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园林专业教学中的尝试

2016-07-16 20:05戴伟林等
现代园艺 2016年9期
关键词:园林专业项目教学法实践

戴伟林等

摘要:项目教学法是行动导向教学体系中的一种教学形式,是指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对课程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打破原有的课程理论体系,加强了实践教学,在模块教学法的基础上,对项目教学法进行了尝试,通过实施,学生的应用能力、实操能力、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均有了较明显的提升,教学效果有了质的提高。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中职;园林专业;实践

中职毕业生的定位是,服务于生产一线、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及较强的实操能力的劳动者。因此要求具有良好的实操能力。他们不需丰富的理论知识,但也不是仅作简单的操作模仿,他们所接受的是职业培训,以获得一项职业技能。中职园林专业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强,教学过程中应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但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理论过多而实践不足,而现有的教材内容也是理论性强、系统性强,不注重实践,缺乏必要的实操内容和案例。就学生当前的能力而言,难于接受也不乐于接受,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陛和创新意识,造成学生毕业后在就业中面临与岗位要求脱节的现象。对教师而言,则不容易冲破固有模式,没有突破,没有发挥,容易陷入“照本宣科”的状态。因而教学效果一直都成为大家谈论的话题。如何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和课程的改革就成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1项目教学法在园林专业教学中的尝试

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园林规划设计与施工》及《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而《植物与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园林测量》、《园林制图》、《园林工程预算》、《园林建筑小品》、《植物病虫害防治》均是为核心课程服务的专业基础课程。

按照传统的教学体系,则按文化基础课程一专业基础课程一专业核心课程一实习的程序进行,其间实操偏少,理论偏多,造成学生的实操能力不强。

我们曾尝试过模块教学法,该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较,学生的实操技能已经有了较明显的提高,但这些模块只是对某个阶段或某个技能群进行了强化,在整个专业知识及技能链里面只是充当若干个节点,并没有将这些节点有机地连接起来,未能形成一条完整的专业知识及技能链。

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针对某个项目,我们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核心知识甚至是文化基础知识中的相关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贯穿于整个项目完成的始终。2013年,我们结合学校建设“百树园”林木品种示范基地的契机,将项目教学法与百树园的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实施情况介绍如下:

1.1确立项目

根据学校实际,我们将项目确定为“百树园的规划设计与施工”。

1.2确定目标

将百树园建成集园林绿化、品种展示、教学实训、科普科研、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园区。

1.3教师团队的安排

此项目实施所涉及的科目较多,我们组成一个由规划设计、施工、测量、植物栽培与养护等方面的专业教师和后勤保障工作人员组成的团队,各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1.4制订方案

教师团队制订整个项目实施的方案。给学生布置任务、提出要求,学生则以自由组合的形式进行分组,每个小组5~6人,每个小组亦要制订好本组的实施方案。

1.5园区的规划设计

1.5.1园区的测量。以小组为单位划分地段,责任到组,然后将各小组的测量结果进行汇总综合,并全班共享。

1.5.2设计初稿。各小组根据测量数据,结合园区地形地貌,运用相关专业知识,查找相关资料,发挥创新能力,将园区的建设设计出初稿:包括植物的配置、园路、小品等。

1.5.3制图。将初稿经过改进,绘制成规划设计图,写出设计说明,列出植物及基本造园要素的配置。

1.5.4定稿。教师团队与学生一起从学生设计的稿件中进行筛选、论证,将优秀部分整合到同一区域中,形成完整的园区规划设计图,并阐明原因。

1.6放样

根据整合后的设计图,在实地按图纸进行放样。

1.7施工

根据图纸和放样,进行施工,包括植物栽种前的准备、树木的栽种、草坪的建植、园区道路、小品的布置等,将设计方案造成实景。

1.8养护

主要是针对栽种的植物,因不能立即确定是否成活,所以需一段时间的养护,必须将栽种的植物种活并到恢复树势为止。

1.9成果展示

将造成的实景展示出来,供广大师生参观并提出意见。

1.10评价

制订相对客观的评价体系,既有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如态度、团队协作、完成进度等,也有整个项目完成以后的整体效果。评价由师生共同评价,其他专业师生的评价亦作为参考。

1.11反思

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吸取教训,提出改进方案。

“百树园规划与施工”项目教学法实践流程如下图所示:

2收获

在此次教学过程中,我们将一系列的专业知识和要求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取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1)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由于项目教学法有了学生发挥的空间,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主动查资料、主动向老师请教、主动动手实践。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不大包大揽,只是有针对陛地作指导、提建议。

(2)教学过程完整、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整个教学有始有终,项目教学中以施工为重点,将测量、制图、设计、施工、植物栽培及养护等技能有序地结合起来。

(3)教学过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实操性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新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和思考,不断提升自己解决问题和困难的能力,增强了沟通、协作能力。教师也可从中受到启发,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

3讨论

(1)项目完成的时间有长有短,有些项目必须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效果才能体现,故需结合实际确定项目。项目教学法中确定的项目不管大小,但该项目的完成必须有一个完整的过程。即既有过程也有结果。

(2)项目教学法在园林专业往往会受制于实训场地和设施。教学场所能否长期提供,尤其是植物的生长周期会让教学受到较大的限制。

(3)实施项目教学法,现行课程需要作重新规划。各科目的课时和教师的配备要合理。由于此法教学过程以“项目”为中心,学生需较大的学习自由度,需较多时间查资料,自我学习、自我消化。原有的课时已不适用,需重新调整。原有的科目也需要整合,包括内容、课时、顺序等。这方面都涉及到课程改革问题。

(4)因教学过程中涉及的科目较多,故需多种教学资源和支持,需要有一个教师团队,教师团队必须具有解决各类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组织实施。

(5)因项目教学法是以小组形式进行,这就涉及到对学生如何进行准确、客观评价,对小组集体评价及个人的评价要兼顾,因为个人之间的差异较大,因此,如何设立合理、客观且准确的评价体系仍有待进一步商讨、完善。

(6)项目教学与模块教学不同,但两者可结合起来,可将项目分为若干模块,按顺序将模块完成,最后成为完整的教学过程。

猜你喜欢
园林专业项目教学法实践
基于后勤资源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研究
探析项目教学法在化工管路拆装实训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flash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园林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典型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