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应图示法在血液循环路径教学中的应用

2016-07-26 06:56李明华史鹏飞
中文信息 2016年3期
关键词:遗漏血液循环心室

李明华 史鹏飞

(1.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漯河 462000;2.漯河市中心医院,河南 漯河 462000)

血液循环路径教学是生物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血液循环过程中是一种动态、循环往复的过程,属微观的人体内部生理知识,意义较抽象,在理论教学中,采用口头讲述难以让学生直观的认识血液循环过程,学生无法准确的把握血液循环路径、方向、血液变化情况。传统的图示法较简单,采用文字加箭头的形式反应整个血液循环路径,对应不明确[1],学生往往因无法准确的理解肺外血管、肺部血管网、心脏内心房与心室的对应关系,造成混淆。据此,笔者试将传统的图示法改进未对应图示法,取得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及方法

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3个初级护理班学生100例,均为女性,同一届学生,年龄17~21岁、平均(20±1)岁。以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Chinese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TDI-CV)评价学生学习能力,平均(270±24)分。将学生随机分为A、B两组各50例,两组年龄、CTDI-CV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无自学血液循环章节者;②知情同意。

2.方法

在实验前,并不告知课程内容,仅在实验前,问询是否预习后后面的章节,剔除预习到血液循环章节者。分组后,同时不同教室授课。A组:采用传统方法教学,上下抽拉式黑板上,粉笔画出粗略的血液循环草图。从右心房开始,右心房→左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右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左心房。形成一个完整的环路,并通过课本上的循环示意图,分段讲解循环路径。B组:以白色粉笔按照人体器官分布,画出以上血管、器官草图,而后以彩色粉笔画出血液循环示意图,红色表示静脉血,蓝色表示静脉血,血管、器官草图比不太突出,直写出比较关键的部位,或以文字突出描述即可,避免学生将注意力放在血管、器官上,混淆路径。

3.观察指标

课后,以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统计能够完整的划出正确的血液循环路径学生人数。1周后,再次调查。

4.统计学处理

WPS收集录入数据资料,以n(%)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四格检验,以P<0.05表示检验水平。

二、结果

课后,A组合格34例、B组合格46例,1周后A组合格16例、B组合格35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周后,A、B组具体差错发生情况见下表1,遗漏率最高的为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左右心室顺序混淆率最高,B组遗漏率0%。

三、讨论

血液循环路径教学的难点在于使学生能够的正确的了解血液循环起始心脏房室、下级动脉,下级静脉,回流心房心室,以及肺内动脉循环情况,许多学生易将左右心房心室混淆,无法正确的理解肺动静脉在血液循环中地位。这种情况在卫校更为普遍,因职业、就学观念,就读卫校者,学习能力并不强,研究中学生CTDI-CV评分为(270±24)分,确实低于本科大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无法把握重点,注意力较分散,出现迷茫情况。此外,在进行血液循环教学时,教师还常结合常见循环障碍所致病理变化,以致学生更不易把握重点[2]。

表1 A、B组1周后考核差错发生情况分布

新的对应图示法,将血液循环路径与器官相对应,形成图片记忆,研究显示图片记忆相较于文字极易更深刻,时间记忆曲线更长。此外,人脑有较强的关联联想记忆能力,对应图示法下,若学生忘记文字信息,可通过图片联想回忆再现,形成反射记忆曲线。研究中,A组课后、1周后血液循环路径考核合格率低于B组,提示对应图示法确实有助于提高教学教学。需注意的是,1周后A组、B组合格率均显著下降,这与记忆曲线效应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效果不断下降,期间有必要结合对应图示法加深印象,巩固记忆。图示教学法也可灵活应用,如在擦取部分路径后,让学生回忆补充完整,可加深学生对路径的记忆,便于随访考核。血液循环路径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学生牢记血液循环路径,了解循环过程中必经部位、部位名称,了解血液从哪里泵出,在哪里完成物质交换,在哪里完成动静脉血转化,哪里完成从气体交换,最后经什么血管泵入心脏。本次研究显示,1周后,遗漏率最高的为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左右心室顺序混淆率最高,这也是血液循环学习的难点,许多学生易混淆左右心室,对心室出入不熟悉,而B组遗漏率0%,提示血液循环图示法教学课加深学生对血环流程的印象,避免遗漏。

对应图示教学法不仅可用于血液循环教学过程中,在其他人体功能教学中应用十分广泛。人体功能教学理论性强,内容丰富,各系统、组织、器官功能关系密切,物质间交换频繁,又因人体组织常呈对称分布,许多学生常以将左右混淆。因缺乏足够的动态视频、解剖模型以供展示,图示法成为最简单、有效的展示方法。书本上的许多解剖结构图,往往不够清晰,同时无关解剖结构较多,如在展示消化系统时,常常采用透视图,无关脏器较多,可能给部分学生带来读图困难,职业学校学生读图能力参差不齐,可能无法很好的理解课本上的示意图意义。对应图示法可代替课本上的图片,适应学习能力不同学生需求,经验丰富的老师可以最简单、直接的板书试图反映最根本性的问题。板书还可随机更改、变化以适应教学需要。教学是一种科学有意识的活动,并非无规律可循,教师应遵循教学规律、基本原则,灵活多变应用于教学技巧,以适应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在血液循环路径教学中的应用对应图示法,可提高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血液循环路径认知、记忆。

猜你喜欢
遗漏血液循环心室
直立性眩晕怎么办?
胃口不好可能因为鞋挤脚
利用建模学习 落实概念教学
应用品管圈降低腹腔镜抗反流手术术前准备遗漏率的实践
房阻伴特长心室停搏1例
冠心病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心室率控制研究
你会收集数据吗
『孙爷爷』谈心室为孩子上网撑起『保护伞』
谈心室温暖青少年