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对比探析

2016-07-15 10:17徐晶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年10期
关键词:会计准则准则阶段

徐晶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对比探析

徐晶

目前,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日益增多。因此,需要尽量减少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本文首先从会计准则指定程序、固定资产准则、会计准则体系等方面,分析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又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对策建议。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对比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统一会计语言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要实现各国之间的会计信息对比,还是要协调国际会计事务,都必须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我国若要取得经济的长久发展,就必须积极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使我国的会计准则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而若要推动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就必须深入研究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进而为我国海外投资、融资减少障碍。

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对比

1.会计准则制定程序存在差异

我国会计准则制定首先包括计划阶段,即会计司根据会计核算实际需求以及经济发展内在要求,拟定本年度会计准则项目,在经领导小组批准后,对起草人与起草小组进行具体分工。其次是研究阶段,起草人搜集、整理、分析国内外相关资料,并作出初步结论。再次包括起草阶段,即是指起草人根据上一阶段的成果,全面论证起草准则所涉及的问题。并起草初稿。第四个阶段则是征求意见和定稿,会计准则委员会根据初稿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关意见,起草人则根据修改意见起草征求意见稿,并上报审阅,批准后在全国征求意见,起草人根据各方意见适时修改,上报审阅后形成定稿。上述阶段是我国会计准则的基本制定程序。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各阶段都存在一定差异。首先,在计划阶段的立项程序中,存在一定差异性。例如FASB立项时,不单单考虑其技术方面的可行性,还涉及到其实用性,以及出台后在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我国在理想程序中多考虑其可行性,对其他方面则缺乏关注。此外,我国会计准则在研究阶段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也各有不同。例如FASB在这一阶段包括对已有概念公告的修正、已有准则的公报、一般规定的补充,且成立研究小组进行深入分析。我国在研究阶段则多关注与其他国家的比较,且较少分析差异原因,倾向于直接借鉴。在起草阶段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FASB多以财务呈报框架作为会计准则起草的依据,并将公众意见作为基础。但我国则多依赖研究报告。在征求意见阶段,FASB不仅有公众听证会方式的口头意见,还有讨论备忘录方式的书面意见,并向全社会征求意见。我国在这一阶段则多采用书面意见。

2.固定资产准则存在差异

首先,固定资产核算方法不同。例如,国际会计准则在购入的固定资产方面,增加了固定资产是使用结束时搬迁、拆卸的费用。再如,针对所有者投资人的固定资产,国际会计准则根据公允价值核算,我国会计准则则各方确认价值进行核算。其次,折旧规定存在差异。两者在折旧方法方面较为相似,但相较于国际会计准则我国会计准则允许采用的方法更多。此外,当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与之前的预计数目存在差异时,两者的调整方法也不尽相同,它们分别从金额和年限进行调整。再次,固定资产减值也存在差异。国际会计准则认为,确认减值损失后,在之后的核算中就必须更正固定资产的折旧金额,以便对合理摊销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我国会计准则则认为固定资产减值之后,应当按其剩余使用年限与账面价值计算折旧。此外,二者对于固定资产的处置也存在不同,我国会计准则认为将其视为营业外收入,国际会计准则则规定应将其包含在正常经营活动损益内。

3.会计准则体系存在差异

国际会计准则将框架概念视为评价、指导理论基础,但这种“框架概念”本身并不具有法律效力,也不是国际会计准则的构成内容,只是单纯的理论框架,无法直接指导实际会计工作。它预先明确了财务报表质量特征、财务报表的目标、会计的基本假设、财务报表的要素等,极大地增强了准则将的可比性、统一性。我国的会计准则将基本准则作为基础,它可以直接指导我国的会计实务工作。我国会计准则缺乏完善的会计框架体系,混淆了概念框架的作用,导致会计工作容易出现前后不连贯的现象,且具体准则之间也缺乏协调性。此外,我国会计准则主要依据我国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法律制度,并趋同于国际会计准则。显然,我国的会计准则是在借鉴基础上加以发展,具有鲜明地中国特色。相较于国际会计准则,我国会计准则涉及到的业务问题、经济问题更加广泛、复杂。

二、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对策建议

首先,若要实现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应该在充分考虑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和借鉴,而非一味的模仿照搬。对那些符合我国经济环境、经济实质、社会环境的项目准则,可以之间采用其处理方式。但对那些刚开始规范的项目准则,以及由我国特殊会计环境导致的经济实质不同的项目准则,则应当在尊重这种差异性的基础上,积极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协调沟通,而不应盲目趋同,要在研究的基础上寻找趋同途径,创造趋同条件。其次,应当着力实现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发展。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贸易往来逐渐增多,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国会计准则必须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但目前,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会计环境还存在一定差异性,所以,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发展并非盲目的追求国际化准则。例如,针对境内资金募集,我国就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国内会计准则。而对境外资金募集,则应当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在区别对待的基础上,实现国际会计准则与我国会计准则的协调发展。再次,还应当增强会计人员的综合素养,为我国会计准则的趋同提供人力资源。当前,我国大部分会计人员都能够遵守我国会计准则,并在此基础上处理会计账务。但对国际会计准则掌握还不够准确。因此,若要实现我国会计准则的趋同,就应当关注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增强他们的业务能力,使其在了解我国会计准则的基础上,熟悉国际惯例。

综上所述,会计准则的制定都受到法律、政治、社会文化、经济等因素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这就要求我国的会计准则也必须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深入分析二者的差异不难发现,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不够详细,且涉及面较窄。因此,为了适应我国当前的社会形势,我国会计准则必须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发展。

[1]杨敏,陆建桥,徐华新.当前国际会计趋同形势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选择[J].会计研究,2011.

[2]冯淑萍.中国对于国际会计协调的基本态度与所面临的问题[J].会计研究,2004.

[3]刘玉廷.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走向纵深发展阶段——《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解读[J].财务与会计,2010.

(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会计准则准则阶段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会计教育的思考
政府会计准则的执行框架构建研究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廉洁自律准则歌
学学准则
一图读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