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模式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2016-07-22 08:27彭聪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12期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循证护理腹壁

彭聪华

(四川省巴中市中心医院, 四川 巴中, 636000)



循证护理模式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彭聪华

(四川省巴中市中心医院, 四川 巴中, 636000)

摘要:目的观察循证护理模式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2组患者均应用手术治疗,对照组应用一般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模式。观察对比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状况、护理后生活质量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均中度疼痛,护理后2组患者的疼痛均有所降低,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满意度为96.43%, 对照组为78.57%, 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循证护理; 腹壁; 子宫内膜异位症; 疼痛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指具有生长能力的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腔及宫体肌层以外的部位生长[1], EMs具有远处转移和种植能力, 是育龄妇女常见的良性疾病,主要症状为痛经、盆腔疼痛与不孕。剖腹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AIEM)是最常见的盆腔以外的子宫内膜异位疾病。近年来随着产妇剖宫产率的增加,AIEM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而明确地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愿望相结合,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也是循证医学和循证保健必不可少的环节。本研究就循证护理模式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0月入院诊治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6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于剖宫产术后,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壁肿块与月经相伴的腹壁切口周期性疼痛,经期肿块增大、疼痛显著,经期后肿块缩小、疼痛减轻。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实验组年龄23~37岁,平均年龄(33.2±2.6)岁;初产妇20例,经产妇8例;病程8~30个月,平均病程(18.2±4.1)月;横切口24例(85.71%), 纵切口4例(14.29%)。对照组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33.1±2.5)岁;初产妇20例,经产妇8例;病程7~31个月,平均病程(17.9±4.4)月;横切口25例(89.29%),纵切口3例(10.71%)。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切口类型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应用手术治疗,术前未用药,手术选在月经前后。对于包块较大(直径>4 cm)的患者先给予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3个月,第3针用药后2周行手术。切除病灶周边5 mm以上的正常组织,切下的包块送病理检查。术后未用药。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应用一般护理方法,包括生命体征的检测、体位与活动管理、饮食干预、早期活动指导等。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模式。① 由高年资临床护理人员讲解循证知识,同时指导基层护理人员采取正确的检索策略和途径用以查询相关文献; ② 根据基层护理人员在临床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出询证问题,利用1周时间查询文献; ③ 基层护理人员在高年资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讨论,根据相关证据,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案,根据护理证据的强度分级,正确评价文献的真实性和临床价值,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询证问题: 根据AIEM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手术方法,结合患者要求,经集体讨论,确定疼痛管理、腹壁切口管理、出院指导、心理干预为本次研究的询证问题。

循证支持: 将上述循证问题作为检索词,分别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Press、Highwire等数据库检索近3年文献[3]。护理人员研读文献后,筛选有价值、真实科学实用的护理方案。

针对询证问题的护理对策: ① 切口护理主要是观察切口有无渗液,以及渗液的颜色、性质,保湿切口敷料的清洁干燥。护理人员通过询问、观察等方式,了解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与成都,给予有效的止痛药物,必要时应用自控镇痛泵[4]。指导患者在翻身、咳嗽时按住伤口,减少对切口的刺激。② 切口护理主要是观察切口有无渗液,以及渗液的颜色、性质,保湿切口敷料的清洁干燥,防止感染。③ 指导患者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保持外因清洁,术后1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及坐浴。预防便面、慢性咳嗽等增加腹压的因素。1个月后复查。④ 术前疏导患者恐惧、担忧、焦虑的负面情绪,积极向患者讲解疾病与手术知识,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

1.4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状况、护理后生活质量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疼痛状况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为0~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生活质量评价应用SF-36量表,包括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总体健康五项,以100分为满分,除“躯体疼痛”外,得分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应用不记名调查问卷的形式,包括护理态度、护理内容等,每项各15题,满分30分,总分在24分以上,则为对护理满意。

2结果

2.1疼痛状况

护理前2组患者均中度疼痛,护理后2组患者的疼痛均有所降低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前后VAS评分比较 分

与护理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2.3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满意度为96.43%, 对照组为78.57%,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 分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讨论

孕妇有剖宫产史,出现典型的与月经密切相关的周期性经期腹壁切口瘢痕处疼痛,合并痛性结节或肿块,月经期肿块增大,疼痛加重,经期过后肿块缩小,疼痛减轻或缓解,应首先想到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5-6]。AIEM是剖宫产术后一种较为少见到的并发症,多继发于剖宫产术后2~4年,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的增高,AIEM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7-8]。

循证护理主要是通过检索文献,发现临床护理的问题,分析文献证据,综合评价文献查阅结果,形成科学、实用的最佳证据,从而指导临床[9-10]。由于循证护理模式是以大量的科学经验和证据作为理论基础,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避免了常规护理的主观性,故在国际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认可[11-12]。

在本次研究中,提出的循证问题分别为疼痛管理、腹壁切口管理、出院指导、心理干预。由于AIEM对药物反应差,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因月经前后异位病灶界限清楚[7], 故多选在此时手术。由于病灶常与腹直肌筋膜、肌层甚至腹膜有广泛的粘连[13], 肿块切除范围至少包括周边5 mm的正常组织,切口创面较一般手术大,因此患者疼痛显著且切口容易并发感染。在本次研究中,应用循证护理的实验组护理后VAS评分由(4.97±1.33)降低到(1.72±0.68)分,对照组则从(5.02±1.54)分降低到(2.44±0.77)分,实验组对疼痛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部分患者基于对疾病的不了解,往往会上网查询,所查询的知识零散片面,增加了患者的不安或指导患者错误用药[14-15]。出院指导的意义在于以科学、正确的方式引导患者对待疾病,告知患者注意事项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患者的复发并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并且在循证护理过程中,患者的依从性是影响护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尤其在患者出院后往往依从性降低[16]。因此对患者的出院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倪洁, 陈友国.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不同后续治疗的效果比较[J]. 浙江临床医学, 2014, 17(6): 948-949.

[2]Bowes H, Jones G, Thompson J, et al.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the treatment pathway upon the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of women with newly diagnosed endometrial cancer-A qualitative study[J]. European Journal of Oncology Nursing, 2014, 18(2): 211-217.

[3]侯晓霞, 闫秋菊. 剖宫产术中预防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响因素以及护理干预[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3(2): 197-199.

[4]曹丽华.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原因分析[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2, 33(7): 855-856.

[5]李晓兰, 王琳.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0例诊治体会[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 11(2): 44-45.

[6]林青, 陶容妹, 李苗等.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00例临床分析[J]. 陕西医学杂志, 2014, 43(6): 704-705.

[7]李科凤.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护理体会[J]. 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2, 10(2): 466-467.

[8]张冬梅.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分析[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 18(5): 95-96.

[9]冯建雯. 新式切口诱发在宫内膜异位症的术中护理干预[J]. 内蒙古中医药, 2012, 31(3): 144-145.

[10]高长燕, 叶国柳, 张淑琴, 等. 24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护理[J]. 医药前沿, 2013, 3(31): 162-162.

[11]李秀云, 王秀燕. 剖腹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的临床治疗与护理[J]. 中国保健营养, 2014, 15(1): 450-451.

[12]周智维, 林叶青.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预防护理措施[J]. 浙江医学, 2013, 16(10): 964-965.

[13]刘华. 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护理探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3(3): 227-228.

[14]徐菊. 浅谈剖宫产术中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护理干预[J].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 16(4): 302-302.

[15]康秀芹. 剖宫产术中器械护士的积极干预对防止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的效果评价[J]. 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18): 105-106.

[16]刘利明, 甘群娣, 关静微, 等. 剖宫产术中预防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护理干预[J]. 当代护士, 2012, 16(7): 97-98.

Application of evidence-based care for nursing of endometriosis patients with abdominal incision

PENG Conghua

(CentralHospitalofBazhongofSichuanProvince,Bazhong,Sichuan, 636000)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value of evidence-based model in nursing of endometriosis patients with abdominal incision. MethodsA total of 56 endometriosis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n=28) and control group (n=28). All patients applied surgery, control group applied general nursing,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d evidence-based car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Pain after care, quality of life and job satisfaction to nursing were compared. Resultsbefore treatment, pain of patients in two groups was moderate. After nursing, the pain of two groups were both decreased, and pai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Quality of life after treatment in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satisfaction was 96.43%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78.57%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Evidence-based care for endometriosis patients with abdominal incision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patient's pai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KEYWORDS:evidence-based care; abdominal wall; endometriosis; pain

收稿日期:2016-03-20

中图分类号:R 473.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6)12-117-03

DOI:10.7619/jcmp.201612037

猜你喜欢
子宫内膜异位症循证护理腹壁
鱼刺致不典型小肠腹壁瘘并脓肿形成1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分析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观察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第九届全国疝和腹壁外科学术大会”通知
再次剖宫产腹壁横纵切口150例分析
全腹壁成形术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