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调摄 心善而安

2016-07-13 12:25汪宝树
科学养生 2016年7期
关键词:霍金斯流浪汉人体

汪宝树

善原是宗教、哲学、伦理学等范畴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国语·晋语》称:“善,德之建也。”是 “恶”的反义词。今天看来接近“价值观”的含义,如“慈善”事业。与人为善是国人的传统美德,引申了讲:“为人处世需胸襟宽容,豁达大度;心理失衡宜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语意是吸取他人之长,与他人同做善事。后来,就有了“助人为乐”的语词。

“人之初,性本善”,善,是生命最原始的部分,现在极力倡导的“与人为善”,已成为国学启蒙的基础。

养生调摄,历来以寒来暑往、饮食起居为重;然而,心理平衡、情志安然同样不容忽视。人之生性的善与恶,是关乎心理能否平衡、情志何以安然的首选因素。人云:“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有人不相信的“因果报应”说法,却从对人的寿命长短、生平遭遇等现象的科学研究中,取得令人信服的考证。

海外医学专家曾对临床患者做过分析研究,发现心存善良,能自觉减轻疾病的疼痛感,可以促进术后缝合伤口的愈合,对高血压患者兼有降低血压等功效;流感季节,善良的人患感冒的风险几率可降低16%;如果医生心存友善,对患者的病愈康复就有益,往往会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心存善良还有助于预防胃溃疡、糖尿病和癌症等各类疾病。善良的人往往感恩、宽慰、自在,远离紧张、焦虑、恐惧、愤怒、郁闷,良好的心理状态会增强人体的免疫机能。

国内的医学研究也证实,心地善良、常有善举,可以提升大脑中欣慰激素、血清素和内啡肽水平,增强幸福感,使人重塑思维、记忆和感知能力,从而延长大脑寿命。诚如西方有位哲人讲的:感人肺腑的人类善良的暖流,能医治心灵和肉体的创伤。

最近,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医师大卫·R·霍金斯的研究报告《善恶有频率》揭示:“善恶报应”的背后,确有科学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式说明:物质就是能量。世界上所有的固体都是由旋转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有着不同的振动频率,粒子的振动使我们的世界表现成现在的样子,人体亦然。科学家已经测量过人在不同的体质和精神状态下身体的振动频率。

霍金斯发现,诚实、同情和理解能增强人的意志力,改变身体中粒子的振动频率,进而增进身心健康。邪念会导致最低的频率,削弱人体的能量。对人体有害的精神状态由低渐高依次是恶念、冷漠、痛悔、害怕和焦虑、渴求、发火和怨恨、傲慢。而信任、有益于人、温和、乐观、宽容、理智和理解、关爱和尊敬、高兴和安详、平静和喜悦,会使身体的振动频率依次上升,一个比一个更益于人体的健康。

霍金斯运用人体运动学的基本原理,经过20年的临床实验,随机选择的测试对象横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南美、北欧等地,涵盖不同种族、文化、职业、年龄的区别,累积了数千人次和数百万份数据资料,并经过缜密的统计分析之后,发现人类各种不同的意识层次都有其相对应的能量指数。比如:

1000被称为是神一般的意志或精神,是绝对能量的频率,甚至更高。往下依次为:1.感悟正觉:700~1000,2.安详极乐:600,3.宁静喜悦:540,4.爱与崇敬:500,5.理性谅解:400,6.宽容体谅:350,7.希望乐观:310, 8.中等信赖:250,9.勇气肯定:200,10.骄傲轻蔑:175,11.愤怒仇恨:150,12.渴求欲望:125,13.恐惧焦虑:100,14.忧伤懊悔:75,15.冷漠绝望:50,16.罪恶谴责:30,17.羞愧凌辱:20。

除了霍金斯的研究,美国密西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也对2700多人进行了14年的跟踪调查,他们研究的课题是“社会关系影响人的死亡率”,并得出结论——善恶言行能影响一个人的健康状态和寿命长短,即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和他人相处融洽者,预期健康会持久,寿命会延长,男性尤其如此。反之,心怀恶意,损人利己,和他人难于相处者,死亡率比正常人高出1.5倍。这也许就是“恶有恶报”吧。

人的心理状态能经常维持在正能量,不仅益于自身,还可利于他人。最近,微信、微博上视频转发一条消息:两名西班牙年轻人买了一个比萨送给街头流浪汉,然后,又让另一人去找流浪汉讨要,流浪汉毫不犹豫地分给了讨要者。两位年轻人遂又买了一个比萨给流浪汉,并从钱包中掏出一些钱给了流浪汉,表示感激。两位年轻人目睹此状,深有所悟。表明善举在社会上是具有感染力的,是能够传播正能量的,它可以促使更多的人们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安然生活。

善良,是成人之美、与人为善和勿以善小而不为。人欲保持善良,需有两点素养,一是换位思考的能力,心理学称为“同理心”,应理智地权衡自身的得失;二是利他行为,也就是仅对别人有好处,对自己没有多少益处的自愿行为,比如志愿者。而今的社会,基于利益驱使,似乎突破了过去“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心理契约,一些人仅看重自我利益,做一件事之前先从自己的角度想“值”和“不值”,总要在“我”和“我们”之间寻找平衡点, 善良渐行渐远。况且,从商家设局到网络诈骗,皆以“伪善”面目出现,演绎成对“真善美”的质疑和对“假丑恶”的奉行。马三立在他的相声里就说过:“现在流行假的,谁还要真的。”倘使人的善良之心泯灭了,出现“病人杀医生”“老人跌倒无人扶”也就不必惊奇了。如今,为什么有那么多老人被骗,难道说只是贪便宜所致。不尽然,因为老年人思维简单,跟不上时代潮,心地太善良了。因为他们不相信,也不希望“智能”赋予“骗术”以那么大的“神通”。在人类发展中,通过生理遗传、文化传承、社会教育等,理应形成一种普遍存在的美德。曾子早有明示: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现代人应该懂得这个古训哲理,切不可只图眼前得失,忘乎所以。

人的生活,从四十岁就步入中年,虽是年富力强,任重道远;却也迎来疾患缠绵频发的“多事之秋”。所以,须要陶冶情操,扩大兴趣爱好。调适心理,戒除不良嗜好。避免孤独,诚挚热情交友。加强涵养,学会宠辱不惊。人到中年应该懂得践行自我保健,准备为老年健康长寿夯实身心基础。而最根本的一条,还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有传媒介绍,美国一些中年富人深深懂得这一点,他们时常给慈善机构慷慨解囊,为此赢得社会公众,特别是穷苦人的广泛赞誉。这种赞誉刚好填补了他们心灵的空虚和孤独,从而深感人间温暖和自身价值。医学家从免疫系统审视,“心善”有益于人体免疫系统。美国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次心理实验,让学生们看一部纪录影片,内容是记录一位美国妇女终生在加尔各答救助许多贫穷者和残疾人,学生们观后,被她的善良行为深深地感动了。随后,学校对这些学生的唾液进行分析,发现他们唾液中免疫球蛋白A的数量比看纪录片之前增加了许多,这种抗体作用可以防止呼吸道感染,从而强化了观影者体内的免疫系统功能。

生活现实表明,心怀恶意者,损人利己,内心备受谴责,心理压力巨大,极易诱发心脏疾患,进而导致血压升高,心脏冠状动脉堵塞的程度加大。倘使原来就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这种谴责和压力就足以危及其生命。为此,诚如媒体公益广告所呼唤的:“心善而安”为上,以此调摄养生。

猜你喜欢
霍金斯流浪汉人体
人体“修补匠”
人体冷知识(一)
排便顺畅,人体无毒一身轻
流浪汉与流浪猫
日本的流浪汉与我
美103岁老人创50米短跑纪录
奇妙的人体止咳点
桥下那位流浪汉教会了我什么?
渭南师范学院师生对话“世界创意经济之父”约翰·霍金斯
奔跑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