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捆青菜的重量

2016-07-16 12:46顾健
昭通文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酸菜做菜青菜

快到下班的时候,我接到了父亲打来的电话:“你今天给要回来呢?”“要回来的。”“要回来么就把我放在院子里的那一小捆青菜带回来,就放在花园中间的水泥台上的。”我说:“好”。父亲又强调道:“是放在水泥台上面的木凳上的哦,不是放在地上的!”我说“好!”,父亲说:“那就这样咯!”父亲挂断了电话,从电话那头传来“嘟嘟”的忙音。我怔了好一会儿才把电话挂断,我没想到父亲有一天竟会连一捆青菜都提不动了,更没想到好强了一辈子的父亲会为了一捆青菜向远在几公里以外上班的女儿求助,我心中顿时充满了酸楚。

刚才和父亲通话的时候,从电话那头传来呼啦呼啦的喘息声,显然父亲刚从菜场回来,他把青菜提到花园里就再也走不动啦!一小捆青菜对于我来说当然不算什么,我用食指和中指勾住捆青菜的草绳,让它晃晃悠悠地跟随着我的脚步,一会儿功夫就可以把它放到阳光充足的阳台上去晾晒;对于我那十二岁的女儿来说就更不在话下了,她一定会说:“我妈,你又穿高跟鞋了,走也走不快,看我的……”于是她拎起青菜,拉开防盗门,两条长腿一迈,风一般地就上了楼。

一小捆青菜对于父亲来说可不是那么简单,或者说,它并不那么省心,它意味着一定的重量和体积,要把它搬上楼去需要有足够的体力,在上楼之前要调匀呼吸,中间还要歇气。按照我们家平时腌酸菜的量,一捆四五斤左右的青菜刚好能够把母亲的圆口坛子装满,而为了装满母亲的坛子,父亲就要计算一下:从家里到菜场大约有500米,加上买青菜的时间,需要花费半个小时在路上,回来时还要爬上二楼,二楼有二十五级台阶,要把四五斤东西提上二楼,不但手上要有臂力,腿上还要有足够的力气来承担身体的重量——这些东西样样都要计算好,假若哪一样没有计算好,也许就回不来了;也许刚刚爬完一层楼,力气就用完了,就只能站在楼梯上喘气……

对于风烛残年的父亲来说,一小捆青菜就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一座难以攀登的高峰、一条难以逾越的河流,可是正值盛年的我却很难体会到这一点。我从记事以来便被父亲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认为父亲照顾我是理所应当——当然我也照顾父亲,在他生病住院的时候我在病床边守着他、送饭去给他吃,等他好了、出院了,我就不管了。父亲究竟是从什么时候起身体衰弱到连一捆青菜都提不动了呢?当我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关心过父亲了,我不清楚父亲一天要吃几种药,也不知道父亲床头的氧气瓶已经多长时间没有换过水了;我不知道父亲有多久没有洗过一次澡、没有剪过一次脚趾甲了,我理直气壮地享受着他对我和女儿的照顾,心中觉得反正我做了我该做的,父亲为我做点事情又有什么呢?此刻我突然发现了自己的浅陋:相比于父亲对我所付出的一切,我做过的那些又算得了什么呢!

对于生活,父亲什么都不缺,唯一缺少的就是健康。各种稀奇古怪的病就像一座座大山,从父亲年幼时就横亘在他的面前,他爬完一座又一座,好像永远也爬不完。如今他年老体衰,爬山的力气也快要用完了。

由于幼年生活贫困,父亲的肺很早就坏掉了,仅剩下三分之一不到的肺泡可以通气,但就是这三分之一的通气也无法得到保证,因为他的哮喘尤为严重,一发作起来就把气管堵塞了,因此,常人觉得再普通不过的一件事情,对于父亲来说都可以算作是一场考验,比如呼吸、比如走路、比如吃饭和睡觉。病重的时候父亲经常是不能平卧,只能半拥着被子倚靠在床上,就是这样他也不打算让人照顾,只要病情稍有好转他就立即下床活动,一出院他就要去菜市场。父亲那个年代的人,男人很少下厨房,父亲是个例外,以前我总认为他喜欢做菜,喜欢吃好吃的,成家以后才知道,如果不是为了我们,父亲何尝又会喜欢油烟弥漫的厨房呢?更何况他还有严重的哮喘病!父亲下厨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是因为母亲生活极其简朴、不会做菜;二是因为父亲年幼时经常饿饭,他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过上好生活,不要再和自己一样。就这样,父亲在厨房里一干就是几十年。简单的如炒肉片、腌酸菜;复杂的如做圆子、蒸蒸肉,父亲无师自通,只要是他在外面吃过的、觉得好吃的,他都想让我们尝一尝。小时候不懂事,有好吃的菜上了桌,我和哥哥总是抢着拈,丝毫没有注意到父亲和母亲最后只是夹了点炒肉的辣椒、蒜苗什么的来下饭,或是将上一顿吃剩的素菜全部倒在碗里,拌在饭里吃下肚去,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真是太贪吃了!

下班以后,我回到父母居住的小区里,就在父亲所说的地方找到了那捆青菜。只不过才过了半天时间,菜叶就已经软软地耷拉着了。父亲对于腌酸菜最有经验,他知道水分太多、太过脆嫩的蔬菜容易烂掉,所以故意买蔫一点的、老点的,买回来挂在阳台上晾一下,洗干净用热水焯一下,一棵一棵地卷起来放进坛子里,热天腌半个月、冷天腌一个月,捞出来金黄金黄的就可以做菜了。

十二岁的女儿已经学会了偷懒,她一听说要提菜就向我扮了个鬼脸,一溜烟跑上楼去了,青菜终究还是得由我来提。提起青菜我不由得想起了父亲,年轻时父亲虽然清瘦、身体也有病,一双大手却很有力量,抬自行车、做蜂窝煤、劈材挑水样样都行,那时的父亲一定不会想到有一天他会连一捆青菜都提不动。如今父亲也像这捆青菜一样,蔫了,做什么都提不起劲儿了,总有一天我也会像父亲一样,到那时,父亲一定已经不在了,但是当我提着一捆青菜气喘吁吁地爬楼的时候,我一定又会想起父亲来。

一捆青菜的价值最多不会超过10块钱,父亲却是郑重其事地交代了又交代,生怕我不能把它带回家去。提着这捆青菜,心里感觉沉甸甸的,从这捆青菜里,我看到了父亲几十年如一日的操劳、看到了父亲肩上一直以来所承担着的家庭的责任、看到了平日里一粥一饭的生活中饱含着的父亲的辛劳和父亲对我们的浓浓的爱!

一捆青菜究竟有多重?它代表着父亲操劳的一生,让走在楼梯上的我潸然泪下!

作者简介:顾健,女,1974年生,云南省昭阳区人。自幼爱好写作,尤以散文见长,近年来开始尝试小说创作。17岁开始发表作品,作品散见于《昭通文学》《乌蒙山》《昭通日报》《鹤都晚刊》等市内各级报刊杂志。现供职于昭通市第二人民医院。

【责任编辑 吴明标】

猜你喜欢
酸菜做菜青菜
童年的酸菜
谁打裂了酸菜缸
能吃
学做菜
我终于不讨厌吃青菜了
饿狼
青菜爷爷
爱吃青菜的大公鸡
酸菜吃前多洗洗
娘和她的酸菜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