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怀抱女书梦 万里云山赤子心

2016-07-18 03:38余波
环球慈善 2016年5期
关键词:女书睡莲武则天

余波

2016年4月27日,著名女书书法家胡爱芬精心创作的《木兰辞》《武则天金简》《诗经?周南?关雎》等5幅女书作品被河南博物院珍藏,博物院领导向胡爱芬同志颁发了荣誉证书,并签署了相关协议。

《武则天金简》是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胡爱芬首度使用女书创作《武则天金简》,《武则天金简》相关作品系首次被河南博物院收藏。

此次入藏,具有非凡的意义:

其一,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久视元年(公元700年),武则天于中岳嵩山峻极峰顶投放金简一通,乞求上苍降福免灾,保佑自己延年益寿,天下百姓永享太平,中华江山昌盛不衰。武则天金简祈福禳灾,不仅反映了武则天的内心世界,更是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迄今为止,武则天金简是中国发现的唯一金简,更是现存唯一的属于武则天的文物。三个唯一性决定了金简的价值所在。

其二,女书是世界唯一的女性专用文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历史可以上溯到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时期。2016 年4月19日, 女书走进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所在地万国宫, 开展为期 9 天的展览,以此纪念第七个“联合国中文日”。胡爱芬以女性专用文字来书写女皇武则天金简,意义非同凡响。

除此之外,2011年11月22日,胡爱芬女书书法作品《春江花月夜》已被中国文字博物馆永久珍藏。

女书是一种旷世绝美的文字。曾几何时,她寂寞地徘徊在江永古老的街巷,抑或伴着潺潺的潇水无语东流。

岁月荏苒。终于石破天惊,女书出世!人们讶异于她的惊艳,久久沉浸于她述说的千年深闺的往事。

那是一个亘古未解的谜题。很久很久以前,在湘楚古老的乡村,纺纱织布是女子的宿命。千丝万缕的纱在织机里绵延、流淌,女人们不为人知的心事也随之堆叠、激荡,最终不可遏制地奔泻千里——女书自此肇生!尔后,一颦一笑、幽怨哀愁都凝结在这些长菱形的文字中,仿佛心间手端的独舞。我不禁掩卷遐思:苍梧之野,云山韶口,巡幸三湘的帝舜是否在一个不眠的秋夜,借着渔火的幽明,深情地摩挲过这些字迹?寂寞梧桐,深宫重锁,远离故土的玉秀姑娘是否辗转反侧、凝望着远天的那弯缺月将思乡的潸潸珠泪遗落在巾帕之上?

女书流传于湖南江永、道县等地,是世上唯一由女性创制并使用的文字。2005年,女书以“全世界最具性别特征的文字”被收录于《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2006年,女书习俗被列为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学者基于女书文字与原始古夷文的笔画、造字法类同,认为女书便是传说中帝舜时代的官方文字;著名学者谢志民教授则根据女书字符和甲金文字之间的紧密关联,论证出女书文字最迟在殷商时代就已发轫,并徙转于齐、燕、赵及其近邻地域。

美学家克莱夫?贝尔曾给艺术下过一个著名的定义,即“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而此论也恰好适用于女书。女书是一种弥散着凄美婉约气质的文字形式,承载着女性数千年的情感密码。按照学界通行的说法,女书大致分布于潇水两岸的深闺之中。在这秀美迷幻的楚地,烟波浩淼的江湖所孕育出的是一份摇曳冲淡的人文情怀,以这样的情怀诉诸笔端,使得每个女字都蕴涵深义,并成为充满生命的独特造型单元。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书的价值逐渐为世人所熟知,书法家们从不同角度诠释女书文化,开启了女书书法的新视域。从此,女书不再拘于原生态民间“书写”之藩篱,而被当代书法界所普遍认同。

在国内女书书法家中,有一位值得我们铺陈笔墨加以详述,那就是胡爱芬。胡爱芬女书在理念上延续了中国传统书法的根脉并有所创见,其女字墨沈笔花、真气远出,如枝叶之扶疏,彼此倚让,亦如流泉沦漪而相承映带,触目顿觉生生不息、芬馥清奇。

观其字法,则脱却汉字方正的视觉形态和逻辑规范,以“多”字型取势,或引笔奋力,或纵肆娴娜,状若断还连,势如斜反直;诸多线条在违背、交叉、冲突中寻求平衡和对称,以此实现整体的协调稳定。观其章法,则布列缜密、舒拓有致,看似个个独立、不粘不滞,但每字之弧、斜似乎都与下字辉映互带、意气贯通。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引导着我们的眼睛作一种变化无常的追逐。

喜欢看她作女书。每每一隅兰室、一袅茶香,爱芬女士冥神却想,于静观寂照中求返深心自我,命意挥洒出一派契合化工的线条,审读之,无不俯仰生姿、顾盼有情,一任乌金流淌。

喜欢看她画睡莲。斑斑彩墨飘飞处,幻化千般情愫、万种风情:目之所及,薰风十里,吹皱一方横塘,而碧叶垂露,擎起灼灼繁花——所谓“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大抵说的就是这莲的心事。

莲,既称“荷花”,亦指睡莲。释家素有“花开见佛性”之说,此“花”即莲花,人修行到莲的心境,方才有了佛性。谈到莲花入画,就绕不过莫奈。睡莲是莫奈晚期的系列作品。在他的笔下,看似随意的色块和线条,堆积成不同的时间节奏;而朵朵睡莲,直似暗红的火焰,与虚灵的绿水相契,驰情入幻,流光溢彩——这瞬间的惊艳,长在心底,喷薄而出,美得教人惊心动魄!

胡爱芬十分推崇莫奈,沉浸于斯,心摩手追。然而,她深知绘事之艰辛,古往今来,多少人穷其一生也未能尽窥堂奥,以至有“废画三千”的感言。好在世间万物皆有踪迹可循,画亦然。要成为一个真正的画家,其选择的题材不可太宽,必须先编织一只茧,将自己紧缚其中,而这只茧,便是披沙沥金所得的技巧及前辈的影响。诚如黄宾虹所言,宋人千笔万笔,无笔不简;元人三笔两笔,无笔不繁。用笔简,则易于求变而贯气充盈。以气之流行作喻,若管道(笔迹)变化繁复,气机运转必定受阻不畅;若管道(笔迹)简洁类同,则真气周行无碍。由是,爱芬女士专事莲花,借鉴印象主义的语汇,汲取中国画的传统技法,力求遍涉诸家,化繁为简,终有所得。

为了更好地体察莲的原生形态,爱芬女士往往从书斋中走出,奔赴广袤的大自然求证。每每篱落水边、亭台藕榭,那一番接天凝碧的绿叶、娇娜吐蕊的莲花,无不令她为之心仪,为之慨叹。诚如先贤所云:会景而生心,体物而传神,传之手则为象。于是,在爱芬女士的莲花图中,我们不难看到,她秉着一颗素朴之心,用细腻的笔触刻画出莲之精神,全然有一段真面目溢露于楮笔之间。

胡爱芬笔下的莲花,或纵逸,或雅秀,各具风神,摇曳生姿。尤其是她的国画睡莲,不意囿于细枝末节,率性挥洒胸中芳馥,其丰富的水墨层次、空灵的笔触,洗净铅华,将睡莲的千般姿态、万种风情一写尽然。水光花影。睡莲开在池面,气静神闲地伸向长空,心无挂碍地仰观苍穹。看吧,那苍莽氤氲的绿叶半在春波,粉红的、洁白的花朵低吟轻诉、圣洁朗耀,直至温暖灵魂。作者仿佛纵身大化,将西画的视觉节奏与中国画的畅神写意集于一身,诗情弥漫,气韵横生,范铸出东方式的梦幻心境。这般睡莲,似乎已不再是我们常见的那种植物,而是凝聚成花之光华,透露出静观的自由和觉悟,直至浩渺的宇宙和深邃的人心……

我时常觉得,胡爱芬的作品抱朴守一,浑如美玉,直似其人。数十年来,她用女书和莲画同这个世界发生关联:世间万象经过她的静思抽取,最终诉诸纸面,转换成极为凝炼、丰富的线条构架,由此赢得无数读者的掌声。然而她却依旧内敛,因为她懂得,一个书画家毕生的求索,何尝不是一种持久的自我发现与追寻呢?或许,艺术家可以征服所有的观众,但实在难以欺瞒自心;真正的书画,务须寂寞和淡泊的特质——毕竟,书画的终极涵义,其实只是一种胸无尘滓、抛却名利的禅心之迹。

说到“禅”,又想起了“善”。胡爱芬为人爽直、宅心仁厚。许多过往的岁月,她把自己艰苦创作的女书长卷和睡莲画作,通过无数次拍卖的形式,得款捐助给慈善事业;她还为诸多寺院书写《心经》《金刚经》,留存藏经阁,祈福僧家和信众。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她特意将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武则天金简》用女书加以创作,祈祷天下百姓永享太平,中华江山盛世永年。迄今为止,博物院这枚《武则天金简》是我国发现的唯一金简,更是现存唯一的属于武则天的文物,而胡爱芬慧眼独具,使用世界唯一的女性文字对其加以演绎——这三个“唯一性”,决定了女书《武则天金简》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

与人快乐,自己快乐,这是胡爱芬固守的真诚。许多年来,她将春风醴露化作丝雨,润泽他人的心田;细细审读其人生轨迹,才能真正感受到她人格的恒久魅力,才能从其作品中读出一颗拳拳赤子之心。

《乐府?青阳渡》有云:“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诗如白描,平淡天真。莲安静地绽放在天地之间,无所欲求。人的际遇,恰似雨后的那一抹天青,往往可遇而不可揣测。行文至此,不觉唏嘘,因作小诗寄之,以示珍重,诗曰:

九嶷青青潇水平,深巷闻听古歌声。

千秋怀抱女书梦,梦里关山几万重?

溯源辨体窥堂奥,标风立格侔天工。

我于昔年见此作,叹为至宝余泪痕。

点染藕花酣朝露,满纸秋塘烟霞生。

轻翠倚风洛神舞,水光返照菩提心。

运思碑版穷岁月,察变尺牍叙幽情。

身外浮云何足论?愿为长空素月明。

胡爱芬艺术简介

胡爱芬,现为著名女书书法家、女书学者、中国女书文化传承代表人、中国美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南民族大学女书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客座教授、河南省直书法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等。

2011年11月22日,胡爱芬女书书法作品《春江花月夜》被中国文字博物馆永久珍藏; 2013年,美国ICN国际卫视《游在中国》栏目专访了胡爱芬,并制作专题片《一个解密女书的女人》予以播出; 2014年12月21日,胡爱芬专题片在河南电视台公共频道《寻宝中原》栏目播出。中华爱国联合会《祖国》杂志、《河南日报》、《大河报》、《东方今报》、《郑州晚报》、《定西日报》、《书法报》、《宜兴广播电视报》等报刊对胡爱芬的艺术成就进行了专题报道。

2014年10月,胡爱芬参加河南省省直机关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焦裕禄杯”书画摄影展,其女书作品《爱莲说》获得书法类一等奖,该作品被焦裕禄纪念馆永久珍藏,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新闻爱好者》杂志专门在显著位置予以刊登。

其女书书法《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被杭州灵隐寺上院澄光禅寺和大潮山福源禅寺“藏经阁”珍藏;其女书书法《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在广东保利2013深圳艺术品拍卖会上以8.5万元成交;其女书书法作品《美人书》《春江花月夜》在上海2012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以5万元、8万元成交。近年来,胡爱芬女书书法作品受到海内外各界人士追捧,被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大师薛伟、著名考古学家李伯谦教授、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唐浩明、《百家讲坛》主讲嘉宾孙立群教授、清华大学女书研究中心主任赵丽明教授,以及美国、德国、法国、西班牙、中国港澳台等国内外多家机构和个人收藏。

胡爱芬网易博客地址:http:// huaifen.blog.163.com/

猜你喜欢
女书睡莲武则天
MYTH AND MECHAS
睡莲盛放
女书
非物质文化遗产
——女书习俗
武则天的遗嘱
睡莲
睡莲
歌册,独特的“女书”
女书传承和保护的现状与对策
武则天陵墓前“无字碑”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