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应届毕业生的招聘和培养流程

2016-07-20 11:07李飞
2016年24期
关键词:招聘流程培养

李飞

摘要:近年来全国应届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升高,用人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如何招聘到合适的应届毕业生是当前大部分用人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简要探讨应届毕业生的招聘和培养流程,以提高用人单位招聘的有效性及人才培养的科学性,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应届毕业生;招聘;培养;流程

国家教育部相关数据结果显示,近两年全国应届毕业生的数量不断攀升,刷新了历史记录,而选择继学深造和创新的学生比例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此种情况下,就业市场的学生比例明显增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往往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知,就业难问题比较严峻。为促进应届毕业生就业,校方与用人单位应当通力合作,促进就业难问题的解决。用人单位应当充分做好应届毕业生的招聘和培养计划,积极制定科学合理的招聘和培养流程,确保用人单位获得心仪的人才,并让毕业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一、招聘

(一)企业宣讲。所谓企业宣讲,就是指向应届毕业生全方位展示用人单位,包括企业文化、用人政策、招聘流程及岗位设置等多个方面,吸引应届毕业生参与到用人单位的后续招聘活动中,企业宣讲是应届毕业生招聘的首要环节。企业宣讲的形式具有多样性,主要包括校园宣讲会、网络宣讲会以及企业观摩等,独特的宣讲形式往往能够获取比较理想的宣讲效果。

(二)校园招聘。就当前用人单位招聘应届毕业生的实际情况来看,校园招聘主要有线上招聘、校园招聘会招聘以及学校推荐三个方面。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将企业宣讲与校园招聘合为一体,有效的节约了人力资源,对时间进行合理分配,是一种比较可靠的招聘方式。为保证招聘的规范性,在实际招聘过程中应当充分做好招聘现场各项工作的流程控制,确保招聘活动的顺利开展。用人单位在校园招聘的过程中应当注意,每年的10-12月份及次年的3-4月份,是毕业生求职的高峰期,用人单位应当结合自身发展情况,选取合适的时机参与到校园招聘活动中,在校园招聘会前期积极与各大高校取得联系,把握机会,招聘适合的人才。

(三)录用。用人单位在招聘应届毕业生的过程中,应当对招聘人数进行限制,人力资源部门应当结合当前企业发展情况及人才需求进行准确的研究和分析,编制可行的薪资预算,最大程度上降低人才招聘的随意性,降低劳动纠纷。在录用应届毕业生后,应当统一规定报到时间,便于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进行统一安排,包括接收、培训等;也可以通过分批报到的方式,减少应届毕业生的等待时间,但此种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用人单位的经费投入。

在应届毕业生尚未正式毕业之前,用人单位应与其签订三方协议。部分用人单位在应届毕业生未毕业之前提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起效日期为学生正式毕业之日,此种方式也具有一定合理性。用人单位应当为未正式毕业的学生购买医疗或意外伤害险,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安全保障。

二、培训

培训阶段是应届毕业生培养流程中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培训和观摩、专业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三个方面,不同的培训项目应当安排合适的讲师,以提高培训效果,应届毕业生的培训工作应当由用人单位中的中高级管理人员或部门骨干担任,规范的培训有助于促使应届毕业生逐渐转化到企业员工的角色上。

基础培训和观摩是应届毕业生作为新员工进入到用人单位后的基础性内容,通过这一环节,应届毕业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企业文化以及各项规章制度,促使应届毕业生更好的适应企业环境,在强化培训效果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应届毕业生培养流程中,专业技能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应届毕业生掌握岗位知识和技能,通常情况下,专业技能培训主要包括专业流程、技术规范、操作规范以及工具应用等多个方面。用人单位的素质培训主要包括时间管理、职场礼仪、职业规划等通用技能,强化应届毕业生的综合能力,与企业文化向实现积极融合,以更好的满足职场需要。

三、见习阶段

所谓见习,就是指实习或试用,企业见习阶段主要包括轮岗和帮带两方面内容,在对应届毕业生进行岗前培训后,其基本掌握了岗位相关理论知识,见习阶段是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的重要过程,是深化自我认知以及检验自我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常情况下,见习分为岗位见习和多岗位轮换,但当前大部分企业采用岗位见习的方式,让应届毕业生直接到拟聘用的岗位见习,以减轻见习的成本投入,实际上是对应届毕业生进行试用。多岗位轮岗与岗位见习存在较大差距,有助于毕业生全面了解企业经营情况、管理水平、业务构成等内容,为用人单位评估应届毕业生以及定岗阶段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都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所以轮岗时,用人单位应当合理选择岗位,尽可能选取重要的业务部门或重要技术部门岗位,对应届毕业生见习期间的工作目标及具体的工作内容进行合理规划,为毕业生配置一名帮带人,加强对应届毕业生的关怀,在工作和生活上都给予一定帮助。所谓帮带,就是以老带新,进行在岗指导和培训,就是师傅带徒弟。帮带人的主要职责是向应届毕业生介绍部门情况、岗位职责,对毕业生见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帮助和指导,充分做好应届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强化应届毕业生的岗位技能,并消除其思想上的消极因素。

四、评估阶段

所谓培训评估,就是指用人单位在培训课程结束或整个培训阶段结束时,通过笔试、问卷调查等评估方式检验应届毕业生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主要目的是促使应届毕业生发现自己在培训和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深化应届毕业生对培训内容的记忆,用人单位依据培训评估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届毕业生个人改进计划,促进综合评估的顺利开展。

所谓见习评估就是指通过问卷调查法、观察法以及行为锚定量表法等评估方式对应届毕业生在各岗位见习表现进行检验和评估,以促进个人改进计划和综合评估的顺利开展。在见习评估阶段,应届毕业生的自我评估就是其对自我能力的考核,通常情况下自我评估与个人改进计划保持同步进行,确保应届毕业生深化自我认知后,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促进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综合评估是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以及行为锚定量表法等多种评估方式的基础上所开展的综合性评估,将各项评估结果赋予权重后,可以得出最终的评估结果,并以此作为用人单位研究和考虑应届毕业生定位及未来发展的主要依据,从而实现人才的合理利用。

五、定岗阶段

岗位意向沟通,是指毕业生经过培训和见习,对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和主要职能部门的运作有了一定了解和体验,在此基础上,对用人单位提供的正式岗位进行意向性沟通。

经过岗位意向沟通后,用人单位就要确定毕业生的具体岗位、级别和薪资水平。其中,定岗主要依据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需求,综合评估结果,以及岗位意向沟通结果;定级可以依据毕业生学历、专业、成绩、学校、资质和综合评估结果等因素,采用强制分布法或排序法,适当区分同一批毕业生的级别,但级别差距不可过大。

用人单位需要为应届毕业生规划未来职业发展蓝图,指引他们与用人单位共同成长。职业发展规划既可以在岗位意向沟通时进行,也可以在定岗后进行,前者可以为毕业生选择岗位提供参考,后者能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规划,效果会有所不同。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提高应届毕业生招聘和培养的规范性和有效性,用人单位应当积极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届毕业生招聘和培养计划,从招聘、培训、见习、评估及定岗五个环节对应届毕业生进行培养,促进应届毕业生岗位能力的提升,确保用人单位获得自己所需的岗位人员,并有效的解决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作者单位: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刘爽.广告学毕业生求职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2

[2]车晨.应届毕业生求职信息搜寻行为研究—意义建构理论的视角[D].南京大学 2015

猜你喜欢
招聘流程培养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H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招聘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浅谈企业财务人员管理的思考及对策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