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外套 现实的迷彩
——论莫言小说的魔幻写作

2016-07-14 01:40田迁红肖向东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江苏无锡224122
名作欣赏 2016年24期
关键词:红高粱魔幻莫言

⊙田迁红 肖向东[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江苏 无锡 224122]

历史的外套现实的迷彩
——论莫言小说的魔幻写作

⊙田迁红肖向东[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江苏无锡224122]

魔幻色彩是莫言小说的一个重要特色,神秘主义的世界观是其小说的魔幻底色,小说中各种神秘、诡异的魔幻故事就是在万物有灵、灵魂不灭的世界观中展开的,而象征、荒诞等艺术手法的表达则大大丰富了“魔幻色彩”的内在意蕴,并使其在精神上与现实主义相通,傻子、儿童等独特视角的运用也为小说各种魔幻故事的发生找到合理解释,但莫言小说的魔幻色彩从写作视角观察,其实只是历史的外套与现实的迷彩,其终极旨归仍在于历史与现实的表达与反映。

莫言魔幻写作呈现终极旨归

莫言于201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瑞典诺贝尔委员会给莫言的颁奖词是: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可见,魔幻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写作手法是莫言小说的一个重要特色。魔幻现实主义包括“魔幻”和“现实主义”两个方面,而“魔幻”是魔幻现实主义和传统现实主义的本质区别,也是莫言不同于以往现实主义作家的本质所在。那么莫言小说中的魔幻色彩是如何呈现的呢?莫言又是如何让其小说在神秘、诡异、空灵的外表下又不失其内在的真实,从而与“现实主义”在精神上打通的呢?下面从神秘主义世界观的呈现、天马行空式的艺术想象、人类奇异思维的原初方式三个方面论述莫言小说的魔幻写作。

一、神秘主义世界观的呈现:魔幻想象

一般而言,大家会觉得神秘主义产生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期、兴盛于愚昧落后的地区,其时,并不是这样,神秘主义是生命的信仰、心灵的自由、宇宙的博爱,也是生活的深度。毛峰认为神秘主义是“对世界的一种激情彻悟的洞察力和诗意想象力,是引导人生活的充实和完美的生命智慧和诗性智慧”。莫言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回归了这种信仰,他把万物有灵、灵魂不灭的神秘主义作为其小说的世界观,从而为其小说中的各种神秘、诡异的魔幻故事的发生提供合理的背景底色。

原始思维中,由于灵魂的同一性,生命完全可以在另一种情况下得到延展。“原始人并不认为自己处在自然等级中一个独一无二的特权地位上。所有的生命形式都有亲族关系似乎是神话思维的一个普遍预设。”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理论上称之为“万物有灵论”。万物有灵是一种宗教信仰,也称作“泛灵论”。泛灵论支持者认为,世间万物皆有灵魂,有生命的草、木、虫、鱼和无生命的山川、河流都和人一样拥有同样的灵魂和精神,并且彼此相通,互相影响。莫言在他的许多小说中,如《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生死疲劳》等,万物皆有灵魂的泛灵论思想都有充分的体现。在《红高粱家族》中,红高粱不仅是辉煌凄惨的客观存在物,也成了有着丰富生命内涵的灵物,它注视着这片土地上的生死爱恨,又主动参与其中,释放着自身的强悍和不屈。当“爷爷”和“奶奶”在一望无垠的高粱地里纵情狂欢时,红高粱随风而舞,为他们的叛逆行为摇旗呐喊;当“爷爷”和乡亲们在高粱地里伏击日本车辆,红高粱默然肃立,暗暗为他们的英勇行为鼓劲加油;当抗日英雄们在高粱地里不幸牺牲,血流成河,红高粱茎叶枯黄,满目疮痍。可以说,红高粱是和中华儿女一起经历着痛苦、哀伤和死亡。

在莫言笔下,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里,不仅红高粱与人类同歌同舞,生死与共,动物们也不甘示弱,纷纷复活了原始生命的野性,以同等的姿态参加到人类的各种活动中。《红高粱家族》中野狗抢食人尸,对抗人类,“父亲”和群狗的抢尸大战,惊心动魄,惨烈无比,让人们在心惊肉跳中不得不佩服野狗们旺盛的生命力和聪明的才智。狐狸、黄鼠狼都有人的思想,懂得报恩,同样也懂得报复。如《红高粱家族》中耿十八刀和狐狸的故事:

耿十八刀家里供着一个狐仙牌位,他总是说:“日本鬼子捅了我十八刀,我全身泡在血里,没有死。为什么没有死呢?全仗着狐仙搭救。我躺了不知道多久,一睁眼,满眼红光,那个大恩大德的狐仙,正伸着舌头,呱唧呱唧地舔着我的刀伤……”

狐狸之所以救下耿十八刀,是因为耿十八刀看它长了一身又厚又绒的好皮毛,一直没舍得打它。虽然后来狐狸每天总要偷一只村里人的鸡,老耿也是闭着眼开了枪,并且当枪响后,狐狸像一团火滚进了芦苇丛后,老耿心中还漾起“一种类似愧疚的心情”。他后悔了,“他想到一年来狐狸对他表示的信任,狐狸明知道他就伏在土堰后,却依旧缓慢地在冰上走,就好像对他的良心进行考验一样,他开了枪,无疑是对异类朋友的背叛”。从这里我们看到人与动物已经没有区别,他们在思想上是相通的。

如果说耿十八刀是生于狐狸的报恩,那么二奶奶则是死于黄鼠狼的报复。二奶奶曾经打死过一只雄性黄鼠狼。后来在一个秋天的傍晚,二奶奶在外村高粱地里挖野菜时,又被曾打死的那只黄鼠狼魅住了。

它站在坟顶上,身体坐在两腿上,两只前爪举起,对着二奶奶频频挥动。二奶奶就像被电住一样,一阵强烈的抽搐从她脚底飞蛇一样窜到脊背,上达头顶。二奶奶瘫倒在高粱地里,口里狂欢乱叫。

二奶奶被黄鼠狼魅得疯癫了很久,虽然后来被李山人施法治好,可是最终在日本人的淫威下再次发作,也因此丢了性命。

在莫言的魔幻想象中,万事万物不仅都有灵魂,而且这灵魂还是不灭的,即人死了,只是肉体的死亡,灵魂是独立而永存的,灵魂会寄存于海洋、山谷、动物、植物或他人身上继续生活在世间。莫言的很多小说都有体现,如《红高粱家族》中“我奶奶”中弹以后,并没有害怕死亡,反而说:“豆官……我的儿……扶着娘……咱回家,回家了……”在“奶奶”看来,死神并不可怕,死亡反而像是一种温馨的回归,所以“奶奶”临终前才能绽放出宁静而慈祥的笑容。二奶奶被日本人蹂躏后,血流不止,最后肉身虽已死,可是耳朵变得像琥珀一样透明。更为神奇的是,她死去的肉身又被邪魔附了体,竟能开口大骂,还想起尸行走。这一切都表明死亡只是肉身的死亡,而灵魂则又以另一种生的形式存在。《生死疲劳》中的地主西门闹肉身虽然死去,但他的灵魂却以牛、猪、狗、猴等生命形式继续存在于世界之中。在莫言的小说世界中,人们对万物有灵、灵魂不灭的神秘主义思想深信不疑。《四十一炮》中,一名女麻风病人在坟边痛哭,埋怨自己上辈子是杀牛的,所以造成了自己今世的麻风。而屠户黄彪在杀牛时,因为从一只老奶牛的眼睛中仿佛看到了自己死去老娘的慈祥目光,从而放下屠刀,善待老牛一辈子。

二、天马行空式的艺术想象:荒诞象征

如果说神秘主义世界观是莫言小说的魔幻底色,为其小说中的各种神秘、诡异的魔幻故事的展开提供合理的背景,那么象征、荒诞等艺术手法的表达则大大丰富了“魔幻色彩”的内在意蕴,并使其在精神上与现实主义相通。

白居易的《与元九书》云:“兴发于此,而意归于彼”,说的就是象征这种手法。象征既表示以具体的事物体现某种特殊意义,也表示用以体现某种特殊意义的事物。简言之,象征就是用某一事物或意义体现别的事物或意义的创作手法。莫言深谙此种手法,《丰乳肥臀》中的“雪集”意蕴深厚且为小说增添了不少魔幻色彩。“雪集”可不是一般的集市,它是在雪上进行交易、祭祀和庆典,而且集市上的人还必须将千言万语都压在心头,因为一说话便会招致灾祸。“雪集”还要选“雪公子”,上官金童被门圣武老道幸运选中。“雪公子”要完成三个任务:坐坛受祭、巡视“雪集”、用雪水浸泡过的手抚摸前来求子的女人的乳房。坐坛受祭后的“雪公子”便成了“雪集”上的最高统治者,他在巡视“雪集”时,集市上做生意的人要给他孝敬东西,还不能出声。“有胆敢出声者,就用权杖头上的锡碗儿,罩住他或者她的嘴巴,然后往外一拔,就能把那人的舌头拔出来。”于是“雪集”上的人们用眼神和手势交流,都不出声,仿佛一出现代舞台上的哑剧。这似乎是一种“失语”的政治隐喻。“雪公子”的第三个任务是用雪水浸泡过的双手抚摸祈求来年生子的女人的乳房,让她们实现愿望,想生个儿子就生个儿子,想生个女儿就生个女儿,想要多少奶汁就有多少奶汁。这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仪式,象征了人们对生殖能力的崇拜。

此外,莫言小说中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特色——色彩词的象征意蕴。莫言对红色十分钟爱,几乎每一部作品中都有红色的身影,如透明的红萝卜、火红色的球状闪电、一望无际的红高粱、大地一片暗红的“红蝗”以及水淋淋的鲜红月亮、火红的狐狸等等。而且这些“红色”,在不同的作品中,它们和意象的组合含义也不同,如《红高粱》中“:八月深秋,无边无际的高粱红成洋的血海,高粱高密辉煌,高粱凄婉可人,高粱爱情激荡。”

此处的红色与高粱相组合的红高粱既象征了高密东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也显示了中华民族抗击外侵的民族气节、壮烈的英雄气概,还象征了轰轰烈烈的爱情。而《透明的红萝卜》中黑孩在极度寒冷、饥饿且缺乏关爱的状态下看到的金色的、透明的红萝卜无疑是黑孩在极其困苦环境中的幻想之物,它既是理想的充饥之物,也可以说是黑孩脑海中对菊子姑娘的爱恋情愫。

莫言小说中除了善用红色来表达情感和感受外,其他颜色也有深刻而巧妙的运用。他往往喜欢用违反常规的色彩来表示一种独特的感受,这也常常使小说呈现出魔幻色彩。在《枯河》中:“他看见父亲满眼都是绿色的眼泪,膀子上的血管像绿虫子一样蠕动着。”眼泪是绿色的,血管也是绿色的,这是违背常理,不合逻辑的。但这违背常理的描写却表现了父亲在毒打无心害死书记家女儿的傻儿子时,听到儿子竟敢骂自己“臭狗屎”时极端的愤怒,当然也表现了父亲在那个强权社会中被扭曲的灵魂。

莫言的小说常常给人一种天马行空的酣畅淋漓之感,这不仅得益于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来自西方的荒诞手法也起了很大作用。荒诞是西方现代派文学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它往往描写一个稀奇古怪、不合逻辑的故事、情节,或塑造一个模糊的、支离破碎的形象来表现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困境。莫言在小说中充分运用了荒诞手法,如《四十一炮》中兰老大拥有像驴一样的性器官和持久的性能力,罗小通能听到肉的说话以及小说最后肆无忌惮的放大炮等等荒诞情节表现了沉沦于食、色、仇恨的人们的可悲可叹的命运。此外,《檀香刑》中赵小甲能用媚娘给他的毛发看到动物的转世轮回;《食草家族》中“我”送儿子上育红班的路上误入了一片红树林,在树林中见到了“我”众多已故祖先,并和他们聊天、吃饭,还参与他们生前的恩恩怨怨;《幽默与趣味》中作家王三在诸多压力之下竟变成一个雄性猿猴等等情节都很离奇荒诞,为小说增添魔幻色彩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作品内在的意蕴。

三、人类奇异思维的原初方式:儿童与傻子

莫言用带有魔幻色彩的想象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神秘的世界;用荒诞象征等手法完成了他天马行空的艺术特色,更为重要的是,他找到了人类奇异思维的原处窗口——儿童和傻子视角,由此,莫言小说中一切稀奇古怪、荒诞不经的事情最终有了合理的解释,因为孩子有一种无知的天真,傻子则有种无畏的荒诞,由他们看到的世界经常就是一种天真荒诞的世界。

儿童视角指的是特定叙事文本借助儿童的眼光或口吻来叙述故事,故事的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的特征。莫言小说中采用儿童视角叙事的有很多例子。如《丰乳肥臀》中上官金童视角,《飞鸟》中的金豆视角、《透明的红萝卜》中的黑孩视角等。《透明的红萝卜》中穷苦而坚韧的黑孩,在饥饿、劳累、缺爱的困境下,小小的身心可以说达到了承受的极限。寂静的夜晚,他看到的“金黄的,透明的红萝卜”是他产生的幻觉,也可以说是他内心不灭的希望和对关爱的渴盼。

《丰乳肥臀》和《飞鸟》也是采用儿童叙事视角,但和《透明的红萝卜》有所不同的是这两部小说更倾向于使用“向外看”的叙事视角,即“创作主体莫言隐身为儿童,以儿童的观察眼光面向复杂的生活世相,没有是非判断的理性标准,没有道德判断的加工,没有意识形态的渗透,完全借用儿童的特殊感知、儿童经验世界的天真和单纯、儿童身上几乎不受任何文化和意识形态污染的生命原初体验,为他自己、也为我们开启了一扇客观反映现实生存世界的别致窗户”。上官金童是一个患有“恋乳癖”的精神上长不大的孩子,所以他所思所想所感受到的事情往往也异于常人。因此,他和母亲在逃亡回家的途中,睡在棺材里,半夜见到起尸女鬼的事也就真假难辨。小说通过母亲对金童的不相信,把金童经历的这一件神秘奇怪的事情变成他自己的梦幻,使小说在整体上获得了真实感。

其实很多时候,大家喜欢把傻子视角归于儿童一类,因为小说中傻子的思维基本相当于儿童的思维。但儿童毕竟是未长大的正常人,而傻子则是脑子有问题,因此,通过傻子的眼睛看到的世界就更荒诞奇特了。如《檀香刑》中,傻子赵小甲竟能通过媚娘给他的毛发看到动物的转世轮回;而《四十一炮》中,文章前面大力渲染的聪明伶俐的罗小通最后竟是一个癫痫病人,整篇小说是他在饥寒与疾病的交困下回忆的,所以他说他能听到肉的说话,吃到狐狸美女的乳汁应该都是主观臆想,这就使小说前文具有魔幻色彩的叙述有了精神上的真实。

综上所述,莫言绞尽脑汁使用众多技巧并不是为了呈现作品中的魔幻色彩,魔幻色彩只是历史的一件外套,现实的一张画皮,其小说中的魔幻色彩的终极旨归仍在于反映历史与现实。正如莫言曾在作品中这样解释《红高粱家族》中“二姑奶奶身披的那件如烈火般的大红猩猩斗篷”:“这不是魔幻,这是现实,只不过是身披了魔幻的外衣,在内蕴上是作者精神的写实,因为红色是一种内在精神上的逼近,一种壮烈混合着敬畏的复杂的情绪。”的确如此,如果我们仔细研读莫言的作品,剥去其魔幻外衣,就会发现其几乎每一部作品都指涉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有的甚至直指现实社会。如《檀香刑》涉及义和团运动,《红高粱家族》涉及抗日战争,而《蛙》可谓再现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但是也正因为有了魔幻色彩这件外套,我们阅读莫言小说时,历史不再枯燥无味,现实也不再咄咄逼人,反而有一种天马行空、御风而行的酣畅淋漓之感了。

[1]毛峰.神秘主义诗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74.

[2][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105.

[3]莫言.红高粱家族[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4]莫言.丰乳肥臀[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306.

[5]莫言.蛙[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217.

[6]刘书勤.天真的看,深邃的思——莫言小说的儿童叙事视角分析[J].探索与争鸣,2005(11).

作者:田迁红,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肖向东,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当代文学、中西方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

编辑:曹晓花E-mail:erbantou2008@163.com

猜你喜欢
红高粱魔幻莫言
红高粱
遵义推进酒用红高粱生产环境保护立法工作
红高粱
过去的年
父亲让莫言比别人矮半头
Cook School魔幻厨房
白煮蛋的魔幻变身
水上魔幻阵
走近红高粱
军旅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