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质地面追踪犬贴近实战训练分化能力的培养方法

2016-07-14 02:52韩罗彬陈特礼
中国工作犬业 2016年6期
关键词:嗅源迹线硬质

朱 毅 韩罗彬 陈特礼



硬质地面追踪犬贴近实战训练分化能力的培养方法

朱 毅韩罗彬陈特礼

硬质地面追踪犬具备了追踪的基础能力后,犬对嗅源的分化能力的训练,将是作为贴近实战训练当中最重要的一个训练环节。追踪能力强的犬,其分化能力也是很强的。决定犬灵敏嗅觉的因素有两方面:一是遗传因素,另一个就是靠系统、科学、有效的后天训练获得分化能力的提高。犬分化能力的获得,一方面来源于犬追踪经验的自行积累(自然形成模式)。另外一方面就是犬经过训导员系统性的分化训练获取(针对性训练模式)。如果单凭犬的追踪经验积累而自发形成的犬的分化能力,对警犬的贴近实战性训练来说却是一种训练失误,因为犬对嗅源分化正确与否,对追踪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应该把犬的分化能力培养纳入到警犬实战的能力要求当中进行训练,这样硬质地面追踪犬才有可能在气味量小、环境复杂的硬质地面工作环境里发挥其灵敏的嗅觉作用。现就警犬追踪分化能力的培养谈谈几点看法。

一、现场用犬追踪是否成功关键取决于犬对嗅源的分化记忆

在刑事案件现场中,特别是命案现场,可提取的嗅源往往都是几个气味的混合体,在警犬追踪的现场实战环境中往往也是多种人体气味的交错“迹线”,警犬要在这复杂多变的环境当中嗅认和分辨出与嗅源一致的气味,对犬来说始终是一个挑战。如果这些“嗅源”和“迹线”又具有一定的延时性时,无疑是对犬嗅认能力和分化能力的极大挑战。只有犬对训导员付予的“嗅源”能充分感受并且分化记忆牢固后,犬才有可能凭借短暂的气味记忆对现场周围出现的相似气味(对犬来说,人的气味都是相似的、具有固定性)进行分化,进而通过其灵敏的嗅觉找到与嗅源相一致的气味并完成追踪。如果硬质地面追踪犬不具备记忆气味、分化气味的超强能力,它就难以突破起点,难以凭借对气味的分化和记忆完成高难度的延时性追踪和长距离追踪。总的来说,这一决定性的关键因素里包含了两点要求:1.犬对嗅源的整体记忆能力。2.犬对嗅源及迹线当中微量气味的识别能力。只有犬具备了以上两个基础能力后,犬才能比较顺利地突破起点,积极上线追踪,更接近实战能力的用犬要求。

二、培养犬的分化能力就是在培养犬的追踪自信

犬追踪自信心的获得,是在犬成功获取终点物品并得到主人的肯定(奖励)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在犬初期的追踪训练当中,很少出现自信心缺失的现象,但是随着训练难度递进,如延时、长距离追踪后,犬就因为分化训练的不同步进行而难以跟上训练的节奏,也就是说很多训导员训练硬质地面追踪时,并没有有意识地提前培养犬的分化能力。当犬的分化能力跟不上训练要求,例如延时追踪的时侯,犬就因为缺少了这样的同步分化能力训练而逐渐畏难,进而失去了对追踪的原有自信。因此,在硬质地面追踪训练的初期,犬的分化能力培养也应该同步进行,甚至我们还可以把犬的分化能力训练提前进行。例如:待犬鉴别式的衔取、鉴别式的搜索示警训练稳定后,再让犬进行硬质地面追踪训练,犬就会更加自然和自信。因为鉴别式的示警分化训练是一个点的训练,然后再由点连成线就是追踪的雏形了。例如:我们可以先训犬的鉴别,让犬具备一定的鉴别能力后再训练犬的追踪,或者是鉴别和追踪同步进行。只有犬经过分化的针对性训练以后,犬分化和捕捉细小气味的能力才会逐步加强,从而在追踪当中轻易获得终点奖励,达到建立追踪自信。

三、培养方法

(一)不规律性的气味更换有利于犬记忆和分化气味的习惯养成。

要培养硬质地面追踪犬的分化能力,应该从犬嗅嗅源时就进行培养。这个阶段要强化犬对不同走线的助训员气味的分化和记忆,可以先固定一位助训员走线,让犬熟悉其相关气味和粘附其气味的物品,然后可以隔天换一助训员,也可以隔3天换一助训员。这样目的就是让犬先对单一气味有较深的记忆之后,再通过气味的变化引导犬分化和记忆。当犬在隔天或者几天后再次嗅闻到熟悉的气味时,犬自然会兴奋和养成分化记忆气味的习惯。

(二)延时性气味的嗅认分化训练,有利于培养犬分化气味的细致和灵敏性。

当嗅源或者迹线是延时状态时,犬对细微气味的嗅认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随着气味延时训练的循序渐进,犬会逐渐适应和掌握嗅认延时嗅源和延时迹线的技巧和方法。

如果犬没有经过这样的反复训练,犬是很难在粗糙的嗅认当中逐渐认识到反复嗅认分化是其成功获取终点物品的关键。当犬对延时嗅源和迹线气味都能熟练掌握捕获技巧后,犬的嗅认和分化自然会更加地细致和灵敏,对迹线和嗅源的嗅认就会更加地仔细和认真。

(三)物品多样化的训练有利于激发犬的分化兴趣和追踪乐趣。

让犬对追踪保持浓厚的兴趣,其中不可缺少的就是终点物品的变化,这也是贴近实战训练的要求。在现场实战当中,犯罪嫌疑人遗留的物品千奇百怪,例如打火机、刀具、烟头、饮料瓶子、带血衣服等等。在日常的硬质地面追踪训练时,我们应该根据现场遗留物品出现频率,对硬质地面追踪犬终点物品进行适应性的训练。如果在平时的追踪训练中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终点物品是瓶子的话,犬在实战当中很有可能就对犯罪嫌疑人遗留下的瓶子不做示警反应。而且,如果追踪训练时尽管迹线人体气味在变化,终点物品始终没变化,犬也会因为对终点物品不感兴趣而逐渐失去对追踪的兴趣。因此,在硬质地面追踪训练中,变化是能让犬保持追踪兴趣的不可缺少的关键训练手法。

(四)环境复杂化训练有助于提高犬的分化能力和嗅认灵敏性。

环境复杂化训练是贴近实战训练的必经之路,在刑事案件现场当中,可能涉及到追踪的环境是多样性的。例如山地、草地、各种硬质地面以及丛林等,这些追踪的环境可以是其中一个环境,也有可能是2~3个环境的综合。在这些环境里,还附生长着各种植物,如菜地虽然不属于硬质地面,但它也不属于纯粹的草地或林地,其气味的复杂性也是多样化的,有植物的气息、人活动的气息、人或动物的排泄物混合气息(如农家肥料)等等,这些气味既与人有关联,又不是纯粹的人体气味。犬在追踪过程中,如果没有经过分化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犬会对这些与人或者动物气息相关的气味源产生兴奋,从而探求反应强烈或者产生迷茫无法突破追踪。因此,在环境复杂化的训练中,要根据当地现场使用的环境进行模拟性的分化情景追踪训练。当犬经过复杂化的追踪环境时依然能分化出与嗅源相关的人体气味,犬的分化能力才能真正走向实战的高度。

带犬追踪

四、常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一)分化训练宜早不宜晚。一头硬质地面追踪犬从训练到使用往往需要花费1~2年的训练时间才算成熟稳定,同样,犬的分化训练也是个不断纠错的过程,它与犬的把线训练、低头训练、嗅认训练同样重要,并且环环相扣。只有在初期训练追踪时及早引导犬的分化意识,犬才会在分化的能力上稳步提高。

(二)硬质地面追踪犬追踪出现的抬头、串线、不愿意追或假追往往是犬分化能力弱的表现。在实际训练犬硬质地面追踪时,犬在追踪训练上了他人迹线并延时后,犬就会经常出现起点难以突破、串线、假追等问题,很多训导员就简单地归结为是犬的嗅源没嗅好或者是在迹线追踪时嗅得粗心。其实不然,究其深层的原因还是出现在犬对嗅源和迹线气味的分化能力上。也许犬是记住了嗅源气味,但是迹线气味太小,犬又没经过分化训练,捕捉迹线气味的灵敏度和技巧不够导致无法追踪,或者是在嗅嗅源时,对固定的手部、脚部气味的分化能力不够,或者是对迹线上夹杂着的鞋子味道中的人体脚部气味分化不出来。这些都可能导致犬无法突破起点、串线以及无法追踪的现象。

(本文图片由吴金凤提供)

(编辑:颜 勤)

作者单位:(朱毅,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局技术处警犬技术大队,710000;韩罗彬,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警犬基地,650000;陈特礼,广西南宁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警犬训练管理大队,530022)

猜你喜欢
嗅源迹线硬质
50号硬质沥青在海南省沥青路面中的应用研究
煤基超硬质沥青改性沥青研究现状与评述
弧齿锥齿轮齿面接触区迹线视觉图像跟踪技术
GB/T 34611—2017《硬质聚氨酯喷涂聚乙烯缠绕预制直埋保温管》录播宣贯
圆盘锯超硬质耐磨被覆层下方防磨损措施
警犬搜索物证训练的程序和方法研究
嗅源气味吸附采集动力形式比较研究
寻血猎犬复合迹线气味追踪训练
浅谈硬质地面追踪训练初期的奖励方法
浅析城市追踪犬鉴别式起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