南等城市结合换成河规划建设了环城公园;太原市在对汾河城区段的美化过程中探出了一套城市滨合整治的生态规划方法;成都市在规划设计府南河环城段时,在全面绿化的基础上,利用滨河绿带和再塑蓉城风貌,建成了环城三十四景;西安的环城公园较好的保护了古墙,护城河园林绿化带达200m~300m,较好地突出了古都风貌;北京在对南池子大街的治理中突出了对护城河的水脉延续和保护,营造出良好的休闲场所。

目前,随着现代城市理念在国内的推广,我国的城市滨水区设计在许多大城市尤其是沿海、滨河城市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国内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的重视主要是从提升环境质量、提高城市形象等方面入手。其目的是为了发展旅游业,塑造城市特色,增强城市魅力,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吸引投资,因此缺乏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耐心。

四、结语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回归自然产生了强烈渴望,对环境生态化高度重视,现代旅游与水景更是密不可分。好的景观规划设计不仅可以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可衍生无可估量的社会综合效益,尤其在涉及旅游景区、城市房地产等诸多方面,而滨水景观规划设计又是重中之重。现代城市滨水带景观设计在整个景观学设计中是最综合、最复杂,也是最富有挑战性的一类,因为它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陆地上和水里的,还有水陆交接地带和濒河(湖)湿地类,这样与“景观场地规划”与“生态景观学”关系就非常密切,也正因为这些复杂性,才为现代滨水景观设计的多元化提供了科学发展依据和可能。另外,现代滨水景观设计成为城市规划的进一步深化,因为地域不同和文化背景各异,人们对现代滨水景观设计的实际需求和审美意象各异,设计师们为了满足这种现状,也实实在在推动和形成了现代滨水景观设计的多元化格局。

猜你喜欢
水区滨水景观设计
垂直绿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城市滨水区景观艺术设计研究
大咖妙语论道 “最宜居”的滨水新城,最理想的人居状态
黄韬 滨水新城齐集三大“兴奋点”,绝版人居成就溢价黄金期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沙水区的特色活动
长春伊通河公共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基于文化传承视角的滨水景观的研究——以浙江舟山群岛为例
蔡清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