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带贸易合作的机遇和挑战探索

2016-07-21 13:31湖北工业大学高达
中国商论 2016年20期
关键词:经济带机遇一带

湖北工业大学 高达

“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带贸易合作的机遇和挑战探索

湖北工业大学 高达

近年来,我国经济在不断发展,“一带一路”的提出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建设,为我国区域经济贸易合作带来了诸多机遇。然而,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在区域贸易合作的过程中,我国逐渐出现产能过剩、市场集中、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为我国区域经济带贸易合作带来了挑战。本文主要针对“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带贸易合作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措施。

“一带一路” 区域经济带 贸易合作 机遇 挑战

随着“一带一路”的全面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带贸易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其主要以促进经济要素有序且自由地流动为主,进一步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增强市场的融合,使区域之间的合作范围更大、水平更高。“一带一路”的提出与发展表明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与世界的发展机制相符合,并且在全球化的趋势之下更进一步地深入世界经济体系,在世界经济贸易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其带动了诸多经济地区的发展,打造了一个包容、普惠、开放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为更多地区带来了经济发展的机遇。同时,“一带一路”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产能过剩、产品附加值不足、绿色贸易壁垒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也为区域经济带的贸易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对此,本文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和分析。

1 “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带贸易合作的发展现状

1.1 我国出口总额在不断上升

在“一带一路”建设初期,我国主要以东南亚、西亚、中东等国家为主,从21世纪开始一直到现在,上述地区各国的贸易总额在不断增多,由原来的不足1000亿美元逐渐超过了7000亿美元。由此可见,我国与上述区域国家间的合作愈加密切,贸易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和深入。到2015年为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额度已经超过了2400亿美金,是全国总出口额度的26%;此外,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各个国家的出口总额也在不断的增长,增长了去年的10%,占总出口额度的28%,远远高于全国总体出口额度的增长速度。进口额度也随之增多,约占全国进口总额度的24%。

1.2 经济带周边各国与我国的合作项目不断增多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多数国家具备健全的基础设施,不论是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还是能源、信息等其他项目的建设都在不断地加速,区域范围内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都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机会,目前我国与沿线诸多国家开展建设项目,预计启动的重点建设项目已经多达900多个。

1.3 我国不断加大对经济带周边国家的投资

到2015年11月为止,我国已经对“一带一路”沿线近50个国家进行了企业投资和规划,投资金额已经多达140.1亿美金。与此同时,我国诸多企业还与沿线国家签订了对外承包的工程项目,其合同金额已经超过700亿美金,约占同期合同的一半左右。

1.4 我国获得了愈来愈多的投资机遇

“一带一路”开展以来,我国获得了更多投资建设的机会。“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多存在基础设施缺乏的问题,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在这一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个健全完善的产业链,不论是公路建设,还是隧道、桥梁,我国都具备相应的技术和完善的措施。因此,在投资建设方面,我国获得了更多的机遇。

2 “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带贸易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国内产能过剩

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超过3万亿美金,过剩情况较为严重,从而出现国民财富流失、储备资产风险增大等问题。产能和外汇资产过剩会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的逐步加大,进而导致外汇风险也随之增大,使国际收支失衡,影响企业发展。

2.2 我国在油气、矿产等方面对国外过度依存

近年来,我国各个制造业的能源消耗量在不断提升,而我国油气等资源的存储量并不丰富,并且匮乏程度在不断的加深。“一带一路”沿线存在诸多矿产资源大国,我国的工业发展离不开各项资源的消耗,从而导致我国对外国资源的依存度不断提升。

2.3 获得的经济效益不理想

由于受援助国家的经济能力较差,产业结构悬殊,贸易种类过于单调,导致市场狭小,影响了“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发展,没有为我国带来理想的经济效益。

3 面对“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带贸易合作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政府政策支持

首先,政府应该扶持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发展和建设带动产能过剩的企业,从而实现企业之间的产能转移,带动跨国企业整体的发展,从根本上增强我国市场竞争能力。为龙头企业提供相应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使其能够起到相应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其次,将过剩的产能进行转移。通过政府政策的帮助和扶持实现企业间的产能转移,也可以通过贸易外交,将过剩的产能转移给沿线周边有需求的国家,实现产能的互补。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当地基础设施的发展和建设,还能提升当地的就业率,为我国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再次,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增强产品的附加值。在这一方面,政府应该投入大量资金,提供相应的信息、科技等方面的支持。例如,中央政府为香港提供了一个综合服务的平台,在企业管理和研发方面提供政府的支持和资金的投入,鼓励企业的技术和制度创新能力,为沿线国家提供法律、设计等内容的服务,启动尼泊尔和柬埔寨的援助项目。此外,出口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创新发展战略,提升产品生产和加工的技术含量,使产品获取更高的附加值,促进产品的销售。最后,要与国际贸易紧密相连,合理应对贸易壁垒。政府需要对国际贸易机制和贸易规则有充分的了解,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教训,合理利用相关的国际贸易机制和贸易原则。例如,国民待遇原则、谈判机制等,通过这些机制和原则为我国企业争取更多的进出口利益。

3.2 跨国公司和出口企业积极应对

首先,要提升产品的质量,加强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转变原有的生产方式,以提升产品的质量为核心基础,不断创新生产技术,使我国出口产品能够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如泰安五岳专汽公司,其紧抓“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将产品出口到东南亚、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该公司生产的产品包括军用、民用、集装箱散货等多种样式,依靠海外销售网络,大量出口公司产品。该公司利用了半年时间完成了产品的自主生产装配和研发设计,提升了产品的质量,使其能够与国际市场接轨,具有更高的性价比,获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和需求。此外,出口企业还要根据产业化、规模化等方面的要求,合理规划产品的生产布局,进一步改善工业园区,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低能高产的生产模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的经济效益,进一步增强我国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其次,以跨国企业为首,打造优秀的出口产品。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跨国企业是一个重要的合作桥梁,将其作为出口的中心,实行品牌战略,进一步增强品牌优势,提升品牌内涵,从而占据更大的国际市场。此外,出口企业还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追寻更适合自身发展的品牌经营策略,加大媒体广告等方面的投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如泰安五岳专汽公司十分注重企业文化的建立,利用企业文化进行企业的管理,在企业文化的框架下,凝练五岳企业的特色,其中包括“用户至上、合作双赢”、“有所为有所不为、贴近市场贴近用户”等。其注重“节能”“环保”等品牌形象的树立,对国际市场的需求进行全方面的考虑,将“中国制造”与“节能环保”进行有机结合,突出我国文化内涵和品牌特色。

再次,要实现出口市场的多元化,避免市场的集中。在我国,大部分出口产品都是初级产品,出口的主要国家位于非洲、中东等地区,出口市场相对集中,这就会为企业发展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企业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实现出口市场的多元化。针对不同国家的不同市场需求和消费方式,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不仅有助于已有市场的地位巩固,还有助于避免市场集中所带来的风险。以确保产品质量为基础要求,加强对外宣传力度,提升产品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

最后,企业还可以转移目标市场,将产品出口到更多的国家,实现多元化的出口。根据企业的自身条件进行跨国并购,实现企业的跨国经营,从而可以在当地生产在当地销售。例如,扬州中行紧抓机遇,其与市发改委签订了海外发债合作协议,展开了多家企业的海外并购和融资。其在海外建立的机构已经覆盖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营性分支机构有600多家,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进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市场集中所带来的各类风险。最后,增强企业之间的合作,整合资源优势,进一步推动产业化的整体进程。例如,技术、资金、劳动力等资源方面的整合,进行横向重组,增强企业的基础实力,形成规模效应,扩大工业园区的生产面积,实现产品的标准化生产。

3.3 进出口协会全力支持

首先,要增强对外宣传,合理利用新媒体等宣传方式和手段,增强我国企业的知名度,使国际市场更进一步了解我国企业产品和产品价值,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文化。鼓励企业参加更多影响力较强的国际展销会、博览会等,寻找信誉优良的经销商,合理利用企业资源进行营销,有必要时还可以鼓励和引导国内企业在国外建立相应的销售机构,促进产品的进一步发展。其次,建立出口预警机制,有效规避国际贸易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风险。进出口协会要发挥积极的作用,建立合理有效的预警机制,避免同类产品面对相同的风险,及时了解国际市场的信息,搜集国内外相关动态,并且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和反馈,根据相关信息为企业提供恰当的指导,协助企业有效规避风险。

4 结语

综上所述,“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帮助,促进了我国各项进出口贸易,为我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机遇。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仍旧存 在很多问题和挑战。对此,我国各个企业应该紧抓机遇,积极有效地面对挑战。

[1] 刘卫东.“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与科学问题[J].地理科学进展,2015(05).

[2] 刘慧,叶尔肯·吾扎提,王成龙.“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国土开发空间格局的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15(05).

[3] 申现杰,肖金成.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形势与我国“一带一路”合作战略[J].宏观经济研究,2014(11).

[4] 王坤.“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带贸易合作的机遇和挑战[J].发展,2016(04).

F127

A

2096-0298(2016)07(b)-142-02

高达(1993-),汉族,湖北咸宁人,本科,学士学位,主要从事财务管理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经济带机遇一带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RCEP与房地产机遇
“一带一路”我的梦
你的焦虑,也是你的机遇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