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罩通气加骶管阻滞在小儿腹腔镜疝气中的应用

2016-07-18 09:21赵佩君吴开华温清娴陈丽青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6期

赵佩君 吴开华 温清娴 陈丽青

(英德市人民医院 麻醉科 广东 英德 513000)



喉罩通气加骶管阻滞在小儿腹腔镜疝气中的应用

赵佩君吴开华温清娴陈丽青

(英德市人民医院 麻醉科广东 英德5130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中喉罩通气加骶管阻滞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英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腹腔镜疝气手术患儿,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患者随机分成3组(n=20)。A组:喉罩+骶管阻滞联合全麻;B组:气管导管+骶管阻滞联合全麻;C组:气管导管全麻。比较3组的麻醉效果。结果3组患儿HR、MAP、SpO2的值在气腹后各时间点均高于气腹前(P<0.05),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和C组(P<0.05)。A组镇痛评分优于B、C组(P<0.05)。结论针对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采用喉罩通气加骶管阻滞麻醉,操作简单,诱导平稳,呼吸循环稳定,可显著缩短苏醒时间,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技术。

【关键词】喉罩通气;骶管阻滞;小儿腹腔镜疝气

近年来,以腔镜手术为主的现代微创外科发展比较迅速,小儿腹腔镜下行疝囊高位结扎手术与传统开刀手术相比,具有恢复快、无瘢痕、微创、可同时治疗双侧疝或隐性斜疝、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小儿外科术式首选[1]。以往采用气管插管全麻,但苏醒时间长,容易引起呼吸道损伤,术后会导致或者加重肺部感染。应用喉罩通气加骶管阻滞麻醉,可有效弥补上述不足,发挥诱导快、肌松完全、麻醉镇痛、苏醒快的作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英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腹腔镜疝气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探讨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中喉罩通气加骶管阻滞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英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腹腔镜疝气手术患儿,其中男48例,女12例,年龄2~6岁,体质量9~22 kg。评估ASA为Ⅰ~Ⅱ级。无药物过敏史和传染病,根据麻醉方式随机分为3组(n=20)。A组:喉罩+骶管阻滞联合全麻;B组:气管导管+骶管阻滞联合全麻;C组:气管导管全麻。A组男15例,女5例,年龄2.5~6岁,体质量9~20 kg;B组男17例,女3例,年龄2~5岁,体质量10~21 kg;C组男16例,女4例,年龄3~6岁,体质量10~22 kg。3组患儿在年龄、体质量及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麻醉方法术前禁食禁饮。麻醉前30 min肌内注射阿托品0.01 mg/kg,经七氟醚8%诱导开放外周静脉,常规丙泊酚2 mg/kg、芬太尼3 μg/kg、阿曲库铵0.2 mg/kg静脉注射,麻醉诱导成功后,根据分组不同,置入喉罩或行气管插管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采用容量控制通气模式,根据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调整潮气量,气腹期间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在35~45 mm Hg。骶管阻滞:在手术开始消毒前,A、B组患儿取左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于骶裂孔中心垂直进针,穿刺针抵达骶管腔后注入0.25%罗哌卡因(以1 ml/kg用量)。在改变体位时要注意喉罩是否出现移位,气囊充气后有无漏气和呼吸道梗阻,观察胸廓起伏情况,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确保呼吸道通畅。手术中以七氟醚2%~3%吸入维持麻醉,氧流量1~2 L/min,手术结束前5 min停用七氟醚,调节氧流量4~6 L,清除肺内残余七氟醚,持续心电监护。3组气腹压力设置为7~10 mm Hg。

1.3监测指标①用philip多功能监测仪连续监测患儿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分别记录3组在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或插入喉罩成功后各时间点的HR、MAP、SpO2,具体时间点为即刻(T1)、气腹后10 min(T2),术毕(T3),拔管时(T4)、拔管后5 min(T5)。②术后苏醒时间。③术后镇痛情况。采用婴幼儿术后镇痛评分法(CHIPPS)进行评估,根据有无哭闹、面部表情、躯干姿势、腿部姿势、能否运动等行为进行数字评分,每项0~2分,总分10分,观察术后1、2、3 h的评分情况。

2结果

2.1HR、MAP和SpO23组患儿HR、MAP、SpO2的值在气腹后各时间点均高于气腹前(P<0.05),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不同时间点HR、MAP、SpO2比较

2.2苏醒时间A组苏醒时间(8.5±3.9)min, B组和C组分别为(12.5±4.9)min和(20.6±4.8)min,A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和C组(P<0.05)。

2.3镇痛评分A组镇痛评分优于B、C组(P<0.05)。见表2。

表2 3组术后1、2、3 h镇痛评分比较,分)

3讨论

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具有微创、出血少、疼痛轻、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麻醉的选择原则是快速、短效、安全,能解除人工气腹对患儿生理的影响,术后苏醒快,并发症少,可尽快恢复正常活动。

喉罩(LMA)是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一种呼吸道麻醉用具,对于保持呼吸道通畅,降低副作用,促进苏醒等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外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喉腔是一种复层纤毛上皮细胞,一旦受到外来刺激将引发局部水肿,一定程度上使拔管后的通气困难程度加大。由于需要较深的麻醉深度抑制气管插管带来的较强的心血管刺激,麻醉药用量因此加大,致使患儿苏醒时间延长。喉罩通气由于不接触声带和气管,插入时又不需要喉镜引导,相对于气管插管,患者更易耐受喉罩,即使处于浅麻醉时,患者也不会有不适感,相对较低的心血管刺激与较少的药物用量,使得术中生命体征更平稳。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喉罩插入前后及拔管时患儿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血流动力学波动明显小于气管插管,且不良反应较少,术中使用麻醉药减少,苏醒迅速,甚至有研究报道在适当的麻醉深度拔除喉罩,可以减少苏醒期呼吸道的并发症[2-3]。

小儿骶管解剖位置固定,变异少,穿刺成功率高,婴幼儿有较小的骶管腔容积,注药至阻滞平面后,易出现扩散现象,甚至达胸段,可使儿茶酚胺释放减少,对交感-肾上腺髓质所表现出的传出冲动加以阻滞,可有效阻止手术刺激诱导的应激反应,手术操作过程中牵拉反应相对较轻,可发挥理想的肌松与镇痛效果,为手术的实施提供有利条件[4]。术后疼痛被认为是引起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烦躁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采用0.25%罗哌卡因在手术消毒前行骶管阻滞,具有毒性小,感觉运动阻滞分离,延长术后镇痛时间,减少全麻用药,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的优点,观察术后3 h的镇痛效果,骶管阻滞组的小儿镇痛效果好。

综上所述,针对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采用喉罩通气加骶管阻滞麻醉,操作简单,诱导平稳,呼吸循环稳定,全身麻醉用药减少,可显著缩短苏醒时间,提高术后镇痛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技术。

参考文献

[1]李索林,刘琳,王晓峰,等.腹腔镜技术诊治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现状与评价[J].中华小儿杂志,2014, 35(6):406-409.

[2]Park J S,Kim K J,Oh J T,et al.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omparing Laryngeal Mask Airway removal during adequate anesthesia and after awakening in children aged 2 to 6 years[J].J Clin Anesth,2012, 24(7):537-541.

[3]Lee Y C,Kim J M,Ko H B,et al.Use of laryngeal mask airway and its removal in a deeply anaesthetized state reduces emergence agitation after sevoflurane anaesthesia in children[J].J Int Med Res,2011,39(6):2385-2392.

[4]陈玲玲,尹宁,王建设,等.七氟醚联合骶管阻滞在新生儿腹部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12):1211-1212.

【中图分类号】R 614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6.025

(收稿日期:2015-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