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轮椅篮球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6-07-23 06:13王治丹
运动 2016年24期
关键词:篮球队残疾教练员

王治丹

(大连市残疾人康复文体活动中心,辽宁 大连 116015)

我国轮椅篮球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王治丹

(大连市残疾人康复文体活动中心,辽宁 大连 116015)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录像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残疾人轮椅篮球运动进行了专题研究,从当前轮椅篮球运动发展现状出发,研究未来轮椅篮球发展的对策。

轮椅篮球;发展现状;对策

轮椅篮球是残疾人体育中最受欢迎的运动之一。对残疾人运动员的解读发现,他们具有无畏艰险、坚持不懈地用自己残缺的身体来完善自我的精神。从群众体育上讲,它可以帮助残疾人积极康复,融入社会。而在竞技体育水平上,它可以让残疾人成为特殊体育人才,取得优异成绩也可以为祖国增添光彩。然而,轮椅篮球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其中缺乏团队和运动员、训练条件差、缺乏竞争机会、资金来源渠道窄、关注度低的问题更为突出。通过对中国轮椅篮球的调查和研究,以及目前的发展现状,挖掘轮椅篮球最大优化的社会价值,使更多的残疾人加入轮椅篮球运动,也为使整个社会更多地了解轮椅篮球。

1 研究现状

1.1 我国轮椅篮球参赛队伍数量

在当下,残疾人体育工作已成为中国 “奥运会荣誉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残疾人体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我国残疾人运动会中,轮椅篮球队的参赛队是最多的,比赛时间是4年1次。其次是中国残疾人体育协会每年举办1次(和残运会错开)全国轮椅篮球锦标赛。中国轮椅篮球从第2届唐山残运会被确定为正式比赛后,正式步入了发展的正轨。参赛队伍也逐年增长,27年来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经过调查发现,我国轮椅篮球在21世纪初发展非常缓慢地,2005年后,它发展迅速。队伍数量的增加,不仅使体育运动更加受欢迎,而且提高了我国的整体竞技水平。但这也反映了我国轮椅篮球运动发展中的2个问题。一方面,虽然比赛是相对固定的,但比赛制度不系统,常年比赛很少,而且缺乏内部和外部的交流。经调查,亚太地区轮椅篮球比较发达的国家,如日本,不完全统计有100支队伍。在中国有近900万残疾人,如果按照上下肢残疾各50%,根据概率计算,那么下肢残疾人应在400万左右,但轮椅篮球队少之又少,在中国轮椅篮球的发展不是很受欢迎。另一方面,很多球队参加比赛后,由于缺乏资金,无法保证训练和比赛,比赛结束后就解散了,如江苏队和山东队。这种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轮椅篮球运动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1.2 我国轮椅篮球运动员年龄

运动员的年龄与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成反比,在达到一定年龄后,竞技状态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运动员在年龄上的合理组合,可以反映出运动队的成熟程度及其管理。它关系到一项运动的前景。因此,掌握运动员的年龄和结构是很有必要的。以2014届全国轮椅篮球锦标赛5支比较稳定的球队北京队、广东队、辽宁队、浙江队和江苏队的运动员调查发现,由于残疾人运动的任何项目上都没有年龄限制,所有年龄段的残疾人都可以参加,轮椅篮球运动员的年龄是极不合理的。突出问题是后备人才严重短缺,年龄断层突出。

1.3 我国轮椅篮球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状况

许多残疾人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自己的身体畸形所造成的贫困形象,使他们经常受到许多恶意的蔑视和愚弄,这给他们带来的伤害是不可估量的,这是他们有心理自卑、偏执和抱怨的直接原因。害怕与人交往,不想参与沟通,这是更糟糕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了自己的心理压力。

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享受着和正常人平等的权利,他们渴望体验参与和竞争,为了带来愉快的情感体验,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可以使残疾人忘记自己的身体残疾,最大程度地恢复到正常生活中去。而轮椅篮球对残疾人起到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参加体育运动的动机不是创造优异的成绩,而是更加强调主动参与,增强社会交往,体验运动的乐趣,驱逐恐惧、沮丧,增强生活的信心。良好的学习动机是学习知识、提高专业运动技能、锻炼意志品质的前提。因此,掌握轮椅篮球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参与体育动机是非常必要的。

轮椅篮球是适合大多数下肢有残疾的残疾人,只要学会了如何驾驶轮椅技术,就可以参加。它不仅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也能带来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满足。运动员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以其非凡的努力和汗水,向人们展示他们在运动场上高超的运动技能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自我改进,与命运做斗争的勇气和意志力都深深地鼓舞着每一个人。这正是轮椅篮球运动员为社会做的特别的贡献。在促进全民健身的过程中,轮椅篮球这项运动也实现了他们的社会价值。

1.4 我国轮椅篮球运动员的医学分级

不同于正常篮球比赛,轮椅篮球运动员必须先医学分级,他的身体功能被分为其自身的性质和残疾程度,这将直接影响到身体发挥,分类是为了促进比赛公平竞争。身体机能越好,残疾程度越少,其医疗功能的得分越高;反之,身体机能差的残疾程度越严重,则得分越低。

根据国际轮椅篮球联合会的规定,残疾比赛的运动员必须有经诊断的10%的下肢残疾才能取得参赛资格,而上场的5名队员医学分值总和不得超过14分,也就是说,每个队员的医学平均分值为2.8分。分级标准中,2分以下的设定为重度残疾;2.5~3.5分的为中度残疾;4分以上的为轻度残疾。统计结果显示,有中度残疾的运动员数量最多,占44.1%。达到4分以上占21.5%,可以说,这个比例是相当高的。这表明中国轮椅篮球运动员的医学分值比例不够合理。这一点将直接影响到教练员在比赛中部署和战术安排,低分的球员将不得不打满全场不能休息。而球员本身具有较高的伤残程度,身体表现不佳,长时间、高强度的竞技比赛势必会对其身体造成伤害,不利于自己身体的康复。因此,目前中国轮椅篮球运动员的临场配置是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应增加低分值也是中等残疾运动员的选材和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技术水平,提高我国轮椅篮球竞技水平。

1.5 我国轮椅篮球教练员情况

教练员在竞技体育中起到关键的主导作用,一名优秀的教练员是一支运动队伍的核心,直接影响着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以及竞技水平的高低。经调查得知,目前我国没有真正的轮椅篮球教练员队伍,几乎都是业余兼职性质,在赛前被体育局或体育院校临时委任。他们大多从事正常人篮球运动的相关工作,并没有从事过有关轮椅篮球的工作,对轮椅篮球这项特殊的运动了解甚少。甚至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男子轮椅篮球队的主教练徐元生指导在刚接手球队时,对轮椅篮球的规则、技术都是一概不知。由于并非本职工作且各轮椅篮球队均采用赛前集训制,仅在比赛前几个月进行集中训练,所以造成教练员的流动性大,执教时间短,加之自身对这一领域专业知识的匮乏,更是无从谈起科学针对的训练模式。徐元生指导说起自己在第1次带领球队训练时完全不知道从何下手,一个国家队主教练竟然要从基本功讲起。

轮椅篮球和正常人篮球的技术特点有很大的区别。例如,走步违例,在轮椅篮球中是一个完全不存在的概念。传球这项最基本的技术,教练员不能用正常人篮球训练的方法,他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及训练目标,有时需要自己坐在椅子上亲自体验。在轮椅上,一个人的运动意识、身体适应、协调能力等都会有强烈的不适感,以及如何利用好残疾运动员的“腿”——轮椅这一棘手的问题,也需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练员来研究。去除技术和战术能力,轮椅篮球教练员对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控制能力也值得一提,因为残疾人生活的面积小、朋友少,不作为健康人生活,所以他们的心理状态更复杂,能够应付挫折的能力不理想。如何解决残疾人运动员复杂的心理问题,使其能完成专项运动、更高层次的心理能量储备和自我调整的心理状态,从而促进技术和战术水平的正常发挥,这些都是轮椅篮球教练员需要具备的特殊业务。综上所述,现阶段轮椅篮球教练员是业余兼职的一部分,从事轮椅篮球训练时间短,对这项运动的认识不足。目前已知设立和残疾人体育相关专业的高校,包括北京体育大学、广州体育学院和天津体育学院,并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具有较强职业能力的教练员,但这些还远远不够。

1.6 我国轮椅篮球队训练情况

1.6.1 训练经费 政府和社会可以做的最大程度的支持是反映在他们的生活中,在更高水平层面上的体育运动显然是很难达到,仅仅在食品和服装问题上提供经济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在温饱层面的支持尚且不完善,更不用提投入在轮椅篮球的训练和比赛中。

1.6.2 训练时间 赛前训练是中国轮椅篮球队训练方式。原因是很少有轮椅篮球比赛。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比赛,所以球队是在比赛结束后解散。一般一些团队培训的时间只有1个星期的时间,最长可以达到70天,这也只有很少的省份团队可以达到。

1.6.3 训练场地 缺乏训练场地是中国轮椅篮球队面临的棘手问题,残疾人专用体育场馆微乎其微。调查显示,只有北京队和辽宁队目前有自己的训练场地,其他球队“打一枪换个地”,有资金支持可以租场地,没有资金,只能依靠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免费使用学校或其他场地进行培训。轮椅篮球中的轮椅是一种特殊的器材,在激烈的对抗中,轮椅很容易碰撞到地面,出于安全原因,训练必须在木地板上进行,而室内地板篮球场现在非常短缺。

1.6.4 训练器材 轮椅篮球队使用轮椅是由各省市的残疾人联合会共同提供的。由于昂贵的设备和资金缺乏,所以短缺是不可避免的,很多球队一共只有5套运动轮椅。有的男女共用一套设备,男选手在比赛结束后,女运动员继续使用。综上所述,我国轮椅篮球队训练的赛前训练、经费不足、训练条件差、设备和质量堪忧等都是难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轮椅篮球在我国的发展。

1.7 我国轮椅篮球比赛情况

目前,我国轮椅篮球赛事十分稀少,只有3类比赛。(1)全国残运会轮椅篮球比赛。每4年举办1次,时间较为固定,目前已经举办了8届。在1984年合肥第1届全国残运会上,轮椅篮球仅作为表演项目。(2)全国轮椅篮球锦标赛。1999年起由中国残疾人体育协会举办,每年1次并与残运会错开举行,至今已举办了9届。(3)经济发达城市之间的邀请赛。主要由北京、广州、香港等经济条件优良,残疾人体育赛事经费得到保证的城市之间举办。吸引更多的残疾人参与轮椅篮球运动,并试图组织一个商业赞助的比赛,轮椅篮球联赛在国内组织,以提高媒体的关注,扩大轮椅篮球比赛的观众覆盖率是中国轮椅篮球比赛的方向,只有这样做,才能有效提高运动员的技术和战术水平,真正提高中国轮椅篮球的发展。

2 结论与建议

2.1 结 论

2.1.1 轮椅篮球比赛规则和伤残等级由国际轮椅篮球协会管理,参加轮椅篮球运动员必须有诊断下肢残疾的百分比超过10才能获得资格,并根据身体机能的情况在比赛前不同的医疗等级。我国大多数的轮椅篮球运动员都处于高中等程度的残疾,而医学科学的得分大多集中在2.5~3.5分之间。

2.1.2 中国的轮椅篮球队从全国运动会第1届残疾人运动会4个队发展到第6届残奥会的13支球队,19年中国轮椅篮球发展速度慢,球队的数量增长缓慢。轮椅篮球在我国各种形式的比赛太少,比赛系统不够完善,无论是从轮椅篮球的发展和普及还是我国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都处在较低的水平位置。

2.1.3 中国轮椅篮球运动员的年龄趋于老化,很多经验丰富的队员,但年龄大了,适应轮椅篮球的节奏慢,且比赛节奏激烈,缺乏年轻、优秀的轮椅篮球运动员,比赛和培训机会少。

2.1.4 在中国还没有一个真正的轮椅篮球教练员,一般都是由教练员担任兼职的体育系统或特殊学校体育教师,大多数教练员执教轮椅篮球队训练、比赛时间短,流动性较大,轮椅篮球相关的理论知识却知之甚少,缺乏科学和系统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不了解运动员心理的状况,指导轮椅篮球运动员的训练也采取了类似于正常的训练方法,这是普遍的,也是很难解决的问题。

2.1.5 提高我国轮椅篮球在我国的重视程度,加大经费投入,积极开展轮椅篮球,完善比赛制度,加强交流;根据中国残疾人的特点,加强不同程度的残疾队,培养年轻、优秀的轮椅篮球运动员;建立过硬的专业知识,较高的教练员专业素质,系统科学地指导轮椅篮球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

2.2 建 议

2.2.1 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应积极关注、大力的支持。

2.2.2 要加强宣传力度,采取多种渠道筹集资金,确保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2.2.3 积极培育后备力量,科学选材,加强对不同级别残疾运动员的培训。

2.2.4 建立完善的比赛体系,增加不同形式的竞争,加强国内外交流。

2.2.5 提高教练员的专业水平,培养优秀的轮椅篮球教练员。

[ 1 ]杨乐.徐元生:轮椅上的执着[ J ].中国残疾人,2012(10).

[ 2 ]张先锋.我国残疾人竞技体育研究现状[ 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7(2):9-11.

[ 3 ]周芳.我国残疾人体育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浙江体育科学,2005(1).

G841

A

1674-151X(2016)12-011-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6.24.006

投稿日期:2016-11-10

王治丹(1969—),高级教练。研究方向:篮球教学训练、群众体育发展。

猜你喜欢
篮球队残疾教练员
第20届CUBA男篮四强攻防能力分析*
中国篮球队访平壤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论高水平教练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投入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应然与实然:教练员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中的作用思考
健康饮食
残疾预防 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