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LNG加气站的安全问题

2016-07-15 04:26崔静
中国市场 2016年28期
关键词:液化天然气安全运行

[摘 要] 随着LNG汽车的推广,LNG加气站的建设也在不断增加,在加气站运行过程中人们对其安全问题非常重视。LNG泄露造成的冷灼伤及其爆炸和火灾危险性是LNG加气站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文章针对这些方面总结LNG加气站设计及安全运行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LNG加气站;安全运行

[DOI] 10.13939/j.cnki.zgsc.2016.28.106

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是汽车的优质代用燃料。近年来,它已被世界许多国家重视和推广。按照天然气的储存方式不同,天然气汽车大致分为CNG 汽车(压缩天然气汽车)、LNG汽车(液化天然气汽车)。目前我国对天然气汽车的发展也非常重视。用LNG作为汽车燃料特别值得推广,与CNG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如汽车续驶里程长、储存能量大、压力低、噪声低、更清洁等。目前,我国在将 LNG用于汽车运输、水上运输等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

1 概 述

LNG加气站工艺流程为LNG由LNG槽车运至站区后,用潜液泵和增压器联合将槽车中的LNG卸至LNG储罐中;加气时通过潜液泵,将LNG储罐中的LNG通过加气机送入汽车的车载气瓶里。站内物料主要为液化天然气(LNG),LNG是以甲烷为主的液态混合物,常压储存温度约为-163℃。泄漏后通过吸热蒸发,会生成白色蒸气云。当气体温度继续被空气加热时,会在空气中快速扩散,LNG液态密度约为准状态下气态体积的600倍。天然气与空气混合后,体积百分数在一定的范围内会形成爆炸范围, 其爆炸下限约为4.6%,上限约为14.57%。由于LNG的低温特性,大量泄漏后由于不能及时蒸发会对其周边设施形成危害,同时低温液体也会对人员产生低温灼烧、冻伤等危害。故LNG加气站主要存在的危险危害为:①LNG泄漏后气化与空气混合有可能产生火灾爆炸危险;②泄漏后可能对人体造成冷灼伤或冻伤;③LNG泄漏后在空气中浓度过大时可能对人体造成窒息。

2 危险性分析

2.1 装置的危险性

LNG储罐通常采用真空粉末绝热形式,双层结构,内筒为0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外筒为碳钢板材制造,内外筒之间用珠光砂填充并抽真空绝热,最大的危险性在于真空破坏,绝热性能下降。从而使储罐内的LNG因受热而大量气化,储罐内压力快速上升。

LNG潜液泵进、出口可能因连接管道的密封失效产生泄漏。

LNG加气机直接给汽车加气,其接口为软管连接。接口处容易漏气,也可能因脱落或软管爆裂而泄漏。

2.2 工艺管道的危险性

2.2.1 保冷失效

LNG液相管道为低温深冷管道,采用聚氨酯发泡保温绝热或真空管绝热,当绝热层由于其他原因使绝热性能下降时,液相管道内压力会上升。

2.2.2 管道振动

在LNG加气过程中,由于加气车辆的间断性,加气装置需反复开停,液相管道内的液体流速发生变化使液体的动量改变,反映在管道内的压强迅速上升或下降,同时伴有液体水击的声音,这种现象叫作液击现象(或称水锤或水击)。水击现象严重时会造成管道局部受力不均使其爆裂,有时也可能造成管道振动。

在LNG的液相管道中,管内液体在流动的同时,由于吸热、摩擦等原因,有部分液体要汽化为气体,这种有相变的两相流因流体的体积发生突然的变化,流体的流型和流动状态也受到扰动,管道内的压力可能增大,这种情况可能激发管道振动。

当汽化后的气体在管道中以气泡的形式存在时,有时形成“长泡带”;当气体流速增大时,气泡随之增大,其截面可增至接近管径,液体与气体在管子中串联排列形成所谓“液节流”,这两种流型都有可能激发管道振动,尤其是在流经弯头时振动更为剧烈。

2.2.3 管道中蒸发气体可能造成“间歇泉”现象

与LNG储罐连接的液相管道中的液体可能吸热而产生气体,当气体量小时压力较小,不能及时地上升到液面,随着吸热的不断增加,蒸发气体增大,压力增大克服储罐中的静压时,气体会突然喷发,喷发时将管路中的液体也推向储罐内,管道中气体、液体与储罐中的液体进行热交换,储罐中液面发生闪蒸现象,储罐压力迅速升高,当管道中的液体被推向储罐后管内部分空间被排空,储罐中的液体又迅速补充到管道中,管道中的液体又重新受热而产生蒸发,一段时间后又再次形成喷发,重复上述过程,这种间歇式的喷发有如泉水喷涌,故称为“间歇泉”现象,这种现象使储罐内压力急剧上升,致使安全阀开启。

2.3 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性

2.3.1 储罐液位超限

LNG储罐在生产过程中要防止液位超限,进液超限可能使多余液体从溢流阀流出,此时,监测报警系统会启动,并连锁关闭阀门,避免事故发生。

2.3.2 LNG设施的预冷

LNG储罐在进液前需预冷,工艺管道每次使用前需要预冷,如预冷速度过快或者不进行预冷,有可能使设备发生脆性断裂和冷收缩引发泄漏事故,易使现场操作人员冷灼伤,或者大量泄漏导致更大灾难发生。

3 防范措施

3.1 防火安全设计

3.1.1 控制防火间距

加气站主要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加气站内主要设施与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严格按照现行《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进行设计,不小于规范要求的间距。工艺设施界区内如储存区(拦蓄区)采用不发火地面。

3.1.2 设置拦蓄区

拦蓄区由防护堤(也称围堰)构成,根据规范要求LNG储罐的周围应设置拦蓄区,拦蓄区的作用是在发生泄漏时,为防止液体流淌蔓延,将液体限制在一定区域内。

3.1.3 出入口分开设置

站区内加油、加气车辆的出入口分开设置,方便消防车辆的出入。

3.1.4 装置露天化、敞棚化

LNG气体泄漏后扩散、挥发迅速,与空气混合后容易形成爆炸混合物。密闭房间内部易积聚气体,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因此站内装置露天化、敞棚化,如LNG储罐采用露天化布置,加气区是经常性工作场所,采用四周完全敞开的罩棚。

3.2 系统设计

(1)工艺设备如LNG储罐、管道设置安全阀,系统超压时进行集中放散。

(2)系统设置紧急停车系统,系统在不正常情况下或不受控制情况下立即切断液源,紧急停车。

(3) 系统监测仪表及自动控制。储罐、管道、潜液泵进出口、加气机等工艺装置设计有压力、液位、温度、流量等监测仪表。储罐和加气区附近设置有可燃气体泄漏报警器。

上述仪表均可现场显示并远传到控制系统,并根据预先设置的程序进行判断,预先报警,紧急自动停车。

(4)电气设计。所有电气设备外壳一律接地,防止人身触电。按规范对储罐、管道、钢结构进行防雷接地,防止雷电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3.3 事故抢救、疏散和应急措施

站内配置防冷灼伤、冻伤药物。配置防护、防毒面具,以便事故抢修。培训教育职工,学习自救、互救常识,如人工呼吸等。站内平时注意通道畅通,便于疏散。制订事故应急方案,平时注意演练。

4 结 论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必将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天然气汽车及加气站也将得到进一步推广。因此,加气站的安全运行就显得更加重要,深入理解和重视安全问题在加气站运行中的重要性,将大大提高加气站运行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敬加强,梁光川,蒋宏业.液化天然气技术问答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2]顾安忠.液化天然气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 崔静(1984—),女,汉族,天津人,工学学位本科,天津市化工设计院工程师。研究方向:城镇燃气。

猜你喜欢
液化天然气安全运行
浅析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有效措施
论如何提高变电安全运行和可靠性措施
浅浅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影响因素及保护措施
唐山LNG终端船舶操纵模拟试验
液化天然气浮式储存再汽化装置海事安全监管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