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拿两个苹果”该不该被通报

2016-07-18 11:50
遵义 2016年1期
关键词:商户通报小事

“吃拿两个苹果”该不该被通报

2015年年末,山东省巨野县纪委通报该县某镇干部吃拿两个苹果没给钱。对此有网友轻描淡写地认为“小题大做”,“凡事过了就显得滑稽可笑,犹如春晚小品”;也有人拍手叫好,认为确实不该拿群众一针一线,那么,吃拿两个苹果究竟该不该被通报?

正方 通报“吃拿两个苹果”是对腐败“零容忍”

别拿“两个苹果”的腐败不当腐败

文丨■ 何勇海

2015年年末,山东省巨野县纪委通报:该县镇干部魏衍顺到县城了解苹果价格,在某水果副食超市聊天时,吃了一个苹果没交钱。在另一超市,老板送给他一个苹果当样品,也没有收钱。身为公职人员,吃拿商户苹果,影响公职人员的形象,根据规定,县纪委对其诫勉谈话处理。

这些年来,随着反腐倡廉、优化党员干部作风的持续深入,从中央到各地。都相继围绕“吃拿卡要”等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出台了规章制度,开展了专项治理。我们通常所说的“吃拿卡要”,并没有大小之分,也没有贵贱之别,不能说吃拿了商户两个苹果,就不是“吃拿卡要”,贪心地吃拿了一筐乃至一车苹果,才能算作“吃拿卡要”。否则,“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优良传统就无从谈起。

千万不要小看了“两个苹果”的“吃拿卡要”。今天某位公职人员如果吃拿了商户两个苹果,没有被纪检部门关注到,更不会被诫勉谈话,那么在日后,他极有可能从笑纳一两个苹果、一两包香烟、一两瓶酒水、一两份土特产等小东小西开始,走上越来越胆大的“大拿大要”与大占大贪。“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说的是就是这个道理。近年来,不少小官堕变成“大贪”,就是从贪小一步步滑向贪大的。

两个苹果的“吃拿卡要”,也会给他人造成负面示范。据报道,某县委副书记下乡,乡长在小店里炖了只狗招待,记账时写明“某某书记吃狗一只”。随同乡干部效法,也炖了一只狗,签单时添了两字“又只”。村干部见了,也炖了一只狗,后面再添三字“再一只”。老百姓说:这个书记肚真大,一顿吃了“一只又只再一只”。若该县委副书记管住自己的嘴,从乡长到村干部,岂不是都会管住自己?

古话说得好:“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反腐倡廉,也要从党员干部诸多“小毛病”抓起,从早从快从严查处,使之堂堂正正为人,干干净净为官。拿“吃拿卡要”来说,就是要禁止党员干部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分一毫,不管“吃拿卡要”了什么,就是要让他们“吃”得后悔,“拿”得扎手,不敢有任何“揩油”行为。若等到他们从“量变”发展到“质变”,直至“万劫不复”才挽救,便迟之晚矣。

“小处”不放过 监督更有力

文丨■ 王恩奎

为山东巨野县纪委这一做法大声叫好!镇政府办公室主任魏衍顺,不大不小也是个官儿,“白吃苹果”不交钱,两个苹果不值多少钱,看起来是小事一桩,但是小事影响不小,这也是一种违纪行为,在群众中造成不好的影响,甚至损害了干部的形象,受到通报批评理所应当,一点不冤。

从群众利益角度来说,群众利益无小事,吃不花钱的苹果,不仅是干部嘴馋,而是损害了群众利益,群众的便宜一点占不得,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是我们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新时期,这样的好传统不能丢。

从官员的官德来说,白吃两个苹果,也是一种小腐败的行为。作为官员应该严于律己,从一点一滴做起,干部要拘小节,不能把“小拿小要”不当回事,的确,我们一些干部平时不拘小节,“小处随便”得很,对“小地方”从不注意。平时吃点喝点总认为没关系,收点“小意思”不会犯错误,八小时以外出入娱乐场所搂搂抱抱认为是小事一桩,结果犯了大错误,走上犯罪道路。

从监督角度来说,因小可识人。古人说:“不矜细行,终累大德”“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成”。一个人的道德品行如何,并不一定要等到这个人犯错误才显示出来,其实从这个人的很多细小的问题上就能反映出来,“因小可以识大”。古时崇阳县有一清官县令遐迩闻名,一日晚上微服走访之中,见一位看管金币库房的官吏从库房中出来准备回家,鬓旁所扎的头巾下夹着一文钱,便上前质问,该官吏满不在乎地说是顺手拿的。县令严厉指责,该官吏不但不认错,反而勃然大怒道:你这是多管闲事!一钱何道?没什么了不起的!县令回府后立即写一判书: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然后,令左右将该官吏押来,当众宣判后,立刻将其斩首。

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小的量变可以发生大的质变。防微杜渐,从小事抓起,是多么必要和重要。古代兵法《阴符经》中说:“性有巧拙,可以伏藏,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因此我们在考察任用干部时,不妨多从“小处”入手,从“小地方”来考察干部的德才能绩行,“识人于微”,防止用错人。对于这样细入发丝、小到两个苹果的监督,公众也是欢迎,反腐防腐抓大不能放小。必须从小事抓起。一方面,我们的领导干部,必须以“蝼蚁之穴,溃堤千里”的忧患之心对待自己的一思一念,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之心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坚守人生信仰,常思为政之德,常想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弃非分之想,耐得住寂寞,管得住小节,“小处”千万不可随便,防止从“小地方”打开缺口,“小处”溃堤而悔之晚矣。

“顺吃苹果”被处分既是严管也是厚爱

文丨■ 顾芸瑕

干部因吃商户苹果未给钱受到党纪处分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对此,有人表示“违反规定就该处理”,有人觉得这样的处理“不接地气”,甚至还有人认为相关部门存在“选择性执行”的嫌疑,未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笔者则认为,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严明纪律,尤其要从小事小节严起。所谓“见微知著”,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于细微处见精神,于细微处也见品德。并且,在巨野县纪委通报里面,除了干部吃拿商户两个苹果没给钱的案例之外,还有太平镇镇长工作日饮酒、一公车司机在回单位路上逗留买烟等,因此,不存在“选择性执行”一说。

小事小节不容忽视,对干部吃苹果不给钱这类小事进行党纪处分, 既是严管,也是厚爱,背后更是体现出基层执政理念的转变。顺吃苹果、工作日饮酒等问题看似小事,却是群众最为反感的事情,倘若不加以遏制任由其发展下去,不仅危害群众利益,更会严重败坏党风政风。“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分析贪腐干部的心路历程,几乎都是从“小节”“小事”开始破坏规矩、违反纪律,进而在“温水煮青蛙”中一步步腐化变质的!就干部个人而言,“小节”失守是“大节”不保的缺口,对相关职能部门来说,疏于监管则是“小错”酿成“大祸”的“帮凶”。巨野县纪委正是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切实履行监督执纪职能,但凡发现、查实的线索,不论大小,绝不藏着掖着。只有从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入手,才能有效遏制不正之风,才能让好的作风成为一种常态。

小事小节最能见党性、见人格、见修养。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纪律准则。俗话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再小的恶也是恶,再小的贪腐也是贪腐。小事小节不注意,积少成多,就会量变到质变。如果一个干部连小事小节都守不住,也就很难期待他能在其他事情上有所作为。况且,群众评价一个领导干部的品行优劣,往往就是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小事上来判断。

一言以蔽之,唯有“严”字当头、“细”处较真、“实”处用功,从点滴小事抓作风建设,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组织纪律观念,才能把党风廉政建设引向深入,才能把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到实处。

“两个苹果”被通报是对腐败“零容忍”

文丨■ 朱清建

该怎么看“两个苹果”被通报?一种习惯性的错误直觉就是,是否是小题大做?两个苹果而已,通过日常的工作接触,魏衍顺可能与这些超市主人都很熟悉了,吃个苹果实属正常。另一种习惯性的错误认识,就是两个苹果就被通报,难道我国的反腐已经到了“大贪都抓完,到了苹果级别了”吗?

很明显,以上都是网民的习惯性错误认识。“两个苹果”被通报,是因为我国对于腐败,态度是一直在说的“零容忍”,“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大家都明白,“苹果”虽小,危害不小;“苹果”成群,其害如“虎”;小吃“苹果”,大吃“祖国”,不能姑息,不能放松,这传递出国家在作风建设,在反腐斗争上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老虎”要打,“苍蝇”要打,“苹果”之恶也要打。

除了网民的认识外,还有两种认识,一种是“两个苹果+”怎么看,一种是“两个苹果-”怎么看。被抓的“两个苹果+”会服气,看,“两个苹果”都被通报了,我贪两百万被抓活该,而没被抓的“两个苹果+”看到“两个苹果”的结果也会震惊,原来真的是“零容忍”,必须收手,最好自首。

“两个苹果-”会怎么看,依然是两种可能。一种是,切,原来是到“两个苹果”的级别,没事,我可以继续顺“两根针”——长此以往,被通报、被抓的就是你。另一种正面教材如下,哦,原来零容忍是真的,“两个苹果”都被通报,这是一种很严重的信号,必须收手,接受党中央的作风建设洗礼,做一个合格的党员和干部。

“两个苹果”被通报,经典的案例,透出的信号却是如此强烈而明确——中央对于腐败是“零容忍”,文件上如此,落实中也是如此。被誉为“最严党纪”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有规定“克扣群众财物,或者违反有关规定拖欠群众钱款的”,即便情节较轻也要“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两个苹果”被通报,不冤,是纪检工作“小病严治”“治未病”的体现,是整风肃纪工作,走向日常化、高压化和常态化的信号。

反方监督要用在刀刃上

“吃拿两个苹果被约谈”为什么像花边新闻

文丨■ 王传涛

“吃拿商户两个苹果”就被县纪检部门诫勉谈话,还上了县纪委的红头文件,这事在许多网友看来是小题大做。甚至有网友怀疑,是不是因为上级部门要求下级地方纪委必须要定期上报几起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例,也就是下级地方纪委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导致这种小题大做的呢?

笔者细读了巨野县纪委的红头文件,发现类似小题大做的不只这一个案例。比如,巨野县煤炭局司机在驾驶单位公车时,在一个商店买了一盒香烟,并逗留了十五分钟,这事也被当地纪委盯上了,还给予了行政记过处分。可是,就社会危害性而言,无论是“吃拿商户两个苹果”还是这种有些牵强附会的公车私用,都并不严重,甚至都不够违规违纪的标准,当地纪委如此做法,就很难让人理解。

更重要的问题是,“吃拿商户两个苹果”到底算不算是违反八项规定精神呢?这恐怕要涉及到八项规定的具体内容。而众所周知的是,八项规定主要包括的是调查研究、精简会议、规范出访、新闻报道、警卫工作、勤俭节约等内容,吃拿卡要的问题并没有列在其中。即便是地方政府出台的执行八项规定精神的具体方案中,也基本没有涉及到“吃拿商户两个苹果”这样的事情。如果非要给“吃拿两个苹果”定罪,笔者认为这应该违反的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的范畴。因此,“吃拿两个苹果”这事和违反八项规定精神,有些文不对题。

当然了,我们常说,再小的腐败也是腐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就是要大事小事一起抓。只有这样,才可能建立起作风建设、从严从实的工作新常态。可是,如果纪委的通报总是这样的抓小放大,没有重点,就总显得是一种应付和敷衍,既应付上级的工作任务,又应付群众的反腐情绪。最终的结果恐怕是,反腐与作风建设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语境中,“纪委查不出问题本身就是问题”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但是,此话也未必完全正确。过于迷恋查办芝麻大的小问题,很可能会对当地的大问题形成忽视;盯紧两个苹果可能会导致看不住两吨苹果。我们常说制度的笼子需要扎紧扎牢,但前提应该是不开后门、没有天窗,不出现大的出口。

作风建设也好,反腐也罢,都不能搞一些花边新闻,不能搞得像是花拳绣腿,它需要的是精准办案,而不是糊涂办案,办的所有案子都要有强大的说服力与公信力,都需要根据事实与公共危害度进行严格的审核。

吃拿苹果被通报缘何被吐槽

文丨■ 王文武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看到镇干部因吃拿商户两个苹果被诫勉谈话,不少网友都醉了,甚至吐槽:“干部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时代又回来了?”当然,吐槽声音中更多的是质疑。对于这样一件事,网友之所以想多开涮几句,更多的是事件貌似合理背后的不合常理。

其一,谁举报的?为何要举报?魏主任和司机一起到县城了解苹果价格,吃拿商户两苹果,一个是自己拿着吃的,另一个是商户给的。是司机举报的还是两个商户举报的?若是司机举报的,是为了泄私愤还是公事公办?若是商户举报的,为什么当时不提出要钱而为了一个苹果而举报?是魏主任吃“霸王果”咎由自取,还是有其他难言之隐?

其二,吃拿商户苹果被约谈,巨野县纪委是否存在形式主义?按理说,为了防微杜渐,吃拿商户苹果不给钱被约谈也在理,可总给人一种小题大做的感觉。一些网友质疑,放着重要案子不查,揪着两个苹果不放,是形式主义,还是避重就轻?如果巨野县真清廉到干部吃拿群众两个苹果都要查的地步,巨野县就是世界首善之地了。

其实,巨野县的这份通报还有个疑点,也可以说是笑点——第四个案例是县煤炭局驾驶员在回单位路上,倒了杯水,买了盒烟,耽误了15分钟,被通报“公车私用”,被行政记过……巨野县纪委通报的5个案例,两个太“典型”

依纪诫勉比盯着苹果重要

文丨■ 黄磊

一名办公室主任因为两个苹果而被诫勉谈话,其力度显然超出了民众的预期,以至于讨论的观点亦呈现出两种极端:一种认为这是从严治党的表现,另一种则认为这未免小题大做。然而我们却只看到两个苹果,而忘记了另一个东西比苹果更重要,那就是惩戒标准。

根据中纪委、中组部2005年《关于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和函询的暂行办法》,对党员干部的诫勉谈话有7种情形,前六种分别是不遵守政治纪律、不执行民主集中制、不履行职责且造成损失、铺张浪费、用人失察以及不执行廉洁自律规定并造成不良影响,而第七种为兜底条款不宜做扩大解释。

由此就个案可见,单单两个苹果的损失就对其进行诫勉谈话未免缺乏纪检依据,即便闹的沸沸扬扬也是事后的处置影响,而不能认定为是拿苹果的不良影响,这也不宜本末倒置。当然,表达从严治党、从严管党的态度和决心并没有错,然而在依法治国、依法治党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亦不能陷入主观归罪或者主观归责的范畴,否则难免出现标准的偏颇,最终又失公平,亦难达到公正处理的初衷。

“令苛则不听,禁多则不行”,当我们对事件的处置超越了原本设定的标准,那就不免让更多人对原本的标准产生质疑;而当我们的处分超越了时下民众的普遍标准时,这反而让禁令难以得到有效实施。不仅如此,在物资资源并不匮乏的今天,党员干部与民众之间交往也日益密切,将民众本身并不在意,也是表达心意的超低价物品视为违规,这难免让干群关系出现本不应出现的隔阂,最终反而不利于干群关系的良好发展。

换而言之,即便要进行处置,也应口头责成当事人以归还或者等价归还的方式进行处理,而若动辄使用纪检条例,不仅无助于问题解决,其本身也会应该主观解释、主观归责而陷入越纪处置的怪圈。

抽离具体语境处理难免成闹剧

文丨■ 王甄言

在通报前应该看看魏衍顺到底是干什么去的,抛开这一点讨论魏衍顺拿两个苹果的事仍然不客观,并不符合事实。

那么事实到底是什么呢?请记住,魏衍顺是一名乡镇干部,他到县城超市了解苹果价格。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魏衍顺不是在其权力管辖范围内,魏衍顺与超市不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行政关系,超市也不必巴结魏衍顺,不是给魏衍顺送礼;二是了解市场价格意味着要谈生意,或者为镇里百姓了解苹果市场行情,反正对超市来说,魏衍顺是一个客户。

弄清了这两层意思,再来看魏衍顺拿两个苹果的问题,就简单明了。魏衍顺作为一个普通客户与超市谈论市场苹果价格,两家超市各给魏衍顺一个苹果,要么是在推销其苹果,所以,让魏衍顺尝尝;要么是提醒魏衍顺,其向超市推销的苹果品质要与市场的相当,才会出相当价格收购。意思很明显,魏衍顺不是多吃多占,也不是故意拿超市的苹果不给钱,而是纯粹试吃,是品尝,是判断苹果的品质,为谈生意服务。这就像商家推销新产品一样,有少量的赠送品,或试吃品,是广告开支,不需要付钱。

阐明了这层关系,那么魏衍顺吃一个苹果、拿走一个苹果,都不是问题了。显然,如果这也算问题,那么官员以普通身份在市场上试吃,岂不要也付钱?如果商家不要钱官员就得受处分,不仅太勉强了,也脱了地气,真正变成小题大做了,而且,还浪费行政资源,作些无用功,因为这样的处分本身就是一个笑话,自然没有警示意义。

那么,魏衍顺为何受到了处理呢?只有两个原因:要么草木皆兵,故意吓人,要么把魏衍顺拿两个苹果的事抽离的具体的语境分析,进行抽象处理。实话实说,处理干部拿“两个苹果”看起来纪律很威严,实质上恰恰损害了纪律处理的严肃性,太不客观、理性,反倒成了闹剧,遭到舆论质疑。

猜你喜欢
商户通报小事
WTO/TBT 通报
WTO/TBT 通报
WTO/TBT 通报
WTO/TBT 通报
关于快乐这件小事
每一件小事都又烦又重要
江苏赣榆农商行 上线商户回访管理系统
“543”工作法构建党建共同体
小事不小
工商银行 银行业首家商户发展中心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