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职—本科衔接为突破,加快构建现代职教体系

2016-07-22 07:00夏冉
新校园·中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分段课程体系计算机

摘 要:本文通过对计算机应用专业中职与本科分段培养人才项目的探索,从专业剖析的角度进行专业及课程体系的研究。

关键词:现代职教体系;“3+4”分段培养;衔接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和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年,江苏职业教育承接了“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确立了以创新发展实验区为载体,以中高职衔接为突破,加快构建现代职教体系试点。努力探索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3+3”分段培养,中职学校与应用型本科教育“3+4”分段培养等模式,构建了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学制框架。2012年,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五个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启动实施了以中高职衔接为主的现代职教体系试点,积极探索系统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014年江苏有119所中职校、50所高职院校和34所应用型本科的422个现代职教体系试点项目,其中,中高等职业教育“3+3”分段培养204项,中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3+4”分段培养94项,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3+2”分段培养86项,高职与本科联合培养8项,中等职业教育与开放本科教育分段培养30项。从2012年起,三年来,参与试点的本科院校数量从开始的13所增加到今年的34所,层次也在不断提升。2014年参与试点的本一类学校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学院、常州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

一、人才需求背景

从2010年开始,中国软件产业将逐步步入成熟期。IT产业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其迅猛发展的关键是有一大批从事IT技术创新的人才。

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会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聚集各种资源,突破核心技术制约,在软件、计算机与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信息服务和系统集成等技术领域加强创新,促进IT产品更新换代,推动我国由IT大国向IT强国转变,进而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讲,培养和储备高素质的IT人才都显得非常重要。当前IT企业急需高层次人才的智力支持,人才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能力复合型。不仅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熟悉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基本算法、基本设计等高新技术;不仅要掌握软件的安装调试,还要掌握软件的开发与测试;不仅要掌握软件的开发集成,还要进行软件项目管理。

其二,岗位级别高。IT业是一个发展迅速的新技术产业。IT业不仅需要“会操作计算机”,更需要研究如何更好地设计、制造计算机,更好地开发计算机的新系统、新软件、新功能。因此,在IT类企业中,需要更多高级别岗位,有管理类:如项目经理、软件架构师、硬件架构师等;研发类: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系统开发员等;测试类:软件测试工程师、硬件测试工程师、系统测试工程师等;服务销售类:市场营销、售前服务、售后服务、市场推广等。

其三,学历高层次。根据调查,IT企业处于企业发展的成熟期,其人才需要以高端研发型人才为主,具体表现为主要招聘本科学历的人才。高学历人才由于具有较强的认知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受到IT高科技企业,特别受530企业的青睐。

根据社会需求,构建计算机专业的三年中职与四年本科无缝衔接的职教体系,制定新的培养模式和规格,是尽快解决目前计算机人才培养、专业特色不明显的一条可能的途径,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二、人才的专业素质培养

中职阶段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好的文化科学知识、一定的语言沟通能力及英语识读能力和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具备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与较强专业实践技能的中级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技能要求达到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计算机操作员(高级)水平。该阶段重点强调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本专业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本科阶段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理论与实际应用相互结合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复合型、发展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重点增强后续教育课程的衔接性、实践性和职业性,强化计算机理论与实际应用相互结合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够适应计算机及相关系统设计、应用开发和研究工作的需要,能在企事业单位和教育科研部门单位从事计算机系统工程应用与开发、计算机教学和研究等工作。

三、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现状分析

参加“3+4”试点项目的中职学校都是有一定实力的学校。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该校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江苏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开设于是1994年,于2004年成为省教育厅第一轮示范专业,2007年再次被评为省示范专业及江苏省课改实验点,2012年评为江苏省品牌专业。近三年,计算机应用专业发挥区域优势,坚持政府指导、行业引领、企业参与,创新“工学结合,学做交融”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构建“项目载体,岗位模拟”的课程体系,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提升,2013年计算机应用专业成为第三批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更好地为无锡乃至长三角区域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

该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5名,企业常年聘用兼职教师3人,其中正高级讲师1名,副教授1名,高级讲师9人,“双师素质”教师15人,博士学位教师1人,硕士学位教师12名,6名市、县、校各级名师。

该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与神州科技、隆天软件科技、现代办公设备公司等多家骨干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签订校外实习基地协议,建立了相当稳定的学生校外实习场所。满足“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与所学专业相适应的实训岗位,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得到极大提高,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均达到99%以上。

四、“3+4”衔接课程体系的特点

“3+4”分段培养试点项目所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不是简单的“3+4”学历嫁接,也不同以往的对口高职,而是按照七年一体的原则整体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标准,统筹制订文化基础、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课程衔接贯通的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学生中职毕业后经考核测试进入本科高校学习。

1.以往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弊端

目前,中职学生可以通过相关途径进入高等院校继续深造,但是在以往的课程体系中,中职学校与高等院校之间的课程衔接存在以下问题:中职与高校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特别是专业课程和实践技能课程内容重复会更多,造成学习时间的浪费;中职阶段专业课程的设置不能满足高等院校对学生基本专业能力的要求;大多数中职学生的数学、英语等文化基础课程的基础比较薄弱,对高校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有些难以适应,这样对高校专业理论的深入学习和今后学历的继续提升会造成一定的障碍。

2.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1)采用模块化的课程形式。为了做好中职课程与高校课程的有机联系与整合,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宜采用模块化的课程设置。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公共基础课为学生将来进入高等院校进行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利于学生长远的发展;专业课程的设置是本着服务于高校教育的原则,参考高校对接专业的课程设置确定下来的,既要避免与高校课程重复,又要能够为学生将来的专业纵深发展提供足够的知识和技能支撑。

(2)构建“3+4”一体化课程体系。中职阶段课程中的公共基础课要与高校阶段的公共基础课对接,中职阶段的专业课要与高校阶段的学科基础课对接,做到自然过渡,衔接紧密。另外,学生在中职阶段的专业学习过程中,除了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外,中职学校还应组织学生参加行业及劳动部门的职业技能鉴定站、培训定点机构等进行的培训和鉴定,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或培训证书,以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

五、存在的问题及建设思路

1.存在问题

在家长以及社会的传统观念中,职业学校对于学生管理还缺乏针对性措施,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营造浓厚学习氛围以及规范学生管理方面缺少办法。而这些的确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目前“3+4”的生源质量还不是很高,这给后续的教学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另外,多年以来养成的相对轻松的教学习惯使得中职的文化基础课教师在应对普通高中文化课的时候非常吃力。无论是授课难度、资料积累、工作强度还是学生管理以及心理压力都是非常巨大的。因此,“3+4”试点项目的实施不仅仅要考虑学生的培养问题,更关键的还有教师队伍的建设。如何既保证教学质量又减轻教师压力,如何让教师在中职这个大环境下获得心理平衡,如何构建一只力量充足的后备教师队伍等问题应该是眼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建设思路

首先,要从学生管理入手。中职学校应该将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管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管理、外出待人接物的礼仪管理等作为工作重点,将学生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作为改变职业学校形象的重要途径,进而提升职业学校吸引力,消除家长们的担忧。

其次,中职学校要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优势,所有专业课程都要力争理实一体,切实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有条件的项目要组织学生参与技能竞赛,通过这种方式促使专业教学真正能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

另外,学校要充分保障“3+4”核心课程任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教师待遇、教师进修和培养、教师个人成长规划等多方面给教师提供有利条件,让教师以能够参与“3+4”试点项目为荣,而不仅仅是压力和负担。毕竟,归根结底人才是这个项目中最关键的因素,只有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才有可能走得远、走得好。

参考文献:

[1]施俊,袁德正.中高职与应用本科分段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衔接机制[J].教育与职业,2014(32):42-45

[2]刘振海,胡修江.“3+4”中职与本科分段贯通培养课程的一体化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17):29-32

作者简介:夏冉,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建设有效和教学。

猜你喜欢
分段课程体系计算机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2018年—2020年山西省普通高考成绩分段统计表
中国计算机报202007、08合刊
分段函数的常见题型及其解法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例谈分段函数单调性问题的解决
寻求分段函数问题的类型及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