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就业指导体系探索

2016-07-21 13:31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王静
中国商论 2016年20期
关键词:教育者就业指导校企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王静

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就业指导体系探索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王静

本文针对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就业指导体系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结合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体系建设的意义与就业指导的现状,总结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就业指导策略,其中包括企业兼职教师要积极参与到专业化的就业指导中、通过点面结合的方式来建设就业指导教育体系,以及就业评价体系要以质量为导向等,以期能够对我国高职院校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一些具有参考性的意见。

校企合作 高职就业 指导体系

1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体系建设的意义

1.1 关乎到国家与社会的稳定发展

在2014年3月28日,国家国务院的常务会议部署正式加快了我国职业教育体育的发展速度,并且明确的将高职教育融入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范畴中,针对我国现有的高考制度作出了全面的调整与改善。如今,我国正面临着经济下行的风险,无论是就业率还是就业质量均出现了很大的危机,如果想要尽快的扭转这一局面,我国就必须要从创新高职院校的就业体系着手,尽快构建出一套符合高职学生就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较长时间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以后,高职就业指导体系已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改进和创新,并且也可以有效的减少由就业率不高而导致的质量忽视行为。长此以往,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会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工作,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一些有效的促进作用。

1.2 关乎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此来进一步促进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尽可能地为高职毕业生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工作。高职院校需要积极地投身到对新型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上,将区域内的先进企业作为培养高技能水平人才的基础保证,结合当前的岗位需求来设置出相应的专业群,确保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就职企业的认可[1]。

1.3 关乎到大学生人生价值的顺利实现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乐观、积极向上、科学健康的价值观念。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我国的经济结构正在面临着转型与升级,原有的社会状态与风气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尤其是在最近几年,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和普及,越来越多的西方不良价值观念传入到了我国,让很多高职大学生都养成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错误的价值观念。基于此,在高职学生的校园生活中,教育者要提前制定出符合他们未来就业需求与人生发展方向的职业指导规划,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择业心态,摆正自己在社会环境与行业市场中的位置,长时间的处于积极向上的健康状态中。此外,随着高职大学生自我价值的不断实现,他们就会拿出更多的精力投身到和谐社会构建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队伍当中,进而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实现高职大学生群体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现状与问题

2.1 对就业指导缺少应有的重视

高职院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教育者应当拿出更多的精力来投放到对高职学生未来就业的指导工作中。然而,我国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虽然已经开始了对就业指导体系的建设,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却仍然表现出了重视度较低和参与热情度不高的现象。此外,由于高职学生的就业指导本身是一件非常复杂且繁琐的工作,并且要求指导教师本身拥有比较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工作阅历,很遗憾的是,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教育者并没有达到这一标准[2]。

2.2 就业指导方法过于单一

如今,我国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仍然是以传统类型的讲座式模式为主,并不能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展开带有专业特色的职业引导,所以也就会对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带来比较大的负面影响。除此之外,一些高职院校的教育者在开展就业指导讲座活动时,总是会去采用满堂灌式的方法来向学生宣读一些国家与教育部门所颁布的最新政策以及一些教条式的就业技巧,根本无法对高职学生正确价值观念与就业观念的形成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

2.3 就业指导的理论性太强,效果不理想

我国高职院校中的就业指导工作现在仍然以课程教学的模式来开展,比较类似于其他文化类课程的理论式教学。高职学生在面对这些理论知识时只能选择去被动的接受和硬性的理解,根本无法将其有效的应用到就业实践中去。由于高职学生本身就对理论知识有着比较大的反感,所以在通常情况下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和教育者来象征性的学习,严重影响了高职就业指导工作价值的正常发挥。

3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策略

3.1 企业兼职教师要积极参与到专业化的就业指导中

随着校企合作模式的进一步发展,高职院校需要尽快构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就业指导团队,借助企业兼职教师的力量来形成一个专业性较强的就业指导体系。首先,高校管理者要在现有的基础之上调整就业指导团队的人员结构,一方面要选择获得中级以上职业指导师资格的全职教育者,另一方面还要引进一些当地优秀企业中专业的人力资源工作者来担任兼职教师。其次,从就业指导的内容来着手研究,高职院校应该从与自己建立合作关系的企业中聘请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到校园中进行技术指导,为学生讲解行业中的最新动向,帮助高职学生制定出符合他们未来就业需求的职业生涯规划。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更加明确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从而拿出更多的精力来投身到日后的专业课程活动中。最后,高职院校的管理者还可以聘请企业工作者来到校内成立专业咨询小组,针对高职学生当前的心理状态进行系统化的估量,并且对他们的学习模式与学习状态给出客观性的建议,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顺利就业打下夯实的基础[3]。

3.2 通过点面结合的方式来建设就业指导教育体系

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现有的就业指导服务是一项亟待完成的重要任务,就业指导内容的完善需要将专业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地关联到一起,并且还要得到专业教育者、就业指导教师以及企业兼职教师的共同支持。首先,高职院校要聘请行业中优秀的企业家来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未来的职业规划,帮助学生树立起明确的努力和发展目标,进而让他们衍生出更大的学习动力;其次,高职院校应当定期将合作企业中的项目经理与专项负责人邀请到学校中,让他们对本专业的未来就业形势与岗位发展情况来对学生展开系统化的介绍,帮助他们衡量一下自己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准确的找到自己身上所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最后,高职院校还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与多元化的就业服务。由于当代高职学生都是极具个性且喜爱追求独特的95后,因此他们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与追求目标也都各不相同。高职院校中就业指导教师要认真聆听和了解每一位大学生所遇到的就业问题和学习困扰,结合本专业的就业优势来进一步落实因材施教,从根本上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3.3 就业评价体系要以质量为导向

科学化且多元化的就业评价体系是整个就业指导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提高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体系的实践水平,同时还能够帮助高职学生更加准确地了解自己身上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首先,高职院校中的就业指导教育者要全面了解毕业生近期的就业情况,根据他们的变化来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方案;其次,就业指导教育者还要进一步加大对专业特色人才的培养力度,要从源头处来着手调整和改进,竭尽所能的让高职院校毕业生可以在行业市场中具有更高水平的核心竞争能力;最后,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教育者还要充分发挥出评价系统的预警,经常性的对自身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展开全面性检验,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1] 张冬艳,王艳伟,刘洪高.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3(4).

[2] 朱胜宇,陈晨.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9).

[3] 米歇尔,斯道瑞,托马斯.关于战略管理和企业家精神的开发和协调[C]//赫特,爱尔兰,砍普,塞克斯顿.战略型企业家(中译本).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F243

A

2096-0298(2016)07(b)-177-02

王静(1983-),女,汉族,河北保定人,本科,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教育者就业指导校企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