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孩政策下女大学生企业就业的困境及对策

2016-07-19 18:15储刘平
商场现代化 2016年18期
关键词:全面二孩女大学生

储刘平

摘 要:性别歧视问题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由来已久的问题。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女大学生就业时将会遭遇更为严重的性别歧视。本文将从企业成本,统计性偏见和法律制度不健全三个角度来分析全面二孩政策下加剧的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原因。并且从政府,男性,女性以及社会应承担的责任这四个角度来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全面二孩;女大学生;就业歧视

一、引言

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决定中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从双独二胎到单独二胎,再到如今的全面放开二孩,这是我国人口政策又一重大调整。此次全面放开两孩生育的背景是,中国人口形势已发生历史性转变。这些变化包括生育率进入超低水平,以及性别比失衡、老龄化和少子化等。然而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女大学生可能会遭遇到更严重的性别歧视,在找工作的道路上遭遇更多的阻力。

二、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现状分析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去年在北京等地多所高校的调查显示:高达86.6%的女大学生受到过一种或多种招聘性别歧视,其中80.2%的女大学生认为在招聘过程中存在“招聘信息显示限男性或男性优先”“拒不接收或不看女性简历”“不给女性笔试,面试机会”和“提高对女性的学历要求”等现象。甚至有的私营企业在女职工孕期采取“变岗变薪”的方法来侵害女职工的合法权益。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这一歧视现象会变得更加严重。

三、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原因分析

为何女大学生会受到如此大的歧视呢?下面将从企业成本,社会中的统计性偏见和法律建设三个角度来分析全面二孩政策下加剧的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原因。

1.企业招聘成本过重造成的性别歧视

在劳动力市场上往往是买方市场,企业作为买方,支付一定的工资来招聘员工,当然希望员工为企业创造利润,花最少的支出来获得最大的产出。企业招聘女大学生后,首先要对其进行培训。当女性工作一段时间后,工作变得得心应手,女性也恰好到了适婚适育的年龄。如果女性选择生育,企业必须依法给女性休产假,晡乳假,并且为其保留原有职位,同时支付工资。毋庸置疑,这大大增大了企业录用女大学生的成本。除此之外,企业需要重新招聘新的员工或者重新安排其他人来接手原来职位的工作,这又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而且相当麻烦。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意味着企业要面临女职工休两次产假,企业必须承担更多成本,所以招用一个女大学生,从她的入职,培训,工作,生育,企业要承担昂贵的成本,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当然会选择聘用相对成本较小的男性,这也是性别歧视的根本原因所在。

2.统计性偏见造成的性别歧视

统计性歧视,是将一个群体的典型特征看作该群体中每一个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并利用这个群体的典型特征作为雇佣标准而产生的歧视。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女性在家庭生活中往往会承担更多的生育,抚养子女的责任。雇主可能会片面的认为女性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家庭和孩子,没有精力来做好本职工作,难以在事业上有更大的突破,可能会经常请假或者轻易辞职。从总体特征看,已婚妇女工作后又退出劳动力市场的比例高于男性。雇主容易把这样的总体特征当成是每一个妇女的个性特点。雇主可能会想,我招收一个女大学生进入公司,一开始要给她培训,好不容易等她工作上手了,她又跑去生孩子了,甚至就干脆辞职了,那我所有的心血不就白费了吗?这也是许多用人单位不愿意招收女大学生,宁愿招收资质,能力差一些的男生,这是形成性别歧视的重要原因之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会使用人单位要冒更大的风险来招聘女大学生,所以性别歧视也会愈演愈烈。

3.法律制度不健全造成的性别歧视

我国《宪法》第四十八条明确规定:“中国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训和选拔妇女干部。”虽然法律规定男女平等,规定不能歧视妇女,那为什么性别歧视现象在我国劳动力市场还是屡见不鲜,屡禁不止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法律法规缺乏可执行,可操作的相关法律解释或法律细则。法律规定不得歧视妇女,但是真正歧视了又会怎么样呢?法律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用人单位也没有受到相应的处罚。可见相关执法部门缺乏相应的追责机制,并且执法力度也有待加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部分企业在招聘过程中表面上做到了男女平等,实际上在背地里只录用男员工。与庞大的企业相比,女性职工是一个弱势群体。女性在维权方面往往难以举证企业存在性别歧视的的证据,即使找到了证据,女职工维护权益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维权成本相当昂贵,企业就算输了官司支付的赔偿费用也并不高。并且企业会在后期想尽办法来辞退这样的“麻烦女员工”,并对女员工产生不好的印象。法律缺乏一系列配套的保障措施来保护女性不受歧视,这也是用人单位敢明目张胆的歧视妇女而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四、解决女大学生性别歧视问题的应对之策

我们应该如何来解决这种性别歧视?帮助女大学生更好的参加工作,兼顾好家庭和事业的发展,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下面我从政府,男性,女性以及社会四个角度来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1.政府的责任

妇女生育不仅仅是家庭的事,也不仅仅关系到企业的用人成本,这更关系到国家长期的发展与人口结构的变化。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就是为了缓解我国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政府不仅仅要做到全面放开二孩,更有义务为女性创造一个适合生二孩的环境。法律规定用人单位需要给休产假的妇女支付工资,实际上是将政府应承担的部分成本转嫁到企业的用人成本上。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会进一步增重企业的成本,政府应该对相关企业提供补贴。发展相关产业带动对女性职工的需求,为女性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并鼓励企业招收女员工,对其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大力完善女性生育保险制度,增大对女性生育保险补偿,减轻女性的生育成本。减少企业录用女员工的成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问题。另一方面,全面二孩政策需要一系列的辅助措施来帮助实施,政府需要大力完善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来迎接“二孩”时代的到来,可以在社区内普遍建立公益性的托幼机构来减轻妇女的负担。同时延迟退休政策与全面二孩政策存在结构性的矛盾,政府需要权衡好这两个政策的关系,做出最理性的的选择实现最大的效益。

2.男性的责任

长期以来,妇女在家庭生活中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一方面要生育,抚养子女,另一方面要挣钱养家。全面二孩政策进一步加重了女性的负担,政府有必要建立完善的男性陪产假制度,分担妇女在孕期的辛苦,明确男性在家庭和育儿中的责任,共同承担抚养子女的责任。男性也应该摒除传统的“男尊女卑”的糟粕思想,女性生育是为家庭做贡献,要承担巨大的压力和痛苦,男性应该多给女性一些爱护和尊敬。男女同休产假对于消除性别歧视有重要的作用。

3.女性的自我提高

作为当代女大学生,接受过高等教育。应努力锻炼自身能力,除了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外,还要多参与社会实践,积累社会经验,开阔视野,丰富阅历。提升综合素质,从而提升自己在工作中的竞争力,这样才能在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另一方面,女大学生应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家庭生活做出合理规划,兼顾好家庭和事业的发展。

4.社会风气的改善

社会风气对于性别歧视也有重要影响。社会应明确生育不仅仅是女性的责任,更是女性对于人类传承所做出的牺牲与奉献。的确,女性生育是由其生理特点决定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女性就该负有生育,抚养子女的所有责任。用人单位更没理由根据其生理特点就理所当然的歧视妇女,嫌弃妇女麻烦。女性生育不是一种义务,而是一种权利,女性选择生育是为了家庭和社会的发展,是一种光荣的使命。既然妇女已经尽到了对社会的责任,那么社会是不是应该对妇女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尊重,少一些歧视呢?如果整个社会能形成一种尊敬女性,反对歧视的风气,那么相信性别歧视的现象会越来越少。

性别歧视问题在我国历史悠久,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会使女大学生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人口政策的变化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政府要做的不仅仅是出台一项新的政策,更重要的是配套相关的保障措施来促进政策的顺利执行。当然,不仅是政府,整个社会都有责任一起努力来确保二孩政策的顺利施行,帮助女大学生走出性别歧视的困扰。

参考文献:

[1]候建斌.全面二孩政策或加剧女性就业歧视-委员建议尽快制定反就业歧视法.法制日报,2016年3月15日第009版.

[2]杨河清.劳动经济学(第四版).北京:中国人名大学出版社,2001.

[3]段知力.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才智·Ability And Wisdom,2016.

[4]彭希哲.实现全面二孩政策目标需要整体性的配套.探索,2016年第1期.

猜你喜欢
全面二孩女大学生
“全面二孩”政策下的护理人力资源调查分析及对策
二孩时代,人口生态重建的理性思考
浅析“全面二孩”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高校女大学生自主创业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
基于TRIZ理论的女大学生创业能力与精神培养研究
六字诀健身气功锻炼对女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影响实验研究
“全面二孩”政策下女性生育权的保障
有氧健身操结合瑜伽练习对女大学生体质影响的研究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