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悔担当
——党建引领的“官仓样本”

2016-07-18 11:31文丨王陈发荣
遵义 2016年19期
关键词:村级干部群众

文丨王 迪 陈发荣

无悔担当
——党建引领的“官仓样本”

文丨王 迪 陈发荣

“干部群众一条心,瘦土也会变黄金”。今日官仓,漫山遍野的瓜果迎风含笑,阡陌纵横的道路四通八达,干净美丽的村庄生机勃勃,欢天喜地的群众精神十足。

桐梓花海

蛮拼的班子 改变一方面貌

在桐梓县官仓镇干部群众中,有几个故事被传为佳话。

2015年10月的一天晚上,官仓镇副镇长申燕子从官仓镇三合村金泽地果园连续奋战了42天回到家中,开门的一瞬间,申燕子的妻子吃惊地询问:你找谁?原来,申燕子经过42天的日晒雨淋,白皙的皮肤变得黝黑无比,加上脏兮兮的头发和一脸的憔悴,和原来英俊帅气的样子相比,完全像变了一个人,连妻子都一下子没认出。申燕子下乡镇前一直在机关工作,到桐梓县官仓镇以后,没有任何过渡,就完成了从“笔杆子”到“泥腿子”的转变。

46岁的副镇长杨至斯患有高血压,已经在乡镇工作15年。2016年,他驻守在红旗“双矮”果园流传土地、建设项目,连续半个多月没有下山,当工程硬骨头终于啃完,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已经是凌晨四点……

镇长梁刚被干部们戏称为“非洲人”,在项目现场、田间地头、群众家中,时时都能看到梁刚黑瘦的身影,老百姓都亲切地称他为“我们的老黄牛”。

三合村整村推进果园建设时,镇党委书记娄立峰带领班子成员和全镇干部砍杂草、斩荆棘,手打起了血泡,声音吼得嘶哑。仅一周时间,就清除了3000多亩杂草,挖通了20多公里机耕道、打好47口水池,硬是把荒山变成了净土。班子的干劲感动了曾经放弃投资的贵州金泽地绿色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一周后,公司决定投资1000万元,把3080亩的荒山打造成为“花果山”。

“实字为先,干字当头,苦干、实干、快干、拼命干,建设最美田园官仓,就是我们的最大使命。”镇党委书记娄立峰的话掷地有声。在“领头羊”的带领下,官仓镇党政一班人抢晴天战雨天,黑天当白天,一天当两天。2015年,官仓农业园区在全省320个农业园区中排名61位,经济指标成倍增长、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农业产业做大做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赢得社会各界高度点赞。

蛮拼的干部 展现一种精神

在党政一班人的带领下,官仓镇宁静的山乡演绎着一幕幕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火热场景。

53岁的镇干部陈坤财下派到三合村任副支书,在施工现场负责衔接压路机师傅。陈坤财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全身浮肿,但他从没离开工作岗位,一天,看到他病情严重,带队领导强制要求他去医院治疗。没想到半夜,他又偷偷地跑到施工现场,一直坚守到天亮,仍然不肯回家休息。他说:我们的干部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我走了岗位没人顶,怕工人偷懒,延误工期,浪费群众血汗。

在修路攻坚战中,一位叫蒋小芳的女干部,负责监工、调度,不管晴天雨天,还是白天黑天,她都坚守岗位。几个月下来,“白富美”变成了“黑包公”。被其他党员干部的精神所感染,蒋小芳在项目建设一线“火线”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在2016年楠木村脱贫攻坚样板区建设的施工现场,有一个黑瘦的身影长期在烈日下、暴雨中、黑夜里、尘土飞扬的工地上穿梭。29岁的冯发飞是脱贫攻坚办负责人。2016年8月16日,上海结对帮扶资金使用情况检查组到官仓镇项目区检查,对楠木村脱贫公路建设的力度、速度和质量感到震撼,决定把该项目作为全市样板推广,对工程建设各个细节烂熟于胸的冯发飞给检查组留下深刻印象,竟误认为他是工程项目的施工员,当得知他是镇干部,他们不禁翘起大拇指。

镇农业服务中心干部冯平坚持驻守工地,几个月下来,他晒脱了几层皮。镇干部熊水腿被烫伤,走路都困难,但他却惦记着工程进度,伤未痊愈,就要求回项目指挥部工作……

干部作风的锤炼非朝夕之功。严格的工作制度和考核机制推进了官仓干部作风的大转变。27名干部因违反考勤制度受到处罚,镇党委书记一个月被惩扣工资1600元,班子率先垂范,奖惩分明,推动了干部规范化管理。班子成员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工作,问题在一线解决,作风在一线转变,干部在一线培养的“一线工作法”,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建好一个堡垒 带动一方发展

红旗村原来工作滞后,群众思想混乱。镇党委下派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镇干部陈德强任红旗村支部书记。陈德强紧紧抓住党员群众思想政治教育这个牛鼻子,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党员三会一课”“重法治、感党恩、淳民风”系列活动,增强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理顺了群众心气。短短一年多时间,红旗村后进变先进,2015年被评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和贵州省 “十佳美丽乡村”,2016年在“全国十佳美丽乡村”评选活动中,代表贵州省进入冲刺阶段。

三合村支书曹先佐在金泽地果园建设流转土地中,从3米多高的土坎摔下来,头部严重创伤,右手腕关节骨折,但他到医院简单包扎处理后就回到工作岗位。果园建成后,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晓光紧紧握着他的手,感动地说:好样的支书!建设小康社会就是需要你这样的干部!

红旗村和三合村的变迁,是官仓镇夯实基层战斗堡垒作用的缩影。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官仓镇党委大力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选派17名国家干部到村任支部书记、副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狠抓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建设,组织40名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应往届大学生等优秀青年参加村级后备干部公开选拔考试,解决农村选人用人难题。大力推进“强村富民”,增强综合实力。

投入200万元建村级办公阵地,每年每村固定增加3.5万元工作经费,年终施行以奖代补,解决了村级有钱办事问题。目前官仓镇村村有阵地,各村通过大力实施土地流转、组建营销专业合作社、成立劳动服务公司、开展农旅一体化建设,收取少量服务费等方式培育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利用村级集体资源出租或入股分红盘活村级集体经济。2016年,官仓镇全面消除了“空壳村”,每村村级集体收入均在10万元以上。

果树栽上了,上山的公路通了,群众的心气顺了,“听村里头的”成为官仓群众的口头禅,猎猎党旗在官仓大地高高飘扬。

领跑一方群众 汇聚一方力量

“我要以我最大的能力,在我们村动员全体村民不乱砍乱滥,保护森林环境,遵纪守法,科学种植,谦虚礼让,真心实意地为建设最美官仓尽上最大的一份力量。”这是2015年5月,官仓镇群众代表廖正堂在万人大会上的表态,他的话,代表了官仓镇4万多群众的心声。

为了增强发展动力,凝聚发展共识,官仓镇组织了规模空前的群众会,1.5万群众和外出人员赶来,共商官仓建设大计。万人大会群情激昂,党员代表王光贵主动走上主席台,把500元投进了“美丽官仓、文明行动”募捐箱,他激动地说:“我们就是要率先垂范,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镇人民一起建设好我们自己的家园。”

万人大会只是官仓镇群众会的一个侧影,群众会已成为官仓干部的必修课。近两年,官仓镇开了上百场群众会。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拉家常、话发展,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极大密切了官仓镇党群干群关系,焕发了群众关心发展、支持发展、参与发展的新动力。

三合村20多公里的园区路修建中,村民主动上阵,很多家庭全家老少上工地,从十八环到青杨一段700米的公路,过去好多年一直未打通的悬崖,10多天时间的鏖战,终于凿开山门圆了村民们的梦想。那些日子,悬崖下的30多户村民,每家每户自发排轮子推豆花炒腊肉,把饭菜给施工村民和干部送到山上来。村民周天贵说:“建设美丽家园,镇村干部当成自家的事在做。”75岁的刘光明老人逢人夸赞:“现在的干部真是在为老百姓办事啊!”

官仓镇共有精准识别贫困户825户2604人。镇党委政府产业上出真招,帮扶上动真情,坚决拔穷根摘穷帽。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通过产业带动脱贫,全镇共流转土地4.3万亩,引进大小企业22家,组建各种专业合作社26个,发展各类养殖大户107个,集经济、休闲、观光、旅游、体验为一体的农旅一体化产业,让群众尝到了甜头,产业带动100户贫困户发展,解决了150人的创业就业。

规范的党务政务综合服务站、便捷的村级便民服务点、美化亮化的村庄环境,让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村庄变美了,钱包鼓起来了,群众的幸福指数和获得感明显增强。

“发展官仓心须干群增互信、携手添干劲,描绘蓝图坚持官民构和谐、福祉惠万家。”这是2016年春节,太平社区群众阮元峰送给官仓镇党委政府的一副对联。因为各种原因,阮元峰长期不支持不理解党委政府的工作。看到官仓镇发生的巨大变化,看到干部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阮元峰不再抱怨,而是乐滋滋地写了对联送到镇政府,张贴到门楣上。

今日官仓,漫山遍野的瓜果迎风含笑,阡陌纵横的道路四通八达,干净美丽的村庄生机勃勃,欢天喜地的群众精神十足。 “干部群众一条心,瘦土也会变黄金”的激情在官仓镇随处可见,“我是官仓人”的自豪感时时洋溢在群众脸上。产业兴、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画卷徐徐展开。

猜你喜欢
村级干部群众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多让群众咧嘴笑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袁湖村的“1+X”村级民主管理模式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