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适用房居住区景观使用评价

2016-07-19 02:38王颂路毅
山西建筑 2016年9期

王颂 路毅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经济适用房居住区景观使用评价

王颂路毅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结合哈尔滨市群力新区宜居家园二期工程实例,采用POE评价法,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调查分析了该小区的景观使用状况,并提出了经济适用房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合理方法,以提升哈尔滨经济适用房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合理性。

关键词:经济适用房,使用评价,景观规划设计

经济适用住房是指根据国家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安排建设的住宅,由于减免工程报建中的部分费用,其销售价格低于商品房,并只面向需年收入小于相关规定住房困难的家庭销售,具有经济性、实用性、保障性、针对性四个特点。

自2012年以来,哈尔滨市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逐年增加。在2014年,相关部门在面临整个经济下行的情况下仍然竣工21 980套[1]。

此次使用评价主要关注一路高歌猛进的经济适用房建设与越来越多入户的同时,居住区内景观空间及设施的使用情况,通过POE评价的方法对景观进行分析,以得出较为客观的评价,为经济适用房居住区景观合理设计提供参考。

1 项目背景

哈尔滨宜居家园二期位于哈双北路2. 5 km处,是由崂山路、四方台大道、三环路、青海路围合的区域,项目总规模建筑面积40 hm2,小区占地面积约21 hm2,包括住宅、商服及公建物业,其中住宅面积约33 hm2,绿化面积约5 hm2。

2 研究方法

此次评价主要研究小区住户的景观使用倾向性从而对相关设计者的一个设计思路上的引导,借助建筑改造过程中常用的POE方法,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对已建成并正在使用的景观及设施进行评价。

笔者于2015年9月~10月在宜居家园二期以体验访谈的形式深入了解使用该小区景观的态度,同时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4份,其中工作日95份,非工作日99份。调查问卷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使用者的基本特征及其对部分公共设施的使用感受。

3 调查结果分析

3.1使用者基本特征分析

通过对有效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结果见图1~图3。

图1 使用者性别饼状图

图2 使用者年龄饼状图

结合图1~图3中数据结果及访谈了解:该小区使用者多为60岁以上离退人员,且女性略高于男性。笔者分析此结果有如下几点原因:

1)“老龄化”问题。早在1999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已有1. 2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随着医疗水平等方面的提高,目前社会“老龄化”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2)保障性住房政策导致。由于离退,经济收入较少,再加上政策方面的优待,形成了老年人聚集的潜在因素。

3)“上班族”。除老年人之外多为“上班族”,即使是非工作日也在为生活忙碌,这种情况也在侧面突出老年使用者的比重。

3.2小区景观使用状况调查结果分析

使用调查问卷主要关注使用者使用时段、时长、使用偏好及使用的满意程度。分析见图4~图6。

图3 使用者职业类型饼状图

图4 小区景观使用时段饼状图

图5 小区景观使用时长饼状图

结果表明,使用者多在下午1时之间进行1. 5 h左右的活动,据观察,活动地点主要在有健身器材区域和有阳光的开阔地块。根据与使用者的访谈及调查的结果,分析如下:

1)在生理特征方面,老年人的各种机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弱化,感觉能力、行动能力等逐渐下降或丧失,因此,老年人更倾向于身体的锻炼。

2)在心理特征方面,老年人面临更多的惧怕,如寂寞,孤独和被社会遗弃等,而这些惧怕会在相互交谈中淡化。

4 景观及公共设施使用后评价

4.1使用者对于小区内景观及公共设施的正面评价

根据调查结果,使用者对于景观种植方面评价较高,有57%的使用者表示四时有景,观赏性丰富,得到此结果主要是因为以该小区绿化率来说,在同期经济适用房居住小区中属于较高的,并且大部分使用者为老年人,他们对景观种植方面的认识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只求“量”。另外,经观察,活动健身区的使用者最多、使用最频繁。同时从调查结果分析得出也是使用者评价最高的。有63%的使用者表示每天都会去,其中工作日与非工作日的结果相差不大。

4.2使用者对于小区内景观及公共设施的改进意见

使用者对于小区内景观及公共设施的改进意见主要集中在活动空间、活动设施数量及类型、景观照明方面。这三方面都没有很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活动空间的问题主要体现设计者在处理场地时,存在地面高差,并且一味追求形式,大量景观元素堆砌,没能顾及使用者的实际需要。部分使用者反映场地内不能提供遮荫,并且认为廊架仅仅是摆设,没有实质功能。另外,使用者希望能增加活动场地及健身设施,设施的类型也能是倾向老年使用者。在景观照明方面,区内照明设施过少,其中大部分损坏并没有得到及时维修,使得夜间光线明显不足,这与老年使用者逐渐弱化的视力产生了矛盾,存在着潜在的安全隐患。

5 经济适用房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分析

经济适用房居住区景观的使用者多为老年人,而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变化,对居住区环境提出了新的设计理念,规划设计者应本着经济、适用原则[2],在这些基础之上,还要注意按照老年人的特点来规划设计居住区的空间环境,以弥补他们各项功能的下降或丧失,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5.1无障碍原则

老年人对周围环境的反应和适应能力逐步降低,在行为特征上表现为对台阶等设施使用感觉不便,穿越道路紧张、忙乱。因此在老年人到达和使用的空间范围,应尽可能进行无障碍设计,消除地面高差,使老年人能自由移动。

5.2安全原则

由于老年人体弱多病,对于活动场地的安全要求更为迫切。这其中包括:1)交通安全。在老年人主要的行动路线上和活动场地周边,应避免机动车的存在。2)设施安全。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配置老年人的环境设施,确保其安全性。

5.3设施就近原则

由于老年人体能衰退,其涉足的空间范围在缩小,距离在缩短。所以在规划设计时,应根据老年人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性质,灵活组织分散的与社会性活动融为一体的聚集场所,供老年人自主选择。

5.4场所热闹原则

老年人活动场所的位置需要热闹和到达便捷,一般选择在他们易于相聚和不经意间就能到达的地段,如住宅群体出入口、服务中心区等场所,在那里,各种各样的人来来往往,比较热闹,生活气息浓厚;老年人在那里与其他居民有较多的接触见面的机会,使他们更好的融入社会。

5.5自然环境适宜原则

由于老年人身体素质下降,对自然环境的抵抗力变弱,因此,老年人的活动场所需要有适宜的自然环境,并能应对一年四季气候变化。自然环境有以下几方面:1)声环境。宜选择清静、有气息的地块,防止各类噪声的干扰。2)光环境和热环境。宜避免强光强热,老年人对外界气候变化敏感,因此老年人场所应有充足阳光,夏有较好的遮荫。

6 结语

目前对于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力度在加大,作为经济适用房附属的景观规划设计,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本文运用POE法,结合宜居家园二期的具体现状,分析得出在老年人占经济适用房使用者的比重较大的情况下,如何使经济适用房的景观规划设计与建设更有利于丰富和提高老年人的物质文化生活,积极、健康地去使用他们的余暇时间,安度晚年。相关设计者应该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建立与老龄化社会相适应的经济适用房居住区规划设计和建设机制,以此,保持老年人的活力,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哈尔滨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EB/OL]http://www.hrbfdc.gov.cn/start/newsview.asp?n_id=8847,2014.

[2]胡仁禄,马光.老年居住环境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62-63.

On landscape use evaluation of residential areas for affordable houses

Wang Song Lu Yi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Harbin 150000,China)

Abstract:Combining with the second phase of Livable Home in Qunli New Community of Harbin,the paper adopts POE evaluation method,and points out the reasonable method for the landscape planning design for the residential areas of affordable houses,investigates the landscape uses of the complex from the aspect of users,so as to promote the rationality of the landscape planning design of the affordable houses in Harbin.

Key words:affordable house,use evaluation,landscape planning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4. 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825(2016)09-0026-02

收稿日期:2016-01-12

作者简介:王颂(1991-),男,在读硕士;路毅(1974-),女,博士,硕士生导师,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