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诊疗患者焦虑症状的心理护理分析

2016-07-25 06:33刘学会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5期

王 晶 刘学会



口腔诊疗患者焦虑症状的心理护理分析

王 晶 刘学会

【摘要】目的 对口腔诊疗患者表现出的焦虑症状层面的心理护理做出相应的探究。方法 选取2015年5~11月本院收治的牙病患者发放相应的调查问卷,对其相应内容加以评估。结果 对患者加以综合干预后,患者的MDAS评分获得了相应的等级提升,且建立了较为良好的医患关系。结论 开展有效健康教育并营造热情、温馨、安全的就诊环境,在开展侵袭性操作前能够对牙病焦虑起到预防或减轻作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焦虑症状;口腔诊疗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application to the anxiety symptom among the dental patients. Methods Select the dental patient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5 May to 2015 November,and have the corresponding questionnaire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Results After the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to the patients,a good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s set up,and patient's MDAS scores have been improved at the corresponding level.Conclusion Developing the effective health education,creating a warm,gentle,and safe treatment environment,as well as strengthening 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alysis of the anxiety symptoms in the dental patients can prevent or reduce the dental anxiety before conducting invasive operation.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care,Anxiety,Dental clinic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11月本院收治的牙病患者发放相应的120份调查问卷,所有问卷均已收回并判定其为有效问卷。男患者77例,女患者43例,年龄13~55岁,平均年龄为(35±2.5)岁。本调查中使用的调查问卷为研究者自行设计,其内容涵盖了对诊疗操作产生的恐惧焦虑的程度、年龄、性别之类。对诊疗操作产生的恐惧焦虑的程度归诊疗医生评估后加以填写,后两项则归分诊护士对患者加以询问后再填写。

1.2 评估方法

焦虑评估的工具可以采取一般性的各种牙科器械,而且不管何种年龄段的患者都对其适用[1]。焦虑评估活动采取容易执行、可靠性较强的“MDAS(改良牙科焦虑量表)”体系的评分方式,有相应的界值可以针对轻、中、重等各种类型的口腔疾病[1-2]。诊疗前由专业口腔医生借助于MDAS评分法对分值加以相应的记录,从而确定其所具备的焦虑程度。在所进行的干预治疗结束之后的3~5 d进行相应的复诊,随后重新以MDAS记录新的分值并开展相应的评估。虽然如今有为数众多的评估牙科焦虑症的综合性措施,但本文认为MDAS具备简便易行的操作特点,容易受到医患双方的广泛认可和接受[3-4]。

1.3 判定标准

依据MDAS评分标准确定判定方式,以20分为满分,轻度焦虑4~8分,中度焦虑9~13分,重度焦虑14分以上。治疗前和复诊后的记录的评分等级提高1级判定为“干预有效”,减分率=(治疗前分数-治疗后分数)÷治疗前分数×100%。

1.4 干预方法

医护人员在治疗前10~30 min,进行“环境合并心理干预”即以建立良好医患关系为主的健康教育及环境干预和认知行为及药物干预为主的预见性干预。再次作用下很多患者都会降低恐惧焦虑症状,并进而主动配合治疗。干预效果不明显时则在本人同意的前提下进行药物干预[5-6]。

2 结果

进行综合干预之后,口腔疾患合并焦虑症状患者共计120例均有“恐惧感降低”或“恐惧感消失”的自我表述,MDAS评分也从12.6分下降至9.4分,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在这一研究中,口腔疾患合并焦虑症状病患共计97例在接受了综合干预后有了“恐惧感降低”或“恐惧感消失”的自我表述,可见综合干预的做法可以对患者焦虑症状加以有效缓解。开展有效健康教育并营造热情、温馨、安全的就诊环境,在开展侵袭性操作前能够对牙病焦虑起到预防或减轻作用。

本研究中可以看出对轻度焦虑而言,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可产生干预效果,可以看出其不良就诊经历与焦虑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临床实践中也可看出: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可以“帮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并由此将治疗效果“优化”[3]。

在本研究中,可以看出对中度焦虑的干预中,“详细告知患者病情”会起到很好的效果,也就是所谓“重在预防”,“三个早知道”可以对恐惧焦虑起到改善——即“早知道”治疗信息,即对治疗全过程形成信息了解和相应的准备;“早知道”感官信息,即有充足的思想准备处理治疗出现的感觉;“早知道”应对信息,即对诊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所了解并多途径缓解患者情绪,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增加安全感和信任度[7],能够有效地克服焦虑心理。

表1 口腔疾病合并焦虑症状干预率(例)

本研究发现重度焦虑选择药物干预最佳,说明使用合理、适当药物治疗是干预重度焦虑有效措施,但无论是治疗恐惧人群还是普通患者,药物干预与心理干预相比不是能被普遍接受。药物干预以镇痛、麻醉药物为主,包括适当镇痛、清醒镇定以及全身麻醉。药物干预同时需进行认知行为疗法[8],它包括放松技能的学习、运用小型试验加系统脱敏疗法(构建焦虑或恐惧程度的等级,然后循序在相对放松、无焦虑的情况下的进一步分级)。

参考文献

[1] 缪玉萍,高雪瑾. 音乐干预对口腔科患者焦虑状态疼痛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3,26(4): 329.

[2] 吴中玉. 口腔医师诊疗的关键是医患沟通和操作技巧[J]. 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3): 127-128.

[3] 王玉华,吴迪,刘玮. 焦虑对口腔专科手术治疗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13(22): 74-76.

[4] 黄洁英. 细节护理对控制口腔诊疗感染的效果分析[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2): 71-72.

[5] 郭观生. 口腔诊疗术前干预对成人牙科焦虑症患者的作用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4(9): 112-114.

[6] 胡学兰. 细节护理对控制口腔诊疗感染的效果观察[J]. 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11): 296.

[7] 黄小燕. 互助治疗在ERCP诊疗术中护理配合的应用研究[J].现代养生B,2014(5): 196.

[8] 王鑫燕. 循证护理模式在面部神经炎症诊疗中的护理效果观察[J]. 现代养生B,2015(11): 171.

Analysis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Dental Anxiety

WANG Jing LIU Xuehui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FAW General Hospital,Changchun 130011,China

【Abstract】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6)05-0232-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05.170

作者单位:130011 长春,一汽总医院口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