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 干扰技术在国防工程信息化管理中的重要性

2016-07-20 06:53李明洋
山西建筑 2016年17期

王 勇 李明洋

(北京卫星导航中心,北京 100094)



GPS 干扰技术在国防工程信息化管理中的重要性

王勇李明洋

(北京卫星导航中心,北京100094)

摘要:通过分析目前制导武器的现状,研究了重点工程的生存能力,并提出了国防工程指挥自动化系统生存概率的初步模型,分析结果表明,GPS干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是维持重点工程生存能力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GPS,国防工程,干扰技术

1 GPS制导武器的威胁现状

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重点工程受到的主要威胁是精确制导武器,从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看,未来高技术战争,即使是局部冲突,也将面临高强度的中远程精确打击。高强度的中远程打击将成为未来重要的作战样式。大量使用精确制导武器打击地下深处目标和加固目标,将成为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重要特点。因此,各类国防工程,防护的重点理应是对精确制导,特别是对GPS精确制导武器的防护[1]。

武器装备和工程防护向来是战争中的一对矛盾,在攻防相克、相互促进中发展。但是随着穿透几米厚钢筋混凝土的精确制导武器的出现和大面积杀伤武器的诞生,工程防护显的越来越落后,高技术兵器似乎正给世人以“每发必中、无坚不摧”的形象[2]。但是如果我们能认真地研究一下战史的发展规律,就不难发现它们之间相克相生的历史轨迹,一方并未被任何另一方取代之。

研究工程防护首先要认识工程防护的对象,随着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武器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各种兵器的破坏效应与日俱增。为了解决攻防这对“矛盾”,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高技术条件下杀伤兵器的破坏效应所发生的变化,使我们的工程防护做到有的放矢、针锋相对。面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常规和非常规武器的突飞猛进发展和兵器家族不断壮大,影响地面战场的主要常规武器(弹药)及过去所忽视而在信息战中不容轻视的GPS制导精确武器等破坏效应成为了防护的重点。同世界上任何先进武器一样,精确制导武器也存在着自身固有的缺陷,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方法加以干扰、破坏[3]。

2 国防工程生存能力初步分析

指挥自动化系统是国防工程的核心和“神经中枢”。下面我

国防工程的指挥自动化系统生存能力,不仅取决于国防工程的生存能力,同时取决于指挥自动化系统本身的信息防护能力。国防工程的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生存能力,主要取决于以下诸要素: 1)精确制导武器的武器性能;2)国防工程的伪装隐蔽能力; 3)国防工程的工程防护能力;4)国防工程的机动能力;5)国防工程空中拦截来袭武器的能力;6)国防工程内的信息防护能力。

国防工程的指挥自动化系统生存能力与其诸要素之间的量化关系式如下:其中,Ps为国防工程的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生存概率;Py为国防工程的隐蔽概率;Pl为国防工程的拦截概率;Pz为敌精确制导武器的命中概率;Ph为国防工程的工程防护概率;Pd为国防工程的机动概率;Px为国防工程内的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信息防护概率。

从上式可以看出,国防工程内的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生存能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若国防工程的隐蔽概率Py、国防工程的拦截概率Pl、国防工程的工程防护概率Ph、国防工程的机动概率Pd有任一项为1且国防工程内的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信息防护概率Px取值也为1,则生存概率Ps=1;若Px取值为0,则生存概率Ps=0。即国防工程若无任何信息防护措施,则生存能力为0,即使国防工程结构上没有破坏。这说明指挥自动化系统本身的信息防护是非常重要的,防护工程是为指挥自动化系统服务的,提高Py,Pl,Ph,Pd,Px任一项的值都有助于生存概率Ps的提高,但代价是不同的,对技术条件的要求也是不同的。从目前防护工程的现状看,要提高国防工程的拦截概率Pl是非常困难的;国防工程的机动概率Pd还没有展开研究,要提高它也是困难的;国防工程的工程防护概率Ph=1也是不可能的,而且每提高一点,代价将是极其昂贵的;降低敌精确制导武器的命中概率Pz是能显著的提高生存概率Ps。由此可见,1)抗GPS精确制导是国防工程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2)对各类国防工程采取多种防护手段,实施综合防护。因此,工程防护提供较为完善的防护措施,不能单纯以经济造价为由忽视提高其综合防护能力。随着破坏力的提高,在增强重要设施抗力的同时,应着重考虑提高其综合防护能力[3]。

3 国防工程防护的发展趋势

对工程防护面临的威胁和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保证安全和稳定,摆脱被动挨打的不利局面,是作战工程防护的首要问题。

3.1工程防护要向主动化方向发展

在信息战背景下的未来战争中,战场工程防护不能再简单的定义为坚固的筑城工事和野战阵地体系,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精确制导武器以及其他高技术兵器的应用,使传统的地毯式轰炸的空中打击方法已被外科手术式的精确点穴打击所取代。工程防护要适应这一变化,在提高工程抗力的基础上,广泛采用新技术,向主动化方向发展,提高工程的生存能力。比如利用GPS干扰技术主动干扰敌方的GPS精确制导武器[4]。

3.2防护技术要向信息化方向发展

工程防护的建设要与信息化武器造成的攻击威胁相抗衡,也必须从“信息”的角度采取新的防护对策和战术技术措施,采用被动或主动信息技术,误导或破坏敌精确制导武器的制导系统,对精确制导攻击实施积极主动的防护。

3.3积极开展一体化综合防护技术研究

当进攻的武器种类越来越多、威力越来越大时,单纯依靠工程防护已显得力不从心,必须确立系统防护观念,进行全面的综合防护,系统防护就是将情报预警、作战指挥、拦截武器、反击作战、电子战、工程防护紧密联系起来,相互取长补短,使作战防护系统的各个要素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统一整体。根据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系统各要素功能之和的原则,发挥出作战防护的最佳效益。“体系对抗”是防护研究的思考中枢,“综合防护”就是“体系对抗”思想的体现[5]。要对多种防护措施、多种因素的机理和关联性进行深入的定量分析,确定其合理匹配与最佳组合。

更新观念,开拓创新,未来高技术战争中工程防护的手段及技术将会高速发展。如工程防护与电子技术、智能技术相结合,形成的电子智能工程防护等[5]。而更多的技术尚待人们去认识、去研究。

研究GPS干扰技术如何有效在工程防护中的应用正是适应现代防护要求的一种新的防护手段,从而使工程防护向主动化方向发展,防护技术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实现系统防护。

4 结语

本文重点探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工程防护的内涵,从防护工程的角度阐述了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国防工程受到的主要威胁,通过分析了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国防工程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生存概率的初步模型,指出GPS干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是国防工程向主动化、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谭显裕.GPS对抗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现代防御技术,2003,31(1):34-37,45.

[2]刘建永,陆云,王源.防护工程中运用GPS干扰技术的若干问题探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五届理事会暨防护工程分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1341-1346.

[3]谭显裕.GPS在导航战中的作用及其干扰对抗研究[J].现代防御技术,2001(3):42-47.

[4]袁俊.电子干扰下GPS接收机C/A码捕获性能的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2,22(5):626-629.

[5]陆云,刘建永,曾京.GPS干扰技术及其仿真应用[J].光电技术应用,2004,19(5):44-47.

中图分类号:P2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825(2016)17-0250-02

收稿日期:2016-04-05

作者简介:王勇(1979-),男,助理工程师们通过分析国防工程的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生存能力来说明国防工程系统相应可采取的主要防范措施。

The importance of GPS jamming technology in defense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Wang YongLi Mingyang
(Beijing Satellite Navigation Center,Beijing 100094,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ctuality of guided weapons,this paper studies the key project of the survival ability,and puts forward the defense engineering preliminary model of the survival probability of command automation system.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GPS jamming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maintaining viability of key projects.

Key words:GPS,national defence construction,interference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