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教学在口腔修复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2016-07-26 06:56赵树娟孙绪高付宜静陈峻岭王德飞
中文信息 2016年3期
关键词:口腔医学模块化口腔

赵树娟 孙绪高 付宜静 陈峻岭 王德飞

(1.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漯河 462002;2.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漯河 462002)

口腔修复学是研究应用符合生理的方法,采用人工装置修复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并恢复其相应生理功能,预防或治疗口颌系统疾病的一门临床科学[1]。口腔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医学,临床技能质量决定一项诊疗活动的效果。各学科都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其中口腔修复学具有广博的知识基础、强的实践性和高的美学素养要求。而实习教学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转化的关键环节,结合“学工合一、知技融通”、“实境教学、学训三合”等人才培养模式[2],如何使学生在实习内掌握基本临床技能,形成综合性临床思维,是实习教学必须解决的任务。基于以上本课题成员对口腔修复学的实习教学模式进行研究。

一、模块教学及其特点

模块教学又叫模块化教学法,是基于明确的教学目标,调整课程结构与设置,围绕某一特定主题,整合课程内容形成知识集团(模块),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于一体的相对完整、独立的学习单元[3]。模块教学按学习的目标进行了集中,自成一个独立的知识体系,以素质为核心,以能力为本位,重视技能在理论知识中的实际灵活应用,侧重于能力和素质培养[4]。意义在于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表现决定其学习的进度与数量,从而实现个性化教学。

二、口腔修复学学习实施模块教学法的必要性

实验、实训、实习是高职口腔医学专业课程的三大实践教学环节,其中实习在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我们习惯采用的“以教师为主体,以讲课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严重影响学生的临床技能培养。口腔修复学作为一门以临床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的专业修复医生必须掌握基牙预备、印模、模型灌注、熔模制作、金属铸造、打磨等,这些操作都需要熟练的技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专门训练方可掌握。在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校内的实验、实训研究的较多,而在医疗机构的实习教学却被人们多所忽视,本课题成员对口腔修复学的实习教学模式的进行研究,采用模块教学法,模块化教学方法可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口腔修复学模块化教学的构建与实施

1.对象

本教学方法以口腔医学专业口腔修复学临床实习内容为研究对象,2013级学生共8批次65人参与了研究,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和模块化教学组。两组的实习教学均在我校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实施,采用相同教学时数和相同的考核标准。

2.构建与实施

根据口腔专业特点及临床岗位需求,口腔修复教研室与附属医院的临床教师认真研究,现将口腔修复学实习内容整合为三大模块:第一,固定义齿(牙体缺损的修复、牙列缺损的修复);第二,可摘局部义齿(牙列缺损的修复);第三,全口义齿(牙列缺失的修复)。每一模块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临床前模拟过程,第二阶段为临床简易过程,第三阶段为临床完整过程[3]。明确每个子模块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及考核要求等。下面以可摘局部义齿为例,简要叙述模块化教学的构建与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为模拟临床过程。学时3~4周,此阶段主要复习实训课技能内容,学生在石膏模型(患者的)及仿头模上练习模块主要包括义齿设计(技工单填写),牙体预备,在仿头模或同学之间取印模。

第二阶段为简易临床过程。学时4~5周,该阶段学生主要辅助带教老师做简单操作。子模块主要包括对简单活动义齿的设计、对颌模印模制取、对颌模型灌注、病历书写、修复体试戴、医嘱等,由于技术相对简单,患者一般能够接受,学生掌握该阶段的技能也比较容易,但是此阶段模块的实施主要是带教老师指导,根据临床操作的效果进行一对一指导。同时根据不同学生的掌握情况安排不同进度和难度的模块下进行。

第三阶段为完整临床过程。学时6~8周,学生独立对相对简单病情的患者进行全流程的修复诊疗工作,由于该阶段操作是不可逆性,需要带教老师对某些模块进行恰当的评估与指导。模块主要有临床接诊、病例设计、天然牙牙体预备、取模、技工单填写、模型灌注、试戴等。此阶段主要是学生独立在患者上进行操作,教师进行必要指导。

在实施过程中,从模拟临床过程、简易临床过程到完整临床过程,专兼职教师组成的课题研究小组成员贯穿始终,实习学生的小组协作可以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主要有病例讨论、四手操作、护理配合以及相互评价等[4]。

四、模块化教学法的实施效果

1.效果评价 题型为技能操作(临床接诊、设计、备牙、取印模和灌注模型),试卷后还有30分的附加题(怎样看待当今医患纠纷和医患矛盾)。见表1、表2。

2.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3.结果 考核结果显示,实习后传统组与模块化教学组临床技能得分比存在差异(P﹤0.05),但理论考核无统计学差异(P﹥0.05),模块化教学组对教学效果评价与传统组相比存在差异(P﹤0.05)。

表1 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x±s)

表2 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比较(x±s)

五、讨论

本课题组教师通过对2013级学生实施模块教学,在技能方面和分析解决问题方面有着显著效果,通过模块化内容的的实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习教学中,熟练口腔修复学的实践技能,达到口腔修复学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提高临床口腔修复岗位的胜任力,毕业后能够胜任临床口腔修复工作,为口腔医学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实现发挥其重要作用。在模块教学中,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得到全面有效的发展。构建口腔修复学模块化实习教学内容,灵活采取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实施实习教学。

由于模块教学法处在初期的探索阶段,模块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具备很多条件。包括良好的师资队伍[5],建立一支稳定可靠的“双师型”人才队伍是模块教学法能够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先进的硬件设备是实施的必要条件,模块教学法以技能训练为主,通过实验,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但前提条件是要给学生足够的动手操作的机会,为培养现代化的口腔应用型人才。小组协作是模块教学法实施的基础,口腔修复学的特点决定小组协作的重要性[6]。

总之,实行模块式教学,该教学模式必将对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以及相关专业的实习教学改革提供范例,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改革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口腔医学模块化口腔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口腔医学》2022年杂志征稿及征订启事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模块化住宅
2019第14届口腔医学十大新闻评选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模块化VS大型工厂
口腔医学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