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性小麦新品种川麦104大面积示范推广成效显著

2016-07-14 07:57吕茂应万洪深杨武云汤永禄李朝苏
四川农业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增产小麦

李 俊,吕茂应, 万洪深,杨武云, 汤永禄, 李朝苏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2. 四川省蓬安县农牧业局种子管理站,四川 蓬安 637800)



突破性小麦新品种川麦104大面积示范推广成效显著

李俊1,吕茂应2, 万洪深1,杨武云1, 汤永禄1, 李朝苏1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2. 四川省蓬安县农牧业局种子管理站,四川 蓬安 637800)

摘要:2014~2015年,川麦104及其高产配套技术在四川省30个小麦主产县(市)进行大面积示范,示范总面积6071万hm2,最高单产687.6kg/667m2,平均单产356.7kg/667m2,比全市小麦增产30.4%。川麦104实打验收最高单产再创新高,在平原麦区最高单产687.6kg/667m2、旱地套作麦最高单产450.9kg/667m2。川麦104及其高产配套技术大面积示范,增产显著,不仅提高了种田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调动了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而且使川麦104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辐射带动四川整个小麦产业发展。

关键词:小麦;川麦104;大面积示范;增产

川麦104系谱为川麦42/川农16,2012年同时通过国家和四川省审定。2013~2015年被推荐为四川省主导品种;2015年被推荐为国家主导品种。川麦104产量高、适应性广,国家区试长江中上游组2010~2012年两年平均单产408.7kg/667m2,比对照川麦42增产8.45%[1-2];四川省区试两年平均单产407.74kg/667m2,比对照绵麦37增产14.12%。川麦104抗逆能力强,高抗条锈病、白粉病,抗倒伏,耐低温冷害,高抗穗发芽。川麦104属优质中筋小麦,籽粒容重800g/L,籽粒品质稳定,特别适合于制作面条和馒头。由于川麦104优势突出,在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和四川省财政厅良繁体系建设项目的支助下,2014~2015年度在四川省30个小麦主产县(市)进行示范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川麦104及其配套技术大面积示范试验

在30个小麦主产县(市)进行川麦104及其高产配套技术大面积示范推广,总面积6071hm2,最高单产687.6kg/667m2,最低单产240.4kg/667m2,平均单产356.7kg/667m2,比全市小麦平均单产(273.4kg/667m2)增产30.4%(表1)。川麦104实打验收创造了该品种在平原麦区最高单产687.6kg/667m2、旱地套作麦区最高单产450.9kg/667m2的高产纪录。在绵竹、江油、中江、旺苍、广汉等县市最高单产均超600kg/667m2,绵竹市最高单产603.4kg/667m2,广汉市最高单产达687.6kg/667m2,江油市最高单产654.6kg/667m2,中江县最高单产625.1kg/667m2,旺苍县最高单产667.4kg/667m2。

表1 川麦104在30个示范县示范情况

(续表1)

示范县(市)面积(万hm2)最高单产(kg/667m2)平均单产(kg/667m2)各地小麦平均单产(kg/667m2)比各地小麦增产(%)苍溪1500551.638029562.71旺苍4000667.4416.633448.08西昌100572.7410--宜宾150240.4213.414052.43射洪280579.9351.127527.67蓬溪2500328.5317.9267.818.71平昌800516.7338.126229.05渠县213337.3277.320336.6广安1500339.6290.724916.75资中240381.5306.616981.42平均91058494.9356.7273.430.4

2大面积示范成效

(1)川麦104及高产配套技术的示范,使川麦104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成为四川省主导品种之一。如绵竹2014~2015年种植面积扩大了4333hm2,达到4467hm2,占全市小麦种植面积的33.5%;中江种植面积达7087hm2,占全市小麦种植面积的25.2%;江油种植面积达2907hm2,占全市小麦总面积的25%; 阆中种植面积达6467hm2,占全市小麦总面积的35.3%。

(2)增产显著,提高了种田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调动了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辐射带动四川小麦产业整体发展。在四川省30个县(市)示范川麦104及高产配套技术6071hm2,比各地小麦平均增产80.3kg/667m2,新增粮食731万kg,新增产值1608.64万元;川麦104高产高效配套技术的应用,可使农民节本12元/667m2,共节本109.27万元。川麦104及其高产高效配套技术在30个示范县(市)示范推广,激发了农民种植小麦的热情,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小麦生产水平总体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西成, 朱华忠, 邱军, 等. 中国冬小麦新品种动态, 2010~2011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区域试验汇总报告[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3-24.

[2] 王西成, 朱华忠, 邱军, 等.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中国冬小麦新品种动态, 2011~2012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区域试验汇总报告[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 2-28.

收稿日期:2015-12-7

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3-2-4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四川省财政厅良繁体系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李俊,女,四川德阳人,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小麦遗传育种。E-mail: lijunchd@ 126.com。

猜你喜欢
增产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小麦测产迎丰收
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哭娃小麦
测土配方施肥对大田作物增产的影响
补灌系统对谷子产量的影响
有机肥料在小麦上的应用肥效试验报告
“富思德” 谷子套餐肥应用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