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式推进

2016-07-18 18:40周舜南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16期
关键词:螺旋式特征发展

周舜南

摘 要 中国思想史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一条主线贯穿,体现其传承性,然而其主导思想又总是不断地由新思想取代旧思想,呈现立——破——再立——再破的循环往复的曲线过程,并在基础上飞跃。在新旧思想交替的过程中思想家们总是宣传平等思想,提出人文主义,为提高人的地位而呐喊,因而对历史、对政治产生了各种不同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 螺旋式 中国思想史 发展 特征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自从春秋时期老子、孔子创立系统思想体系以后,中国思想界就十分活跃。学派林立,各种思想观点争奇斗艳,互相辩难。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许许多多的学者从各种不同的角度、立场,来研究它,考察它,得出许多不同的结论。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思想家都会集中讨论某一重要问题,形成思想潮流。

1中国思想史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的过程

中国古代思想史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一条主线贯彻,体现传承性,然而它的发展不是直线性的,而是经历了一个立——破——再立——再破的循环往复的曲线过程。战国前中期墨家以其严密的组织、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上》)。“以裘褐为衣,以跂蹻(草鞋)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赴汤蹈刃,死不旋踵”,不畏牺牲的奋斗精神而显赫,“世之显学,儒墨也”(《韩非·显学篇》)与儒家并为显学。孟子曾说“天下之言,不归杨(杨朱,道家代表人物)则归墨(墨子)”,证明了墨家思想曾经的辉煌。

战国后期,“工商食官”的局面被打破,封建个体经济逐渐占主导地位,新型地主阶级壮大,代表新型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崛起,法、儒成为显学,秦朝时放家更成为国家主导思想。法家的严刑酷法、极端君主专制、积极有为思想主张导致了秦的灭亡,法家也就丧失了作为治国指导思想的地位。西汉时,主张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取而代之,成为国家的主导思想。西汉中期,黄老之学不能适应汉武帝恢宏的政治抱负的需要,董仲舒创立的新儒学与公羊学经学顺势取得独尊地位。魏晋时,由于繁琐、迷信与繁文缛节,达到不尽情理的地步,两汉儒学与经学衰落,玄学成为新的思想潮流。玄学由于放任、纵欲,导致统治集团的腐败,从南北朝直到唐朝,佛教思想又成为思想界的主流。后来佛学思想得越来越迂阔,北宋时,理学的研究和争辩行为时尚;明朝以理学为国学以及科举考试的标杆,使,理学成为僵死的教条。明朝中叶,王守仁的心学兴盛一时,后来也很快变得空疏,不切实用。明末清初,随着理学、心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讲究经世致用、崇实黜虚、反对空谈性理,致力于社会政治改革的实学思潮达到兴盛阶段。名家迭出,议题广泛,涉及到工商实业、百姓日用、政治革新、妇女解放,还触及对君主专制危害性的揭露批判。

需要指出的是,这样的循环,不是简单的重复与破立,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一个发展。这种情况说明:任何一种思想体系,如果被僵化,被看成僵死的教条,哪怕是最先进的理论,也是没有生命力的。中国古代思想史的一破一立,也就是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2历次新思潮兴起的共同点

在中国思想史上几乎每一次兴起的新思潮,都带有思想解放的意义,尤以东周、魏晋、两宋、明末清初等几次最为明显。这几次思潮,有这样一些共同点:

(1)兴起于旧思潮陷于困顿之时。那些旧思潮在其兴起的时候,也具有先进性、合理性、积极性,相较于前一思潮的进步性,但是经过一段时期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的验证思想界的辩难,尤其是当它成为僵死的教条时,其论证的空泛、纰漏,体系的缺陷、便显现出来,必须要用更为严密的、精致的、新的理论体系来代替。

(2)新思潮必然要打倒存留人们思想中的旧宗教、旧教条。新思潮的推动者、新思想体系的创立者都具有创新精神、革新精神、大无畏精神,敢于冲破旧思想、旧教条的藩篱与禁锢,敢言人之不敢言者。没有这一条,就不会有新思想出现。春秋时期道儒两家打破了天命神学对人民思想的束缚,魏晋时期玄学要打破两汉儒学与经学对人们思想与人性的压抑,宋代理学打破了佛教思想对人的钳制,明清之际的心学、实学一扫理学的空疏学风,揭露了它“以理杀人”的本质。

(3)他们都提倡人文主义,为提高人的地位而呐喊。旧的宗教教条,总是把一套凝固的,僵死的教条,饰以神圣的光环,强迫人们接受,强迫人们奴隶般地心甘情愿服从统治者的压迫。不提高人权,就不能打倒神权。孔子的“仁”,墨子的“兼爱”,孟子的“民贵君轻”,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玄学家的“任情”、“任自然”,反对礼教对人的压抑,王守仁李贽宣扬的“圣人满街走”,“民之所欲即为善”,都揭示了神学以及君贵民贱、官贵民贱观念的荒谬,在理论上、舆论上提升人特别是下层民众的地位。

(4)他们都无一例外地宣扬平等观念。旧的思想体系,总是把等级制说成是合理的,天经地义的,要求下层人民无条件地接受与服从。新思想必须剥夺上层统治者的特权,才能争得自己的地位。在这些新思潮中,许多思想家提出的“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墨子·尚贤》上)、“万物一体”(阮籍:《达庄论》)、“侯王与庶人同等”(李贽:《焚书》)、君臣“名异而实同”(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等口号,都猛烈地冲击了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等级制。

3中国思想史发展的历史影响

(1)促进了理论思维的深化。新思想体系在克服旧思想的谬误时,会以新的思维方式、引入新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成果,来论证自己的理论的正确和颠扑不破。在这一过程中,新的思想体系必然比旧思想更富于科学性、思辨性、优越性,更能经得起实践与实际事物的检验。人类的思维也就在这里一步一步地深入发展。

(2)在社会上和政治上提升了人尤其是下层民众的地位。从“天有十日,人有十等”,“客皆注家籍”,到田主与佃农以兄弟相称,再到“摊丁入亩”、“永佃制”,就是明证。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1(5).

[2] 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2(12).

猜你喜欢
螺旋式特征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如何表达“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抓住特征巧观察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一秒变酷炫!德国摄影师将螺旋式楼梯拍成“盗梦空间”
螺旋式大田秸秆颗粒反应堆建造复式作业机设计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系统化螺旋式任务驱动教学法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