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的新方向
——街区制

2016-07-13 00:46杜荣娟
科学中国人 2016年18期
关键词:左转围墙住宅小区

杜荣娟

河北省黄壁庄水库管理局

城市建设的新方向
——街区制

杜荣娟

河北省黄壁庄水库管理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封闭式小区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它私密性、安全性的优点正在逐渐削弱,相反,封闭带来的种种生活的不便却日渐突出,生活被高墙、栅栏围挡起来,公共服务设施不能共享,刨去工作、睡眠、吃饭的时间我们还得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绕路买菜、购物,一堵堵小区的围墙造成了我们这种左转、左转再左转的尴尬。现在已经到了推倒围墙、打开心门、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时候,尽管眼下,关于打开封闭住宅小区,仍然存在着激烈的争论,但与其争论,不如勇敢的尝试,也许我们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单位大院;街区制;资源共享;密网路

长期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形成了我国特有的院墙文化。新中国成立后,受前苏联政治文化的影响,我们兴建了许多“单位大院”,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化的封闭式小区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

一、简述封闭小区的发展史

在长期自给自足的农耕生产和封建体制下,形成了我国古代封闭的文化、生活气息,史学者普遍认为我国最早的封闭住宅区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闾里制”,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建设封闭住宅区。可以说,古代的封闭小区是受原始的生产力和统治者为了更好的控制和管理民众而形成的。

近代我国大规模的封闭住宅建设开始于20世纪中期兴起的“单位大院”。机关、工厂、科研机构等单位,根据行政级别、人员规模,分的一块土地,用高墙一围,在内部自行规划办公、住宅、饮食、医疗、教育等等,这是集工作、生活高度集中的一个封闭区域。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住宅也从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福利分房逐步走向了市场化,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封闭小区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

二、现有封闭小区存在的弊端

居民住宅的私有化、货币化,催生了大量的房地产企业。为了迎合消费者喜欢安全性、私密性,追求园林景观、营造氛围的需要,大多数房地产商选择建设封闭住宅小区,24小时巡逻、欧式风情、全封闭小区,围墙和大门成了封闭式住宅小区的标配,而且越是高端住宅,封闭性越强。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全封闭小区暴露出来的弊端却在不断加剧。

首先,一个个楼盘就像一个个独立的王国,被高墙、栅栏围挡起来,彼此不相关联,公共服务设施不能共享。如果你喜欢隔壁小区的糕点,可能需要花1小时才能走到,尽管可能你们仅一墙之隔;如果你打算去隔壁小区的健身房活动一下,同样需要花费不必要的“绕行时间”尽管这严重影响了健身房的客源和你的时间。我们刨去工作、睡眠、吃饭的时间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绕路买菜、购物,一堵堵小区的围墙造成了我们这种左转、左转再左转的尴尬。

其次,虽然很多小区都配备了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等各种设施,但很难做到配备完善,通常只是各种服务提供一两家,这已经算是相对完善的小区了,还不包括大量几乎没有任何配套设施的“小小区”,这些简单、单一的服务设施,很难满足生活水平提高了的居民的多层、全面的新需求,如果要想做到货比三家,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例如,在一些高档小区内,开发商不惜重金建造幼儿园、游泳馆、健身房等高端设施,但使用人数却非常有限。一方面是服务设施不足,一方面是资源的浪费。你的小区有A,我的小区有B,如何做到你不在需要建设B,我不在需要建设A?资源共享无疑是最经济的办法。

再次,交通堵塞几乎是所有大中型城市的通病。在我们国家有很多城市,一平方公里有十几个路口,没有人的时候空空荡荡,一旦人口聚集,立马交通拥堵,每个城市的上下班高峰期就是最好的诠释。路网不够密,人流、车流无法疏通,马路修的再宽也不够用。对于疏导交通,增加道路的密度比增加车道更重要、更有效。但是当城市道路遇到封闭小区,只能绕道而行。道路越修越宽,地铁、立交桥越修越多,但城市的交通依然是堵、堵、堵!

三、街区制建设势在必行

虽然街区制是世界发达国家普遍的做法,比较著名的纽约第五大道、英国的牛津街、荷兰的阿姆斯特丹都是街区制建设的成功范例。但对于习惯生活在封闭环境中的居民来说,可能一时无法接受。不可否认,封闭住宅小区为居民提供了相对安全和安静的居住环境,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封闭式小区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它私密性、安全性的优点正在逐渐削弱,相反,封闭带来的种种生活的不便却日渐突出,旧的“院墙文化”已经不能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如今,具有开放性、舒适性的街区制开始受到人们的青睐,现在已到了推倒围墙、打开心门、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时代。尽管眼下,关于打开封闭住宅小区,仍然存在着激烈的争论,但与其争论,不如勇敢的尝试。试着将封闭的小区打开,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街区制文化源自于西方自由贸易,强调的是自由、开放。街区制是住宅、商业和休闲的有机融合,是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和谐相处,是休憩、停留、娱乐的场所,它不仅包括住宅,还包括顺畅的通行、便捷舒适的生活,它构筑的是没有围墙的开放性的社会。西方发达国家的大中城市,大多采用的街区制,例如纽约的第五大道已经成为每个访客的必去景点,他们规划的理念就是鼓励人们尽量步行,减少汽车的使用,城市里很少有天桥,地下通道和隔离带,步行就可以到达面包店、菜市场。

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这是时隔37年重启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配套文件,它勾画了“十三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城市发展的新方向。

无论是封闭式小区还是街区制都存在这各自的优缺点,我们应该趋利避害。开放的街区制社区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简单的一哄而上的“拆围墙”,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利益关系,在不损害居民里的前提下,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的街区建设。

[1]左金风.改革开放30年来城市规划法治的发展评述[J].求实.2009

[2]徐善登.公民参与与城市规划公共性的实现[J].广西社会科学.2009(09)

[3]张同升,刘长岐.快速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的中国城镇规划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2009(08)

[4]顾鉴明.对我国历史街区保护的认识.同济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5]韦璐.浅析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模式及存在问题[J].魅力中国.2010(21)

猜你喜欢
左转围墙住宅小区
住宅小区的建筑电气设计探析
基于混合交通环境下的左转待转区设置研究
超越围墙
突然之间
住宅小区岩土勘察分析与评价
住宅小区弱电智能化工程建设实现
某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结构设计
信号交叉口虚拟左转等待区的设置研究
不能左转
围墙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