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头顶骄阳来滑冰

2016-07-25 20:26李雪
大学生 2016年12期
关键词:滑冰场体育部冰场

李雪

近日,清华学生的微信朋友圈被一条消息刷屏“春暖花开,我们去紫操滑冰吧!”什么?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去操场滑冰?原来,今年3月,清华大学紫荆网球场东侧的三角地,一块约300平方米的不受天气、季节和气温限制的小型冰场,正式投入使用了。清华学生可以头顶骄阳尽享冬季运动的清凉感,全归功于这块神奇的滑冰场。

2022北京·张家口冬奥会的成功申办掀起了冬季运动的热浪,上下翻飞的雪中运动,灵活自如的冰上运动,也成为高校学生中新潮的运动方式。陈赫震是来自黑龙江的学生,他转发了微信表示“东北孩子超开心,旋转跳跃你闭着眼”趁着滑冰场开放还没几日,其他小伙伴还没准备充分,他就捷足先登成功抢到“滑冰课”的宝贵名额。当他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到冰上尽情体验时,被问及滑冰的感觉如何的时候,他说:“一个字,爽!作为学生能在夏天里到学校操场上的露天冰场滑冰,想想都觉得任性。”

吗?”“能不能夏天趴冰面乘凉呀?”也有正在上滑冰课的大二同学冷静客观地表示:“很难滑的好么?追求绩点的学霸们慎选。”

不是真冰胜似冰

为什么这块冰场可以在夏天户外滑而不化呢?据清华体育部主任刘波介绍,仿真冰场采用超高密度生态纳米材料,能达到滑真冰的效果且具备很好的滑行感受。刘主任说:“仿真冰场适用于所有冰上运动,包括冰球、花样滑冰、常规滑冰、运动员训练等,不需要庞大的电力制冷费用,也不需要大量制冰用水,易于维护,可使用 12年到20年。”

仿真冰场具备滑行感佳、冰样反应、冰刀损耗度小、冰面板磨损度小、强力无接缝连接等特点,而且无污染、无噪音、可回收、节水节电,同学们可不受天气、季节和气温的限制,随时享受滑冰的乐趣。刘主任表示,真正的冰场将有 1800平方米,而现在这块滑冰场只有300平方米,目前与真正的冰场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尚处于试用阶段。不过,“假冰”滑冰场的铺设相对比较容易,如果同学们需求较大,体育部也会考虑适当扩大滑冰场的面积。近期,清华体育部还将招募管理人员,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如在冰场上方搭棚子、设置灯光满足夜间滑冰需求。

这假冰滑起来和真冰感受一样吗?从未滑过冰的学生说,真是一种神奇的感觉,特别在夏天可以感受到“速度与激情”;而有经验上课。面对高科技带来的福利,一部分幸运儿已经提前体验滑冰的乐趣了。

由于冰场刚刚搭建完成,现在尚未对体育课以外的同学开放。抢到课学生们穿着滑冰鞋,在冰场上学习滑冰的基本知识,有的已经可以在冰面上潇洒地滑行,也有的没那么轻松,还在用手扶着栏杆艰难地寻找平衡,更有学生摔得面朝黄土背朝天。不过就算鼻青脸肿,也没有阻挡大家对于冰场的热情,反而成了学习紧张生活中的调味剂。同学们纷纷表示“你们城里的孩子真会玩”“可以去蹭滑冰课的学生表示真冰滑起来更光滑,不过摔倒的代价也更惨重,真冰真刀也有很多潜在的风险。子羽同学来自南方,之前从来没有相关经历,第一次接触“冰面”倍感新鲜,她说:“一直都很惊异为什么窄窄的冰刀可以支撑起整个身体,肯定会摔倒啊,但是学习之后发现和自行车一样,那个平衡的劲儿掌握之后,就很轻松了。”汉池同学来自东北,从小就在家乡的野冰上不知道摔了多少个跟头,假冰滑起来比真冰更加平整连贯,还不用担心寒冷的问题。“之前气温一到零下,我们就迫不及待到外边湖面上滑冰,滑冰是东北人的必备技能,现在能在夏天做一个来去如风的男子,感觉不错。”

场地小,锻炼效率高

在申办冬奥会的过程中,国家提出了“让三亿人感受冰雪运动的快乐”口号,这和清华“无体育,不清华”的想法不谋而合;近年来,社会各界发展冰雪运动的热情也逐步提升。

2014年,北京申办冬奥尚未成功之时,清华校友、国际奥委会委员杨扬回到母校,在与学校体育部老师交流过程中,提出了希望在清华修建一块室外冰场的设想。

“滑冰是一项非常好的运动,和游泳一样,需要的场地较小,锻炼效率却很高。”清华体育部马新东老师这样评价滑冰。“最开始,学校也设想过建一块真冰滑冰场,但是进一步了解后发现,真冰的损耗率非常高,用电负荷非常大,室外真冰场在夏季的耗电相当于 30000平方米建筑的用电量,这个成本学校确实承担不起。”马新东老师说。

比较不同建设方案,并借鉴北京101中学运营管理经验之后,学校最终选择采用 PVC面板材料,也就是“假冰”材料。该材料可以实现冰刀最小度损耗,以及冰面板的最小度磨损,能够达到真冰 97%的效果。冰面板从西班牙进口,不需接触任何液体,原料中自带润滑功能。“假冰”滑冰场可以不受季节限制,全年开放,同时也节约了电能损耗,体现了环保的理念。

清华的冰雪情结

其实在20世纪50、60年代,清华曾经拥有自己冰球队和花样滑冰队。20世纪90年代之前,清华还一直开设滑冰课,然而随着气候变暖,近春园附近的荷花池结冰时间从11月推迟到了放假之后,学校的滑冰课也不得不取消,清华冰上运动的传统也因此一度中断。这块新建的超高密度生态纳米材质冰场,也宣告着清华大学冰上运动的正式复苏。

刘千琳是已经毕业的清华校友,校庆日她带着5岁的女儿回母校,看到冰场的时候也不禁感慨:“清华好像对冰场和滑冰这事儿是情有独钟的,记得小学时的某个冬天,附小的老师们突发奇想,特意在附小操场其中一块小场地上,洒满了水,等结了冰,那个冬天的体育课有一半都是在冰上滑过的,现在想起来也挺有意思。”这块场地的建成,让清华学子重新在校园内感受到滑冰的乐趣。

“现在,清华已经有了滑雪队,而且成绩相当不错,去年参加比赛还获得了全国高校冠军。”马新东老师希望,随着学校滑冰场的建设,清华的滑冰爱好者可以变得越来越多,也会产生相关的体育社团进行项目推广。回忆起自己刚来清华工作,给同学上滑冰课的情景,马老师表示:“应该说我们很怀念那段日子,不能滑冰确实也是一种遗憾。 ”

责任编辑:朴添勤

猜你喜欢
滑冰场体育部冰场
天王星上最大的滑冰场开业了
新中国成立后冰场滑行释放激情
新型装配式CO2直冷和乙二醇载冷冰场的对比研究
提高体育部办公室工作质量的途径分析
体育运动员的训练及其合理营养摄入
冰场上的“奇幻冬天”
千万不要滑野冰!
哈尔滨工程大学体育部国际化合作教育探析
生命表在运动寿命研究中的初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