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梦想,绽放精彩

2016-07-22 01:58蔡明
初中生世界 2016年12期
关键词:妙手初中生题目

蔡明

责任编辑:薛拥祥email:czstougao@126.com  薛 蓉email:czssjxr@163.com



怀揣梦想,绽放精彩

蔡明

12月26~27日,近300名来自全省各地的青少年写作高手,在老师或家长的陪同下,相聚在六朝古都金陵。这群怀揣文学梦想的孩子,眺望着水的那边,向着文学之路奔跑。昨天下午,同学们进行了一场文学写作的才华大比拼。结束之后,同学们还参加了由《初中生世界》编辑部组织的编辑互动,可见这是一场多么有意义的文学之旅。历时8个月,我们有60多万初中生参与,经历了初赛、复赛和现场决赛之后,在座的同学们都获得了沉甸甸的证书,270名同学获一等奖,20名同学获特等奖,让多少同龄人羡慕不已。此时此刻,自己到底是获一等奖还是获特等奖,蔡老师认为已经不重要了。下面,我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关于两道决赛题

决赛题出来之后,我们的专家都在思考,假如我来写,应该怎么写。只有专家们想透了,同学们写出来的作文才会得到比较客观和公正的评价。“在水的那边”,不就是“在水一方”吗?是的。“在水一方”这一说法源于《诗经·蒹葭》,琼瑶也有部同名小说。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不叫 “在水一方”呢?这就是命题的奥妙所在。不要再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个大家都熟得不能再熟的角度上去想、去写。当然,不是不可以这样写,如果你真的有写作功力也可以把它写得很精彩。但是大家都知道,个性与创造性对于写作而言相当重要。在水的那边,“那边”肯定是写作的兴奋点,但不能只停留在那边,一定要想到“那边”是相对于“这边”的。“那边”是什么样的境界呢?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有多少美好的想象呢?而我们“这边”,又是一个怎样的情形呢?不止于此,同学们还要想到隔着“这边”到“那边”的一道水,一道水它又意味着什么?它又可以隐喻什么?会写的同学,他会把“这边”“那边”“水”三者融合起来,形成独到的构思和独特的意见,所以这是一道看似很朴素的题目,然而又是非常有味道的题目。昨天我发现同学们善于挑战,有五分之三的同学选择了这道题目。

再说“奔跑”。同学们肯定会想到那首歌,“速度七十迈,心情是自由自在,希望终点是爱情海,全力奔跑,梦在彼岸”,还会想到“奔跑吧,兄弟”。如果这么一想,你就认为这道题好像与“在水的那边”都差不多。是的,你想这样写完全可以,其实这是一个大家很熟悉的作文题目,而且它呈现出来的面孔也是很朴实的,“奔跑”这两个字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奔跑”这个行为动作,这种姿态我们再熟悉不过了,而且你只要到网上去搜一搜,以“奔跑”为题的作文,小学生就开始写了,一直到大学生都会写,这类文章特别多。我们评委当中的作家丁立梅老师,她就写过一篇文章《向着美丽奔跑》,她在这篇文章中说,生活或许是困苦的,但幸福仍然可以向着美好跑去。另外,坐在蔡老师身边的祁智老师,昨天就在城墙下参加长跑,而且跑完了以后,浑身大汗淋漓的他跑到了我们的会场。说“奔跑”这道题本身,奔跑是一种运动,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意志,一种挑战,一种品质。它有浅层的,也有深层的,可以引申,可以比喻,可以象征。所以奔跑吧,你可以侧重在姿态的优美上,也可以在力量的呈现上,当然可以在生活的情趣情调上,更可以在生命生存的意义上。

大赛作文精彩纷呈,同学们的作品让评委老师称赞不已,尤其从特等奖的优秀作文来看,有几篇作文蔡老师特别想推荐一下。有一篇小小说,作者是泰州市姜堰区励才实验学校的宋子昂同学,他有着丰富的写作理想,尤其是故事的虚构能力,表现出了文学才华。他用小小说的笔法,借助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塑造了一个小黑的形象,表达了对于理想不懈追求的主题。文章的最后,小黑通过奋斗做了镇长,终于带着他的同事跑到了河对岸,也就是“那边”,到了那边一看,居然还是一个荒岛。然后有了下面的一段话,他说:“在水的那方,桃花源、乌托邦;若有梦想,便是天堂;而且,就在我们身旁。”说到桃花源,也说到梦想,蔡老师就想,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林间,这篇文章有陶渊明《桃花源记》的那种味道。蔡老师还想推荐一个初一女生的作品,她写了一首诗。考试作文大家都知道,“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但是在我们的赛场上,诗歌永远不会 “除外”的。这个同学来自南京,充满着童真和诗意,想象力相当丰富。我们来看看她的作品开头,“在水的那边,是什么呢?年幼的我常想这个问题,或许爸爸妈妈知道吧?我跑去问父母,他们却不屑回答,他们说:‘去去去!小孩子家问什么呀?’在水的那边,是什么呢?好奇的我常想这个问题,或许同学老师知道吧?我跑去问大家,他们却不屑回答,他们说:‘去去去!搞好学习再说吧!’”虽然都是大白话,但是请注意一个个组合之后再一读,它就有独特的情境、意境,但凡一个个情境、意境连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完全可以看到这个同学的诗情和才华。蔡老师想提的第三篇,是一篇议论文。洋洋洒洒的议论文,出自一位初中生之手,让我们评委老师几乎不敢相信。这是来自镇江市外国语学校的孙卓然同学,真是文如其名,让我感受到什么才是任意,让思想的野马在写作的原野上纵情奔驰。这些范文同学们一定要好好地读一读。

再说“奔跑”这道题目,推荐两例,一例是只写了800字的文章,但是让评委老师读后激动不已,她从自己的胖写起,为了减肥而奔跑——最后没有成功,反被同学朋友们嘲笑为 “肥妞”“小猪”“肥猪”,搞得自己精神崩溃,然而在妈妈的开导和帮助下,她明白了外形不重要,内涵才是最重要的,于是她开始了学习之路的奔跑,终于成了学霸,成了奔跑者。文章的最后,她又回到了操场上,再次奔跑,同学们都亲切地叫着她的名字,都愿意跟着她一起奔跑,真是个可爱的小胖子,骄傲的奔跑者。还有一位同学写奔跑,她写了一篇通过童年、小学、初中三个不同阶段的奔跑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奔跑的真实而又特别的情感体验。文章开头就吸引老师,忍不住想回到那次奔跑,那次奔跑就是童年的奔跑,那次在田野上面的奔跑,蝴蝶都追着她在跑,充满了童趣。文章的结尾写得很朴实,却又很感人。第三个画面写她中考以后的奔跑。中学以后的学习生活让她不停地奔跑,上学跑,放学跑,作业跑,都是大运动量的跑,人生是一个快速运动,想停也停不下来。所以当三个奔跑的场景写完了以后,她说我在奔跑中长大,走过了一年又一年,却发现一次次的奔跑越来越美妙,什么时候能再回到家乡的田埂上尽情地奔跑,再回到赛道上挥洒自己的汗水。就是这不经意的两句话,造就了前面的故事,两个场景,递进升华。丁立梅老师看到作品时,她说写这样的作品,就是要有情趣,再说得通俗点,就是要好玩。

好文章背后的故事

优秀的作文背后都有动人的故事和丰富的成长经历。昨天晚上,我和丁立梅老师以及报刊社的各位编辑老师采访了获得特等奖前五名的同学,我们发现几点写作必备要素,蔡老师在此作一个简单的概括:

第一,面对赛题时,但凡写得好的同学,总是在题目上有冷静的思考,扣住题目的关键处,然后用自己的阅读或生活进行对接,进而选择适合自己的表达,写出优秀的作文。

第二,这五位同学的家长指导他们从小读书,读各种各样经典的书。还有的家长指导小孩写日记,从小学就开始写了,而且始终不间断地记事,一直到中学还在写。同样,遇见一个好的语文老师是多么重要。从小学开始再到初中,五位同学向我们回忆了他们的小学或者初中的老师,如何指导他们阅读和写作。同学们提到他们遇到的好的语文老师,眼睛里总是放着光,总是充满着庆幸、喜悦和骄傲。

第三,坚持多思考,平时多写作。这又是每一个孩子都诉说的经验故事,有的孩子在天天坚持写日记的过程当中,还每周写周记,甚至每周写三篇大作,我们听了都吓一跳。在这样紧张的高强度、高密度的学习生活当中,这样的热爱写作,这样的坚持写作,难能可贵。

我们经常说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蔡老师从采访当中就忽然发现了一个定律。什么叫“文章本天成”?所谓“天成”,只有天天练,然后才能成。什么叫“妙手偶得之”?不是说偶得之,是因为妙手才偶得的。“妙手”是哪来的?“妙手”是在一年365天中不断地练啊练啊,让自己这一双普通的手变成写手,变成高手,变成妙手,这样才会“偶得之”。根据专家们的建议,蔡老师在这里提醒一下同学们:一篇好的文章,写作的态度要好,文风要好,不要动不动在前面写题记,甚至最后还写上后记。实话告诉同学们,我们很不喜欢题记类的文章,你们也把我们评委老师的看法转达给你们学校的其他同学,不要把一篇几百字的文章动不动就切分成四五个小标题,这真的不好玩,八百字切分成四五个小标题,一个小标题就写一两百字,这不是在写文章,这是在折腾。

第四,请同学们说自己的话,发出自己的声音,诉说自己的情感,不要说大话、空话、套话。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初中生世界》为同学们搭建了这样的平台,因为有了这样的大赛,我们才有了这样的经历。希望我们每一个初中生的世界,尤其是文学世界变得精彩,也希望同学们好好地回味自己人生这一段的初中生世界。

(根据蔡明老师在本届大赛颁奖仪式上的讲话录音整理,有删节。题目为编者所加)

猜你喜欢
妙手初中生题目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直抒胸臆,妙手慧心
直抒胸臆,妙手慧心
直抒胸臆,妙手慧心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