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子中的“战斗鸽”

2016-07-14 12:30老歌
航空世界 2016年6期
关键词:法尔双翼莫里斯

老歌

上一期的“模型DIY”栏目,给大家介绍了外形独特的“鸽”式单翼机。该机是德国第一种批量生产的军用飞机和第一种实用型军用飞机,在一战中曾被广泛使用,可执行战斗、轰炸、侦察和教练等多种任务。

这真是一只战斗的鸽子。

在查找“鸽”式的相关资料时,一张有意思的航空绘画引起了笔者的兴趣:一架“鸽”式的飞行员用手枪向另一架双翼机射击。根据画中毛瑟军用手枪和涂有日本太阳旗标志的莫里斯·法尔芒 M.F.7等线索,这场空战应该发生在一战时德日两国为争夺中国青岛而进行的战役期间。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于8月向德国宣战,之后出兵进攻位于胶州湾的德国租借地青岛。

当时,日军的海陆兵力全面占优,空中力量包括陆军第18师团特遣飞行小队的4架莫里斯·法尔芒 M.F.7双翼机与1架纽波特Ⅳ.G单翼机,和海军 “若宫丸”号水上飞机母舰搭载的3架莫里斯·法尔芒 M.F.7水上型及1架吕号乙型双翼水上飞机。青岛的德国海军基地仅有一架“鸽”式单翼机(原有两架,其中一架在战前坠毁),驾驶该机的,是德国飞行员、海军中尉甘特·普鲁肖(Lt. Gunther Plüschow)。

战役开始后,日军除了利用空中力量对德军进行侦察外,海陆军战机还挂载用大口径炮弹改装的炸弹,频繁出动轰炸德军。德军方面,只有普鲁肖驾驶唯一的那架“鸽”式机起飞应战,执行巡逻、侦察及炮兵校射等任务,并携带小型炸弹空袭日舰。富有传奇色彩的普鲁肖还曾配合地面防空火力,在空中拦截来袭日机。由于当时的飞机没有固定的机枪等空战装备,普鲁肖都是用随身携带的手枪向日机射击,并曾多次击中日机。据记载,在这种早期空战中,普鲁肖使用的手枪包括毛瑟M1896军用手枪(C96),也就是在中国鼎鼎大名的驳壳枪。

在他之后出版的一本回忆录《来自青岛的飞行员》(The Aviator of Tsingtao)中,普鲁肖记载了在一次空战中,他曾用鲁格手枪向一架日机连续射击,并看到日机向下坠落。德国有关那场空战的资料认为普鲁肖确实用手枪击落了一架日机;而日军关于当天空战的记录为一架参战的莫里斯·法尔芒 M.F.7因飞行事故坠毁。

如果这一战果能得到确认,也许会是首个空战击落记录。

“驳壳枪空中打鬼子”这种抗日神剧式的桥段为“鸽”式的战斗故事平添了不少趣味性。但这场战役实质上是新旧两个殖民者的争夺战,当时尚未加入协约国的北洋政府依照惯例保持中立的做法,则更多的是一种尴尬与无奈。

猜你喜欢
法尔双翼莫里斯
何满子
神奇飞书
拯救自行车
遥寄
能看多远
半夜的演讲
我的风筝
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