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视角下的环境治理机制分析

2016-07-14 08:27庄庆太吉林省环境应急指挥中心
科学中国人 2016年24期
关键词:环境治理主体机制

庄庆太吉林省环境应急指挥中心

社区视角下的环境治理机制分析

庄庆太
吉林省环境应急指挥中心

环境属于公共产品,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都会影响环境,以此本文依据社区为主体来对环境进行治理,对社区合作优势和激励优势进行分析,论述社区视角哦下最佳的环境治理主体,提出非正式制度、社会制度、法律力量的环境治理机制。

社区;环境;治理机制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中的压榨性和霸道性,从而凸显破坏环境的问题,这种不计代价的发展方式促使需要冷静进行思考,未来怎样治理发臭的河流和灰色的云天空是主要问题。为了有效解决经济低效率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有关专家始终致力于研究最合理环境治理主体。现阶段不管是市场激励还是市场管制都不能及时治理,因此,需要在社区环境下分析环境治理的机制。

一、社区和生态环境治理

1881年德国滕尼斯提出社区,并且归纳到社会研究范围,社区是依据相同人口构成具备一定价值观的,并且守望相助、关系密切的社会群体。以此经过不断和发展,社区经理了组织、区域、综合等阶段。虽然没有一直的社区概念导致发展中存在普遍认同的因素。作为非正式制度的群体社区最突出的就是文化机制,同时也是体现社区精神层面的管家。此外,社区中也包括社会机制,如社区运行润滑剂就是社会声望和社会关系,这些都是现代社会机制发展中不存在的,并且也是区别于市场和政府的关键。社区不但注重本土知识,也注重生态环境共同利益。从生态环境管理角度来说,区域是历史长时间形成的拥有本土知识的一种生态体系。生态管理中社区成员是资源使用者和拥有者,是其他主体不具备的拥有激励力量的资源。所以,生态环境中社区是必要的存在[1]。

社区环境治理的基础就是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环境为人们发展和生存提供物质基础,是典型的公共产品。人人都可以受益,但是不能影响他人受益。从环境角度分析,环境资源公共性、环境污染负外部、难以界定环境资源产权、不对称环境信息等,促使不能及时反应人们对环境的伤害,出现环境问题市失灵现象。难以界定环境产权为政府提供管制依据,但是政府不能涉及所有方面,政府管理过程中涉及有限的理性、高额的成本等,形成同时出现政府失灵和市场水灵的现象,因此政府需要高度重视环境治理的主体。

二、社区视角下环境环境的优势

社区视角下治理环境的时候,完整社区主要就是具备社区主体保护,同时也可以延伸到另外两个主体中。向下能够进入到私有化环境资源中,向上进入到保护政府活动中。依据建立的社区机制,不断扩大治理环境的主体,明确相关义务和责任,有机整合个人行为和政府活动,全面提高治理环境的效率。社区是容易形成合作协议的地方,社区活动频繁、规模小,容易实现合作沟通的目的。从社区人际关系、团结程度、相互认同等程度高的角度来说,人们逐渐实现一体化,社区中的互惠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理一体化的程度。社区发展中的社会机制促使违法人员不能逃避群众的法眼,降低出现违规的概率,主要就是由于日常化管理和监督社区,舆论优势和匿名苦难促使能够体改社区执行政策的力度,保障能够形成高效、民主、透明的社区。社区发展中搭便车的行为会导致丧失社区的声望和人际关系,以至于失去维系社会文明的作用。文化的关键就是信仰、价值观、信念等,也是社区成员公共承担的利益。依据此不但能够对生产进行诡诞,也能够作为规划的依据,以便于促进社区合作的发展提高激励机制[2]。

从文化价值角度来分析极度短缺资源的时期,提高资源价值包括两种方式,第一,社区文化赋予社区神圣的意义,增加人们畏惧感;第二,提高资源纯物质价值,增加资源需求。在不同价值观的启发下出现不同程度的合作效果。前者因为神圣的社区光环提高合作价值、后者因为物价上升,紧缺资源,提高竞争力度。以此上述核心价值是一种社区道德力量。经过多年的发展和进步,逐渐形成社区成员内化自我规范的标准。社区发展中环境管理成为公共事务,所有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所有共享的价值文化不但能够提高个人保护环境的力度,降低个人破坏行为,也能够监督他人是否出现不利于环境发展的行为。也就说,构建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都环境治理氛围。在社区中下放环境治理的权利,也就是说社区具备环境资源。激励机制应用在社区保护中需要密切联系社区地理空间,在地理空间的前提下,构建利益共同体来分析环境问题。依据社区成员自身利益的关注度来激发人员热情和积极性,就是一种激励机制。相比较私人拥有来说,社区产权在不完全私有过程中的高频交易成本。从政府治理发展到私有,但是没有发展到个人,是另外一种社区治理趋势的体现。资源隶属于社区,但是同时也是社区发展的根本,从良好环境中社区成员能够获得利润,到那时不管是集体社区还是成员个人,基本目标都是良好管理环境,从中获得利益。在管理环境中政府作为基本你管理人员的时候,会出现一定的监督问题,从而导致政府出现不足够管理激励制度、腐败、滥用公共资金、权利成为压制手段,以至于严重影响社会的自由和民主,社区一般来说都是小规模的,没有构建正式的权利机制,一般都是来源于民间的权利,具备一定民主性、责任感以及理性。社区是一种为了降低成本形成的产物,取代市场和政府来更加方便的治理环境主体,从以上方面可以发现社区是工具性的。社区自身具备的激励结构不但能够成为最有利的保护环境的一种方式,也是具体体现工具性的方式,但是实际发展中社区超出了工具应用的范围,社区文化价值形成了具备精神内容和物质内容的空间,不同于市场,除了效率、经济、制度等相关概念以外,也包括不可预见并且十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内容[3]。

结束语

综上,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未来治理环境过程中社区、民间组织、NGO成为全新的主体,20年间社区角色出现了极大的改变,成为目前最重要的一种治理环境的主体。

[1]乐波,杜宜敏.社会资本与农村新社区环境治理--基于湖北省孝感市两社区的比较[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5,35(2):113-118.

[2]朱清海,宋涛.环境正义视角下的邻避冲突与治理机制[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4):70-74.

[3]朱清海,梁蓓蓓.基于社区视角下的农村环境管理探讨[J].河南社会科学,2012(7):56-58.

猜你喜欢
环境治理主体机制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EPC模式水环境治理项目施工噪声环境管理分析
论碳审计主体
国家乡村环境治理科技创新联盟
城市水环境治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何谓“主体间性”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陕西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显现“叠加”效应
建立激励相容机制保护数据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