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单位之路:中医院的华丽嬗变

2016-07-18 11:31文丨鲁钦汪溪
遵义 2016年19期
关键词:文明单位中医院遵义市

文丨鲁钦 记者 汪溪

文明单位之路:中医院的华丽嬗变

文丨鲁钦 记者 汪溪

上海专家到遵义市中医院开展义诊现场

走进遵义市中医院,到处都可以感受到文明的春风扑面而来,文明的花香沁人心脾。医生往来忙碌,导诊台服务人员热情耐心,医生护士礼貌周到,让前来就诊的患者处处感到家的温暖……

而在几年前,遵义市中医院并不是现在的模样,不文明现象普遍存在。短短三年间,遵义市中医院以市场服务需求和问题为导向,以社会和患者满意为目标,秉承“发扬中医文化,成就健康人生”的医院精神,谨记“德高术精,止于至善”的院训理念,以开展“创先争优”、“三好一满意”以及“双创一巩固”为契机,以创建“三级乙等中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平安医院”、“人民满意的市级中医院”等活动为载体,在职工中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规范,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中医院坚持以不断将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引向深入,一个全新的中医院伴着文明之风出现在社会和患者面前。

善组织 促进各项制度全发展

组织有序是创建活动的保障,这是中医院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的。为了切实做好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中医院把争创文明单位作为“一把手工程”,列入议事日程,实行了“一岗两责”,建立了“一把手两手抓”,班子成员分工抓,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网络组织领导体系。医院2013年初召开会议,进行规划、部署和安排,成立由政治性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职工组成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文明办公室,由专人负责具体工作,每季度召开班子会专题研究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活动小组办公室定期不定期召开工作联系会和督查,制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创建工作在中医院全面开花。

围绕国家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发展这一难得机遇,中医院结合创建“三级乙等中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贵阳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认证”等活动及“三好一满意”、“医疗质量万里行”、“创先争优”等主题活动,通过开展“优质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临床路径管理项目等重点工作,加强职工思想教育,坚持业务、政治教育培训、党员学习制度。

中医院狠抓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的落实,强化基础质量、终末质量等环节的控制,严格技术操作规程,切实落实诊疗规范。对容易发生医疗缺陷的科室,进行重点防范,对手术质量、门诊质量、医疗质量等进行重点管理,强化考核。严格执行医疗差错事故报告制度,利用晨会及政治学习组织大家进行医疗差错事故讨论,从中吸取教训,做到警钟长鸣,进一步降低了医疗纠纷、差错事故的发生率。新实行的“品管圈”制度,更是给全员参与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齐人心 作好优质服务大文章

在管理上完善监督机制,坚持优质服务承诺,各科室服务规范张贴上墙,全面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进一步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同时纳入绩效考核。临床医护人员端正服务态度和工作态度,做到语言和蔼、态度热情、举止端庄、行为文明。坚持出院病人随访制度、救护车免费接送病人、急危重症患者“三先一后”等“生命绿色通道”等措施,开展医院工作满意度测评和调查,进一步密切了医患关系。

在遵义市“双创一巩固”工作中,中医院坚持卫生保洁社会化服务举措,全院24小时环境卫生保洁,努力为来院诊治患者和工作人员提供整洁优美干净的诊疗环境。国家创卫、创模专家组对该院创建工作现场专项检查验收时,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

从2010年起,中医院就确立了创建“无烟医院”目标,医院全面禁烟。2014年5月7日,医院组织戒烟控烟签名活动,再次掀起戒烟控烟、创建无烟医院活动高潮,发出“鼓励职工戒烟、不在办公区域吸烟、积极劝阻病人及家属吸烟”的倡议,全体员工郑重地在“关爱生命,远离烟草,创建无烟医院”的横幅上郑重签名。在2015年5月健康素养省级检查测评中,该院以97分的高分通过测评。

为与医院文化、廉政文化警示教育进医院等活动紧密配合,中医院加强硬件建设,共投入资金约100万元。图书室、阅览室环境优美舒适、制度健全完善、设施设备齐全、管理规范到位,现有图书5000余册、杂志5万余册,还开设了电子图书馆,为医务人员业务学习、科研教学和医院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医院文化和廉政文化交相辉映,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

各项创建活动开展起来,文明的变化也在中医院悄然发生。医护人员对患者更加耐心细致,患者对医务工作也更加理解,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更加和睦。三年来,中医院共收到感谢信60余封、感谢锦旗80多面,门诊及住院患者对医院工作的满意度从2013年的92%上升到2015年的97%,在遵义市直卫生医疗单位中名列前茅。

精术业 借力上海帮扶育人才

中医是讲究传承的医学,传道授业是中医发展的链条,加强人才培训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中医院注重形成老、中、青结合的人才梯队,做好传、帮、带,积极开展“三基”训练,坚持周学习、月考核,对成绩突出者进行奖励。

中医院坚持每年参加和举办大型急救技能竞赛活动,积极提高急救能力;2013年参加遵义市护理技能大赛历史性进入前三名;组织并参加了遵义市首届“杏林杯”中医药知识技能大赛并荣获一等奖、中医护理知识技能大赛二等奖的优异成绩。业务科室坚持每天晨间交接班制度、每周1-2次的业务讲座,常年坚持邀请上级(或外籍)专家来院讲课不少于10次,并通过长期进修或短期业务培训等方法,每年委派30余名医护骨干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深造学习,其中“优青计划”成为培养年轻骨干的重要手段。

该院皮肤科主治医师付庆会是参加2015年中医院“优青计划”的五名青年医师之一。2015年8月到2016年1月,她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了为期半年的培训,发达地区先进的医学知识、医疗资源和理念让她获益良多。

“除了业务上的学习之外,最让我感慨的是,上海一院很多东西都已经信息化了。”付庆会说,“医生与病人的联系更加紧密也更加灵活,病人要了解自己的病情,咨询医疗知识,不需要每次都到医院来,一些小问题,他们可以通过‘安心医生’等手机APP联系,时间和经济成本都节约下来。医生也可以用‘医口袋’、‘病历夹’等手机APP管理病历或者在其中学习。”

回到中医院之后,上海一院也没有停止对中医院这批青年医师的关注和帮助。付庆会向中医院领导汇报了学习经历和收获后,提出了在该院成立性病科的想法。今年5月,在院长和各科室的支持和上海一院几位医生的帮助下,遵义市中医院性病科正式成立。同时中医院其它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更加全面提高了服务能力。

截至2015年底,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共为中医院培训12名优秀人才。为使医疗水平向发达地区看齐,中医院还加入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集团,依托上海一医集团的平台,拓宽了人员进修、科研交流、临床带教、医院管理等方面的渠道。

传大爱 精准扶贫送暖入民心

多年来,遵义市中医院先后帮扶红花岗区金鼎山镇卫生院、深溪镇卫生院、道真自治县三江镇卫生院、习水县东皇镇、余庆县龙溪镇、桐梓县燎原镇田坝村等地,特别是2015年以来,中医院精准扶贫对口帮扶桐梓县马鬃苗族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发展特色产业,合作建立了该乡第一个蔬菜基地;打通了曾经困扰多年的“断头路”;建立了多座蓄水池;与该乡中岭村46户贫困户开展支部结对;采取“送出去请进来”办法培训农民栽培种植技术;利用医院招聘护工解决部分农民就业等。近2年来,派遣5名干部下乡驻村,先后投入资金近30万元用于帮扶工作,2015年脱贫18户(67人),较为满意地完成了帮扶工作任务。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医院还将持续发力,与当地党委政府一道,为早日实现脱贫攻坚任务而努力。

对确有困难住院的患者,中医院党委和广大职工奉献爱心,2015年11月,家住湄潭县的残疾儿童赵灿灿患I型糖尿病并酮症酸中毒,中医院不仅免除了赵灿灿住院治疗的医药费,全院职工积极捐款并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呼吁,为赵灿灿募集爱心捐款5万多元,。赵灿灿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如今已经在聋哑学校正常学习。此事被遵义市各大主流媒体争相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影响。

三年同心同德,三年攻坚克难, 2016年5月,遵义市中医院通过市级文明单位创建评审,获得由遵义市文明办颁发的2013-2015年度遵义市文明单位荣誉称号,8月通过中共遵义市遵委〔2016〕55 号文件授牌。

路漫漫其修远兮,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贵在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文明意识的增强也是一个反复教育、不断培养的过程。面对过往的成绩,中医院全体职工深感自豪,但没有骄傲。中医院院长刘勇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中医院将继续坚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文明创建精神实质和内涵,继续贯彻以“病人为中心,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努力提高医疗质量,增强服务意识,把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不断推向新的高度,助推医院全面健康发展,为全市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文明单位中医院遵义市
我为旗帜增辉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老年大学校歌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院
赵县中医院
对灵新煤矿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探索和思考
遵义市关工委:围绕示范抓巩固“五好”组织显活力
中国少年先锋队遵义市第一次代表大会闭幕
凝心聚力 互促共进 实现机关党建与文明单位创建合拍共振
安康市人民检察院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单位
崛起中的钟祥市中医院
习近平总书记在遵义市枫香镇花茂村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