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宅子泰山石敢当刍议

2016-07-20 02:34胡兆凡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陇右天水

胡兆凡

(天水市博物馆 历史文化研究部,甘肃 天水 741000)



南宅子泰山石敢当刍议

胡兆凡

(天水市博物馆 历史文化研究部,甘肃 天水741000)

[摘要]石敢当民俗事象是灵石崇拜,与人格化“石敢当”相互融合,形成了立体的石敢当文化,在我国南北方盛行。南宅子矗立的泰山石敢当,反映了该信仰从北方地区传布到天水的地域流变,是研究陇右石敢当遗存和传播路线的重要史料。

[关键词]南宅子;石敢当;灵石崇拜;陇右;天水 ;传布

一、南宅子泰山石敢当

当前,石敢当题材的影视让神话传说人物“石敢当”进入大众的视野。此外,大家有时在街衢要道路口或民居宅基墙根,可以看见一块半埋于地面的小石碑,上面写着“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字样。关于石敢当的文化考证,从《淮南万毕术》、《小国赋》、《荆楚岁时记》、《急就篇》、《舆地碑记目》、《继古丛编》、《南村辍耕录》、《岐海琐谈》、《茶香室续钞》等历史文献,到《关于石敢当》、《泰山石敢当源流考》等文章,都作了许多论述。本文以南宅子泰山石敢当为题,尝试厘清“泰山石敢当”与人格化“石敢当”之间的关系,以及陇右地区石敢当遗存分布,天水泰山石敢当信仰发展变化脉络。

南宅子是明代中宪大夫、山西按察司副使胡来缙的私宅,2006年7月1日改建为天水民俗博物馆。胡氏古民居2004年维修时,从槐荫院内西南角地下一米深的地方挖出一块泰山石敢当石碑,现矗立于桂馥院外西南角。此碑为青白石,通高90厘米,宽26厘米,碑呈“圭”形,方形底座,正面阴刻楷书“泰山石敢当”五字。碑边沿有一道阴刻线,无落款,年代不详,为南宅子镇宅之石。这块石碑边缘虽有残缺,但整体保存完好,是天水地域保存极少的泰山石敢当实物。

泰山石敢当是我国民俗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民间习俗。明、清时期,北方泰山石敢当信仰十分兴盛,天水的泰山石敢当习俗与北方地区发展脉络趋同,属北方范畴。南宅子设立泰山石敢当更是恪守时代要求,传承北方传统习俗的集中体现。

图1 南宅子泰山石敢当

二、陇右地区泰山石敢当的遗存分布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日益引起专家、学者和社会的重视。泰山石敢当是我国流传久远、影响地域广大的典型民俗现象,但学界对于陇右地区关注和研究却很少。目前除了南宅子矗立的泰山石敢当外,2007年在天水麦积区伯阳镇通源寺挖掘出土了一块“泰山石敢当”。此块青色长方形石头,长约三尺有余,重约二百斤,石之正面似有打磨痕迹,石上未有落款,正中楷体阴刻“泰山石敢当”五个大字。除这两块刻石外天水地域再无相关信息披露。定西地区的岷县、漳县,目前存在泰山石敢当的零星记载。与定西接壤的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临夏县、永靖县等地有泰山石敢当的实物和史料记载,2013年,徐光文先生在临夏县先锋乡赵关村赵一社发现一块石敢当青石。石敢当高59厘米,最宽处为25厘米,最窄处为15厘米,上刻“太山石敢当”五个大字。“太山”二字为楷书,“石敢当”为魏体加隶书。和政县据《和政县志》记载:“‘石敢当’这种风俗在和政的城乡尤其在农村普遍地流行可以说最迟从明朝算起,‘石敢当’的风俗在和政地区至少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1]兰州地区榆中县在易君左《闲话扬州》与“泰山石敢当”——《泰山国山议·文献校释与学术新诠》节选之四中写到:“今见最早泰山石敢当字石为明洪武元年金州知州张峦立石,碑今在甘肃榆中。”[2]如今永登县宅墙街口立有刻着“泰山石敢当”铭文石条的习俗。

从以上实物和文献记载石敢当遗存看,陇右地区泰山石敢当集中分布于甘肃东南部,即天水和定西的岷县、漳县,临夏的和政、临夏、永靖,以及兰州的榆中县、永登县等地,河西走廊地区暂无。这就出现了一个疑问,为什么泰山石敢当遗存集中存在于甘肃东南部?

石敢当信仰的形成经历了早期石敢当萌芽阶段、石敢当变异阶段和兴盛阶段三个时期。新石器时代的前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时期,石器正在普遍使用,它使人类抗争大自然的生存能力显著增强,同时存在的万物有灵论赋予石头灵性,对石的崇拜逐渐衍生出埋石镇宅风俗,最终派生出石敢当。从考古发掘方面来看,甘肃永靖秦魏家齐家文化墓地,有少数墓还用小石块随葬,少者仅2块,多者达105块。小石块大多是白色的,少数是灰褐色或浅绿色。这些小石块撒在人骨周围或堆放在一起[3]。另外,1945年春,夏鼐先生在甘肃临洮寺洼发掘两座墓葬,都有大块砾石随葬。这些现象其实是当时生者借用灵石表达特定情感,是我国史前文明阶段灵石信仰的最原始形态。黄河上游进入齐家文化后,中原地区开始步入夏朝,石器逐渐被玉器与青铜器代替,华夏民族的信仰也随之发生改变,玉开始作为辟邪灵物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并保持至今,其时虽然特定石器外观由随葬石块变异为石碑,但人类赋予它的社会属性始终是相同的,都有禁压不祥的意义。再从考古遗迹看,新石器时代天水、定西、临夏、兰州是人类早期活动的重要区域,地区之间文化交流密切。天水的大地湾文化是黄河流域华夏文明的起源,人类活动史距今约8000年。而马家窑文化的中心在兰州、临夏、定西。这些地区地理位置毗邻,文化类型相近且高度繁荣,而石敢当是文化发达的产物,那么石敢当萌芽出现在中华先民最早活动的上述地区便顺理成章。

两汉至唐宋,丝绸之路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对中国尤其西北地区社会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古丝绸之路东段自长安至敦煌,长安、洛阳以西分为三线,即北线、中线和南线。南线由长安沿渭河过陇关、上邽(今天水)、陇西、狄道(今临洮)、枹罕(今临夏),由永靖渡黄河,穿西宁,越大斗拔谷(今扁都口)至张掖。中线与南线在上邽(今天水)分道,过陇山,至金城郡(今兰州),渡黄河,溯庄浪河,翻乌鞘岭至姑臧(今武威)。由于南线绕道较长,因此中线后来成为古丝路主干线。通过丝绸之路路线图可以看出陇右地区的泰山石敢当遗存,恰恰分布于古丝绸之路的南路和中路。古代这些地区区位优势明显,商贸交流频繁,民众社会意识形态积极开放,对外来习俗信仰容易接受。另外,兴盛于唐宋明清的陕甘茶马古道是古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之一,陕甘茶马古道除主干线外,还包括了若干支线。沿褒斜道经留坝、凤县、两当到达天水。到天水后又分为两路:一路经清水到达庄浪等地,另一路经甘谷、武山、陇西、临洮到达临夏;经勉县、略阳、徽县、成县、岷县到达临潭一带,主支线正好完全覆盖了甘肃东南部。石敢当就是通过古丝绸之路和陕甘茶马古道主支线长期的传播影响,由天水到定西,定西再向兰州和临夏不断渗透延展,最终扎根于这些地区。

综上所述,陇右地区的泰山石敢当遗存是西北地区史前文明阶段固有的灵石信仰与后来通过古丝绸之路、陕甘茶马古道长期的商贸文化交流,尤其是明代以来自东向西传布的泰山石敢当信仰相结合形成的民俗事象。

三、石敢当信仰在天水的传布

石敢当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商周时期,人们开始在房基下埋大石镇宅辟邪。石敢当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西汉史游《急就篇》,其言:“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从目前可考史料看,石敢当信仰至少在唐宋时期已经在山东、福建一带流行起来,据《史记》载,唐代造房有埋置“石敢当”习俗,后来逐步向全国各地扩散,最终发展成为南北方通行的民间信仰。学者王成竹说:“直到20世纪末,大概在庐舍墙隅街衢小巷直冲之处,常见者。”[4]

图2 汉中一带泰山石敢当

天水是古丝绸之路重镇,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受历史地理环境变迁影响,在泰山石敢当信仰上与北方地区发展脉络趋同。唐宋时期,石敢当信仰在山东和福建流行,而古丝绸之路要道天水,在商贸交往中虽然受到了石敢当文化的冲击,但从石敢当的发展历史看,当时石敢当信仰尚处于流变阶段,还没有发展兴盛,所以天水受其影响不大。宋元之后,尤其明代以降,随着泰山信仰的发展,石敢当流变为泰山石敢当,在全国逐渐兴盛并广泛扩布,成为南北方通行的民间信仰[5]。

南宋以后,国家政治中心东移,关陇地区远离首都政治经济圈辐射范围,天水此前茶马互市的榷茶和买马司不复存在,文化交流陷入低潮。明政权建立后实行的闭关锁国和移民大迁徙,对天水影响甚大,客观上推动了泰山石敢当信仰的传播。海禁使海上丝绸之路进入衰落期,天水作为古丝路要道、商贾云集之地,在此后的内陆商贸中重新焕发生机,推动了泰山石敢当文化沿黄河流域自东向西的传布。另外,明朝初年实行以发展经济、稳定社会为宗旨的移民活动,历时五十余年,对当时的明王朝以及后来的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根据《明史》、《明实录》、《日知录之余》等史料记载,迁民涉及今天十八个省市的五百余县市,移民总人口超过百万,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不同风俗的交流与传播。与此同时,泰山石敢当影响空间从山东向河北、山西、河南、陕西、甘肃等扩布,到达陇右天水后沿古丝路和陕甘茶马古道支线扩散传播,最终形成现在的陇右地区泰山石敢当遗存分布。

南宅子胡来缙先祖胡国用,祖籍安徽凤阳五河县,曾追随朱元璋打天下,公元1369年徐达率部攻克秦州,随部队驻防而落户天水。南方的兵士将诸如“石敢当”这样的风俗也带到天水,并逐渐固定下来,移民民俗与天水原住民民俗在长期融合过程中重组,形成新的民俗,到胡氏第六代移民后裔胡来缙时完成了转变,习俗更具有天水特色。更为重要的是,南宅子主人胡来缙曾先后任大兴县令、山西按察司副使等职,受到了当地文化的熏陶,南宅子明显具有山西建筑风格特点。河北、山西距山东更近,加之晋商遍及全国,利于文化迅速输入和传播,两地早于天水出现泰山石敢当信仰毫无疑问,当胡来缙在修建南宅子时可能参照了山西尤其晋商大院建筑规制设立了这块泰山石敢当,据此推断它的年代上限为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而且,南宅子的泰山石敢当除了沿传统地理线路自东向西扩布外,最大可能性是通过山西直接到天水这条路径跨越式传播而来,这和陇右地区主要传播线路有所不同。

陇右泰山石敢当在漫长的历史传播进程中,受地域性民俗生活的影响,不同地方其形制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当时石碑被埋于地下,不像现代石敢当大多立于地面上,主要立于宅第大院、重大建筑以及街巷路口,普通民居少见。南宅子和通源寺所见泰山石敢当,均是从地下发掘才得以保存。泰山石敢当多为条形刻石,文字内容简化为只有五个字,用楷书书写勒石,这从南宅子和通源寺的石碑用料、雕刻技法和书写要求等方面都可体现。碑额去除狮首、虎首等浅浮雕,额首只保留简单的线刻,功能逐渐扩展,从镇宅辟邪到防病驱邪化煞等,更加多样化。南宅子泰山石敢当表现了明代天水地域灵石崇拜的行为观念,体现了包括南宅子胡氏家族在内的天水民众渴求平安祥和的心理趋向,侧面反映出当时天水石文化的兴盛。

四、结语

泰山石敢当是灵石崇拜之遗俗。在漫长的流变过程中,刻石与人格化“石敢当”共存并相互融合,最终形成了立体的石敢当文化,共同推动泰山石敢当民俗事象的盛行,其本质都是人们渴求庇佑的精神寄托。研究石敢当民俗事象,考古挖掘和神话传说都不能忽视。1925年,王国维先生在清华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时,开宗明义:“研究中国古史为最纠纷之问题。上古之事传说与史实混而不分。史实之中固不免有所缘饰,与传说无异,而传说之中亦往往有史实为之素地,二者不易区别,此世界各国之所同也。”[6]这说明古史传说尽管有许多神怪荒诞的成分,然而其中仍蕴藏有一定的历史真实,不可简单抹杀。泰山石敢当以石刻为有形载体,与无形的“泰山石敢当”民间故事共同存在,实质都是对泰山石敢当信仰的传承。

图2 汉中一带泰山石敢当

图3“人格化”泰山石敢当

泰山石敢当信仰习俗自汉代肇始,在中国民俗文化和普通民众的生活中产生了深远影响,体现出中华文明的历史延续性和民族化认同价值。2006年5月泰山石敢当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了中华民族向心力。学术领域,王成竹、蒋铁生、叶涛、米运昌、吕继祥、周郢等一大批学者,对泰山石敢当进行了考证论述。然而,目前天水包括陇右地区泰山石敢当实物发现较少,相关研究更少,没有完整的系统性学术研究成果,保存传承方面的差距在不断拉大,保护形势极为严峻。本文以南宅子泰山石敢当为主线,漫谈目前存在于陇右的遗存分布以及天水地域石敢当的传播发展脉络,指出南宅子泰山石敢当与北方地区泰山石敢当文化同源,经与天水地方文化融合后变异扎根,更具有地域性特点和风格。当然,在传播途径和矗立年代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目的是抛砖引玉,以期得到专家批评指正的同时引起学界对陇右泰山石敢当的关注,以产生更多与此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马凯祥,王诏.和政县志:影印 [M].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

[2]周郢.泰山国山议:文献校释与学术新诠 [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13:34 .

[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永靖秦魏家齐家文化墓地[J].考古学报,1975(2): 68.

[4]蒋铁生.泰山石敢当习俗的流变及时代意蕴[J].泰山学院学报,2006(2):2.

[5]叶涛.泰山石敢当源流考[J].民俗研究,2006(4):177.

[6]李学勤.值得肯定的一部区域性通史——读《天水通史·先秦卷》[N].光明日报,2015-7-14(10).

[责任编辑张亚君]

收稿日期:2015-12-21

作者简介:胡兆凡(1981- ),男,甘肃天水人,文博馆员,硕士, 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4630(2016)03-0013-04

猜你喜欢
陇右天水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征稿启事
天水婶与两岸商贸
天水地区的『秦与戎』
浅议陇右革命精神
陇右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理性思考
重返丝绸之路—从天水到青海湖
浅论杜甫辞官西走之原因
中小学开展陇右经典诗歌诵读的实践研究
《天水之镜像》
浅析宋代陇右石刻碑文的记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