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频发呼吸暂停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6-07-18 09:22魏涛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早产儿

魏涛

(镇平县妇幼保健院 儿科 河南 南阳 474250)



综合护理干预在频发呼吸暂停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魏涛

(镇平县妇幼保健院 儿科河南 南阳474250)

【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频发呼吸暂停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36例早产儿,均在出生3 d内发生5次以上呼吸暂停,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儿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呼吸暂停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时心率、SpO2及吸氧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儿需NCPAP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发作次数,减轻其发作程度,缩短吸氧时间,降低NCPAP的应用,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其预后,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早产儿;频发呼吸暂停

早产儿身体各器官及其功能发育尚未成熟,呼吸暂停在早产儿中较常见,是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可达20%~30%,在极低体质量儿中可达50%[1],临床表现为呼吸停止≥20 s,或不足20 s但合并明显的低氧血症、心动过缓或发绀。早产儿频发呼吸暂停治疗不及时可因缺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出现脑性瘫痪、高频性耳聋,甚至呼吸循环衰竭死亡[2]。本研究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频发呼吸暂停的早产儿进行护理,以寻求能有效降低呼吸暂停发生的护理措施,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1月镇平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36例早产儿,均在出生3 d内发生5次以上呼吸暂停,符合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73例,女63例;日龄1~5 d,平均(1.82±0.53)d;胎龄30~36周,平均(33.14±1.57)周;平均出生体质量(1.93±0.74)kg;平均Apgar评分(8.11±0.75)分。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胎龄、日龄、出生体质量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给予对照组患儿温箱保暖、心电监护、气道护理、喂养护理等常规护理。对于呼吸暂停发作未自行缓解者,行托背刺激、弹足底等护理措施。将患儿作普通鸟巢护理:将柔软的婴儿全棉毛巾被对角卷成圆筒状,根据患儿身长围成一个以早产儿枕骨-下肢为长轴,左右肩宽为短轴的椭圆形“鸟巢”。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儿综合护理干预措施:①将室温调至28~30 ℃,播放柔和的音乐,待喂奶后1 h,在患儿清醒、安静状态下,按照前额-下额-头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背部-臀部的顺序依次进行抚触[3]。每天2次,每次10 min。②将一40 cm×70 cm大小波纹式水垫预热至34~35 ℃,放在鸟巢下方,水床下放监护仪的小儿血压袖带,每隔30 min充气振动水床,充气压力为140~160 mm Hg,给予患儿一定刺激以促进恢复。③每天喂奶30 min后给予俯卧位,床头抬高15°~30°,双上肢屈曲上举呈W状,胸腹部垫一小软枕,双下肢屈曲呈M状,头、胸及腹均在水床式鸟巢上,双下肢骑跨在鸟巢两侧。每次俯卧2 h后改为平卧位或侧卧位,每天俯卧时间6~10 h。每15~30 min巡视1次,每30 min更换头部位置,观察鼻部、耳部有无受压。严密观察患儿面色、心率、呼吸、SpO2,每30 min记录1次。

1.3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儿每天发生呼吸暂停的次数,给予托背、弹足底等刺激后呼吸停止的持续时间,发作时心率,呼吸暂停时血氧饱和度(SpO2),吸氧时间及需机械通气(NCPAP)的例数。

2结果

2.1各项指标观察组患儿呼吸暂停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时心率、SpO2及吸氧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各项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NCPAP情况观察组需NCPAP者5例(7.46%),对照组需NCPAP者12例(17.91%)。观察组NCPAP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呼吸暂停在早产儿中发生率较高,主要是由于呼吸中枢未发育成熟,呼吸中枢的神经元联系及组织结构尚未完善,不能及时正确传递很多生理信息,导致早产儿呼吸节律不整齐,易受外界影响出现体温过低或过高,喂奶等行为即可刺激早产儿咽喉部诱发呼吸调节障碍。早产儿的肺泡通气量及潮气量低,肺代偿能力较差,肺牵张反射较差。缺氧是最常引起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因素之一,缺氧会导致早产儿呼吸中枢受抑制,对CO2的反应降低,CO2堆积加重缺氧,导致临床症状逐渐加重。呼吸暂停时心率减慢会导致脑血流量减少,脑细胞受到损害,甚至可能留下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或危及生命。综合护理干预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抚触可增加早产儿迷走神经兴奋性,促进胃排空,抑制胃食管反流,降低呼吸暂停的发生;俯卧位可改善早产儿肺顺应性,降低气道阻力,促进膈肌运动,增加患儿血氧饱和度,且俯卧位可避免呼吸道分泌物或胃肠道反流物阻塞气道,有利于呼吸道通畅,改善患儿通气;振动水床可干预患儿周期性呼吸,刺激呼吸中枢兴奋,促进膈肌及肋间肌运动,缩短屏气时间,刺激呼吸的发生,降低呼吸暂停发生次数及发作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时心率、SpO2及吸氧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儿需NCPAP比例低于对照组。综上,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发作次数,减轻其发作程度,缩短吸氧时间,降低NCPAP的应用,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其预后,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俊霞.早产儿呼吸暂停实施综合护理措施的体会[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6):182-183.

[2]金淑芹,刘金秀,杜占彩,等.简易水床及体位护理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干预效果分析[J].全科护理,2014,12(29):2710-2712.

[3]黄素兰,何少玲,张春丽,等.抚触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6):43-44.

【中图分类号】R 473.72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6.139

(收稿日期:2015-12-10)

猜你喜欢
综合护理干预早产儿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综合护理干预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换药疼痛的影响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观察与分析
早产儿胃液培养在早发性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产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
高原地区早产儿凝血功能分析与输血浆后疗效观察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