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机制研究

2016-07-14 21:09雷源
青年时代 2016年11期
关键词:网络文化管理机制校园文化

雷源

摘要: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是新建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证,总结现阶段国内新建本科院校网络文化建設与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探究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主要措施,提出校园网络文化管理机制的实现机理。

关键词:新建本科;校园文化;网络文化;管理机制

一、前言

国内高等教育全面推进的改革进程中,由高职、高专等学校经升格或合合并后的新建本科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主阵地。校园文化是新建本科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决定着学校的品格塑造、教育创新与发展方向。网络文化是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与附属设备为载体的一种新型文化形式。伴随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与发展,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逐步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高校实现现代化管理、促进信息沟通、推动素质教育与保障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

二、新建本科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策略研究

1.强化校园网络制度文化建设,健全网络管理规章制度

新建本科院校网络文化长效机制建设是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是提升院校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工程。制定、健全与执行适应新建本科院校自身办学定位的网络管理与规章制度,通过多种途径加强网络文化的普法宣传工作,规范网络文化管理制度,创新网络文化发展策略,提升新建本科院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网络文化管理体制的科学制定是新建本科院校网络文化建设得以正常进行与展开的根本保证。新建本科院校要高度重视网络文化管理体制的重要作用,依据国家法律法规与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结合本校社会背景、办学定位、独特的学科与行业特征、办学历史与传统以及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来制定校园网络管理制度、网络信息发布管理制度、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运用法律手段规范、管理校园网络秩序,从本质上优化网络运行环境,打造适合学校办学特色的校园网络文化。

2.注重网络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作好舆论引导,加强舆情监管

新建本科院校要高度重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队伍的建设,主要通过网络专业技术队伍、网络舆情引导队伍与网络监管队伍三部分来引导大学生接受积极向上的优秀文化思想,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体功能,挖掘、发挥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新建本科院校网络文化模块建设的负责人就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网络文化模块建设的灵魂,该负责人的综合素质水平决定着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失败。故新建本科院校要通过反复的考量、评估确定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负责人。与此同时,成立校园网络信息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设置网络辅导员,完善领导管理体制;组建学生网络信息研究会,建立一支思想政治可靠,网络技术过硬的学生网络信息队伍辅助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负责人完成新建本科院校的网络文化建设模块。校园网络信息队伍成立后,要加强对舆情的监管,各部门通过对网络信息的采编与监测,舆论的调查与分析来做好对网络舆论进行科学、规范的引导,吸收网络舆论传递的正能量,避免其传递消极的负能量。

三、新建本科校园网络文化管理机制的实现机理研究

新建本科校园网络制度文化是优秀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是校园网络文化创建、发展与传承的根本保证。高校网络制度文化形成首先要健全校园网络相关规章制度,成立院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工作领导机构,执行信息发布审查制度、突发事件处置制度、网络舆论监管制度;其次要建立一支政治可靠、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学生骨干网络技术管理队伍,把握网络舆论的主导权,构建责任分管的网络管理体系,引导校园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网络文化领导机构依据法律法规、校规校纪、网络技术、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学生自律等方式方法进行科学管理;最后网络信息终端发布的信息过滤是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审核程序,新建本科院校要选拔与培养一支具备思维、技术及实践等综合水平较高的网络信息发布最终审核者,做好网站信息过滤与发布的最后一关。

网络信息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互联网具备社会动员与群体传播的重要功能,针对社会特殊阶段的敏感问题与人点问题容易进行过度的催化与放大,引发人们产生一种非理性的社会情绪。新建本科院校要高度重视舆论科学引导的重要性,强化网络思想舆论的阵地建设,掌控网络舆论的指导权,加大网络舆论正面宣传力度,传播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具体操作中,要建立协调、高校的舆论收集、分析与处理机制,建立以网络文化负责人为核心,以网络信息部门专职教师与政治可靠、品学兼优的大学生为主体的网络舆情引导队伍,实时对校园网络舆情进行动态监测。

猜你喜欢
网络文化管理机制校园文化
关于软科学质量管理机制的问题探讨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